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友小柯老师的新专辑终于全部上线了。
这张专辑每首歌在写之初,每一首Demo出来的时候,他都会陆续发给我听新鲜的,因为恰巧在出差途中,他又着急听我的意见,所以每首歌都不是很走心。
11月中,我在广州出差,中午就被合作伙伴灌了一斤白酒,然后合作伙伴的司机送我去东莞开另外一个会,途中我在车上睡着了,冷风一吹,到了东莞就开始发烧。从东莞开完会又赶到深圳,晚上在酒店就开始高烧到39度,晚上本来跟做维密内衣最大的制造商老板约了喝酒吃饭,也被迫取消。
自己躺在床上烧的有点糊涂,奔波了一天,又高烧,不知道是否有人有过这种体验,关上灯以后孤独感瞬间升腾。迷糊中,微信响了,基友说新专辑又写完了一首歌,慎听。听完后回意见。
这么安静的空间,我准备闭上眼睛听听他这首让我慎听的歌。结果这首写给父母的歌,伴随着我的高烧,以及在外出差的孤独,没有让我走心。而是直接扎了心。
兄弟们一直说我是个强硬派,强硬到好像总是身穿全钢重甲,什么时候都不会表现出来大悲喜。父母离世比较早,所以我基本上内心生生掐断了对他们的思念,这样,我能够情绪好一些。所以父母离世几年后,这种生生的情感截断导致了我对父母亲情有些麻木。
突然有一天,基友给我来电话,说他爸爸走了。作为艺术家,小柯是个情绪比较细腻的人。所以我赶紧冲到办公室去,我担心他情绪上受不了。
结果到办公室看到他哭红的眼,我却不知道怎么说话了,半天说了一句:给我一根烟后,我突然眼泪止不住,曾经以为被封存的亲情,突然闸门打开,紧接着我们两个加起来九十多岁的人,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一个哭又引起另外一个哭,持续五分钟后,我们回到了成年人状态,然后我开始传授经验,教他如何减少悲痛……从此后几年,谁也不再提这些事情。
结果这首歌一放,我才明白了他说、“慎听”的原因。在音乐与高烧中,我这个四十多岁的人,突然变成一个边哭边想妈的孩子,结果导致我发烧加重,半夜自己爬起来去医院输液了。
想必,这种对父母的情感,也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体会。
如果真有时光机,我一定第一时间买一台,回到从前,去陪父母。把小时候的混,小时候惹他们生的气,一一补偿。
如果真的有来生,我希望父母做我的孩子,我们换一换。
龙应台的作品中有一句话: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而我想父母离开我的那一刻,内心一定是对我说“好好的”。
专辑《五十岁的狂欢》,是记录五十岁的悲喜与顿悟和思念。虽然有一首《给工作》,我曾经积极跟他申请一起唱,被他无情拒绝。但是专辑所有歌里,我最想听,又不敢听的歌,但是又判断会火大的,却是这首。
这首歌相信会很快如他的《北京欢迎你》一样,传唱在这个亲情聚集的春节。这首歌,其实,最合适的名字,应该是《如果来生还有我们》。
把这首歌,献给全天下的父母。春节回家,不要羞涩,放给父母听。
同时附上小柯老师的日记《如果来生还有我们》,慎看!
请在qq音乐检索《五十岁的狂欢》,欣赏全部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