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邀请你,进宫过大年啦!
是的,你没有听错!
今年春节除了看春晚、逛庙会
还可以在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的“看门人”单霁翔院长官宣:
2019年1月6日——4月7日
故宫博物院将举办为期3个月的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在宫里等着大家来过年!
最近一段时间,但凡是故宫出的周边产品,一出现就必然是爆款,什么彩妆了、饰品了、睡衣了......
不过想想,这些东西再怎么厉害,普通老百姓也买得起,不过这次,故宫的“春节限定新品”,有点牛!
平时可看不到,可遇不可求!
◆ ◆◆ 故宫的“新品”,有点牛! ◆◆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聚集之地,故宫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早已张灯结彩,宫灯(乾清宫居多)、门神随处可见,可最让人期待的还是那消失了200年的“天灯”和“万寿灯”了。
这次春节,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一睹“天灯”和“万寿灯”真容,他们翻遍相关文献,大到使用方式、历史沿革,小到各部分的详细尺寸,都一一记录,在各个库房搜罗灯身模型、灯联小样、灯杆原件,并成功复原,
重现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
。
单霁翔院长说:“不论古代抑或今天,不论宫廷还是民间,辞旧迎新都是中国人过年永恒的主题。古代帝王是国家的象征,皇宫过年具有家、国的双重意义。”
所以这次,故宫博物院精挑细选出885件(套)历史文物(平时也就100件),随便你走在故宫整个开放区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平时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物品,还原清代皇宫过大年的场景。
在清代,春节不仅对于平民老百姓而言十分重要,对于高居九重的帝王而言,同样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即使延续多达50天的庆典活动杂糅着等级色彩,但它们确实是天子最“人间烟火”的写照了。
“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故宫用这六大主题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
◆ 祈福迎祥——皇帝发“红包”了
在腊月初一“开笔赐福”始于康熙皇帝,乾隆年间渐成定例。这些清朝历代皇帝龙飞凤舞的“福”字,就相当于现在的过节“红包”啦。
几代皇帝里,康熙比较“抠门”,只写十几个,也只有那十几个人能够“抢”到这份由皇帝亲自发放的“红包”;雍正就比较大方了,赏赐范围扩大到外地督抚。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你最pick哪一个?
◆ 敦亲睦族——豪华团圆饭
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宫廷自然也不例外,经常看清宫剧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皇家宴席自是豪华至极。
这一主题的展览,以复原陈列的方式,呈现了元旦这天皇帝与宗亲、后妃分别宴饮的场景,宴桌摆放参照了乾隆四十八年膳档的记载,动用文物超过100件,名副其实的“皇家排场”。
◆ 勤政亲贤——皇帝也要加班
人人都向往轻松的春节,但贤者明白,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春节期间,一国之君的皇帝除了忙祭祀的事情外,公务也非常繁重。
于是,在祭祀和家宴之外,“加班”批奏章、写贺语祈求一岁政通人和,风调雨顺,甚至是查办贪官也是常有的事情。
◆ 游艺行乐——新年音乐会
过年,一定要热热闹闹才行。比如,在民间最常见的是放鞭炮,响器、杂耍......而皇家毕竟是皇家,除了鞭炮以外还有更高级的皇家乐团“中和韶乐”助阵。
这次,我们能看到中和韶乐18类乐器中的6类,包括编钟、编磬、建鼓、柷、敔、麾等,气势恢宏,堪称清代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古代,紫禁城汇集了中国各个地方好玩、好吃、好用的东西,任皇帝挑选,而今年春节,我们也可以享受一下皇帝的待遇。
故宫的慈宁宫花园、慈宁门外广场,将会成为10个省(市)的145家中华老字号的天下,传统小吃、特色美食、丝织服饰、首饰玉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等,绝对让人大开眼界。
◆ ◆◆ 路线推荐 ◆◆ ◆
@国际博物馆杂志:
午门、燕翅楼看展览 → 沿着三大殿看各殿不同的门神 → 到乾清宫看复原的宫灯 → 去慈宁宫逛庙会买买买 → 再去东六宫看看网红宫殿
当然,也可以不被路线束缚,随心所欲地走走逛逛,看看皇宫里的咖啡馆有何不同。
这时候就不要嫌弃游客打卡照了,毕竟在故宫哪个角度拍照都不会丑的。
如果闲逛的时候,能偶遇一只皇家猫,那才是真的幸运,毕竟这些小家伙真的太难找了。
平时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故宫的春夏秋冬,称赞最多的是故宫的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