给大家推荐一套
品质优,口碑爆
的国民杂志。让一整年过得充实、丰富、有质量。
这本杂志有多厉害多猛?
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它曾经
多次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踩准节奏”,
许多人因为它,人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
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会高速跌落,但是它却告诉大家,中国经济正处于
大爆发的前夜。
当然很多人不信,但那些极少数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
经济暴涨期。
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它却提醒大家提防
“泡沫经济”
,极少数相信的人最终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这只是这本杂志神奇之处的冰山一角。
各界大咖,作家、主持人、经济学家、歌手等领域的大佬们,都是ta的忠实读者,纷纷坦言
:“只有这本杂志,我一订就是十年”。
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心生活,坚持阅读。
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见识和认知的提升,更是一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自信从容。
只有丰盈的内心,才足以支撑起他们去应对外界的洪水滔天。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
的栖息之地。
它就是中国备受尊敬的周刊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
从“出轨如何应对”“丧偶式育儿”、到校园霸凌,它都以独到的笔锋进行深入报道,给我们启发与反思。
从土耳其地震、诺奖热门,到女性主义,ChatGPT......它始终坚持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内容的独特思考。
努力用看得更高的价值观,更多元的视角,带读者摆脱碎片化信息的包围。
热读杂志TOP:《为什么都想测试人格:MBTI,社交爆款的狂热》《规划老年:心态 人际 医疗 财富》《“更好的自己”与陷阱: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跨年52期,针对每个人的精神困局、职场问题、消费理财、家庭角色、个人成长。
从
热点新闻、社会、经济、消费、理财、文化,到考古、科技、人物、国际、娱乐
,都能在里面找到,包罗万象。
提供「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帮助读者做出明智决策。
创刊近百年来,收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一位三联8年的老读者,分享说:
“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
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份拒绝与低俗为伍的杂志,值得走入更多中国家庭。
它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吸引着我们一口气就想读完。
每一期100多页,
接近一本书的体量
,一年看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有气度,孩子会变得更有见识。全家人的碎片化时间,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订阅它的家庭,有了更多可交流的共同话题。让家人的陪伴,变得更有质量。
很多年以后拿出来,每一期杂志,也都是一个个关于时代的鲜活记忆。
小编给大家争取到了
超值团购价!
跨年订阅,原价780
元,直接少了230多,只要549元,这个优惠力度之大,其他同行
看到后,都懵了!
每天只需一块多,就能让全家人收获一整年
紧跟时事,深刻、有质量的阅读乐趣。
现在订阅,还赠送价值
88元的三联《美食特刊》+2本往年精选期刊
,月末统一快递发货,非偏远地区包邮到家~
(美食特刊随机,以实际发货期刊为准)
每周1本,每一本100多页内容
,
每月4~5期新内容,跨年52期一共52本杂志,
共两种规格:
5月起订:跨年52期52本杂志,5月刊4期,
【现货速发】
6月起订:跨年52期52本杂志,6月刊5期,
【6月末统一发货】
之所以给大家推荐《三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它比国内许多杂志,都更关注大众生活。
在创刊初期,它的主编是新闻界当之无愧的
“精神领袖”
——邹先生。
“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2024年房价是涨还是跌?未来买房还能不能成为一种投资?”
从老百姓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课题。
关心教育的家长,
可以随三联去牛津、耶鲁、海德堡大学,看看何为好的教育;
喜欢艺术的朋友,
则可以足不出户,前往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掌握艺术的观看之道。
除了大篇幅的封面故事之外,每期杂志里的文章栏目,也是包罗万象:
文化、电影、经济、热点、科幻、技术......无所不有。
此外,还有篇幅较短的
天下、环球要刊速览、生活圆桌、读者来信、理财与消费、声音、数字、好消息·坏消息
等栏目;
拿
“好消息·坏消息”
来说,从这里你可以读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实验结果」
一个日本研究小组发现,连续4天的高脂肪饮食,便会对毛囊干细胞造成负面影响,最终导致头发稀疏。
也就是说,在高脂肪饮食和一头秀发中,我们只能选一样。
像我这样有脱发困扰的人,
读完马上就可以用来指导生活。
“数字”
栏目,常常会有一些行业报告数据,长期阅读,说不定还会发现一些小商机。
在这里你可能会因为一句有共鸣的话,去阅读某个作家的小说,也可能因为某个导演的吐槽,跑去把他的电影看一遍。
“生活圆桌”
,聊的都是轻松、有趣的话题。是三联记者自己日常写的专栏,还挺有意思的。
“投资物语”
,大到经济的趋势、宏观调控,小到理财、热门行业,你关心的经济问题,都会帮你一一解答。
还有一个
“逝者”栏目
,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在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才被人们知晓。
用三联前主编的话说
:“《三联》所说的生活观,是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这样新的时代里他应该有什么样的生活观。”
即便是每天睡前15分钟的翻阅,也让我们在手机、电视的信息轰炸中,收获一份难得的安宁和生活的智慧。
这当然要归功于杂志背后,珍贵的记者团队。一支坚持
“事实至上”
的记者队伍,是产出过硬内容的保证。
《三联生活周刊》1200期封面
对于社会重大事件,它给你一种「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
夏天鄱阳湖遭遇大洪水,记者黄子懿坐救灾卡车前往现场
那些看似横空出世的时代大问题,它为你
梳理其前世今生,透析现象下的本质。
而每一期的热点报道,都保持着一个纸媒标杆的冷静和清醒,确保每一个被敲下的字,都有它的来路。
现场如何灭火?消防官兵和志愿者如何在3天内修出一条隔离带?陡峭山顶上,物资运送的
“最后一公里”
,如何完成?
三联记者第一时间奔赴一线,为我们如实记录了这场“不计成本”的灭火方式:
缙云山的挖断坟防火隔离带上,志愿者在陡坡上排成一列,忙着传递物资
年初,相关部门决定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三联》马上聚焦妇女儿童拐卖话题:
生活如何重新开始?被拐妇女的婚姻如何解除?收买一方是否能得到应有惩罚?
记者进一步呼吁:解救只是反拐的起点,帮被拐卖者重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是反拐的
最终目的。
正如一位读者所说:
在众声喧哗、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三联,一直是为数不多的、值得信任的存在。
在纸媒衰微的今天,《三联》的订阅率每年依然以平均10%速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