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昨日(9月30日)印发公告,
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国税率。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此前我国已于今年5月1日起对绝大多数进口药品实施了零关税;7月1日起降低了汽车及零部件、部分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实施了信息技术协议扩围产品第三步降税。
为适应产业升级、降低企业成本和满足群众多层次消费等需求,我国将从今年11月1日起,降低部分工业品等商品的最惠国税率。
据财政部官网公布的目录,本次降税主要涉及纺织品;石材、陶瓷、玻璃制品;部分钢铁及贱金属制品;机电设备及零部件,如金属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电工器材、仪器仪表等;资源性商品及初级加工品,如非金属矿、无机化学品、木材及纸制品、宝玉石等。
对百姓生活和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
降税商品共1585个税目
,约占我国税目总数的19%,平均税率由10.5%降至7.8%,
平均降幅为26%
。同时,随着关税总水平尤其是药品、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下调,相应下调进境物品进口税(俗称行邮税)的税目税率。
财政部官网的问答表示,将于11月1日实施的降税措施主要针对生产所需的机电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工业品降税,
更多是通过降低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国内企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间接改善国产品的性价比,最终惠及百姓
。在调整税率前,税委会广泛听取了产业部门及行业协会意见,商品降税幅度适中,兼顾了上下游行业的利益。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文无关)
具体来说,适当降低部分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
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增加有效供给、助力我国产业升级
,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促使国内相关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供给质量。适当降低部分原材料的进口关税,既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缓解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匮乏的瓶颈压力,也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客观而言,降低关税可能会给国内相关产业带有一定压力和挑战,需要相关企业积极应对,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创新发展迎接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主动降低关税总水平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我国根据自身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主动扩大进口的重要举措,这一行动和举措表明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增强自身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编辑
|
王晓波
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