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我们从出生到死亡,一个家庭也就一套房子,甚至是两个家庭三个家庭必须住在一个大家庭的三合院里面。
到了每个家庭都有一套房子的年代,也不是很久,由于解放后的住房建设速度无法满足大城市所有人需求,户均一套也是大约用了几乎三十年才让普通家庭住上一个正常的房子,比如能有独立卧室厕所厨房等等。
后来大学普及了,工厂普及了,商业普及了,改革开放后,有人开始往外走,先是住宿舍,然后工作租房,然后异地买房,此时,但是老家的房子还在,于是户均拥有数量开始变成两套。
从原生家庭出去到结婚生子这段时间,最开始是三年五年,现在很多人高中毕业离家开始一直到真正成立家庭,中间长达十五年,甚至未来会超过二十多年
,这些住房都必须有人提供,你父母一定还保留你的房间,而你在外面也是持续的需求房子,未来条件好的时候,这些在外的人,也会有完整一套房的需求,即使他/她是单身。
而此时,有大量的老年人,已经离开农村,被子女安排到比较靠近方便就医与生活的地区生活,这套房暂且可以算是抵消原来农村的房子,但是就国家统计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多了一套房的需求。
同时,目前正在城里的,未来二十年内,年纪超过五十的,预估有四成的人应该处于独居或者离婚与再婚状态,另外有大约三成的人有意向寻找第二套住房,目的是度假,养老。有些人是以租用形式存在,就如同上面所表达的,年轻人成立家庭前也多半是租房,但是对于国家统计来说,这些也都要有人提供,是实实在在的一套房子的需求。
再加上很多家庭,实际上有空置的房产,买来的目的是为了留给小孩或者投资但却一直没有出租,也有的是买了纯因为市场行情不好,不知道怎么处理就一直放着,最大原因是因为不缺那点钱。
这部分的房产数量由于极为隐蔽,一般人不说出来,但是市场上却从来不缺这种需求
。
以上这些种种描述,我并没有夸张的成分,你只需多观察,便可得到结论,很多人现在还达不到这个状态只是暂时缺钱,等他们有钱了就一定补上,例如当工资高一点时,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立即给父母换一套好一点的房子,要求在外打工的小孩尽快买房以取代租房,就算租房,也会帮助小孩尽量不要住在条件太差的地方。
在群里做个简单的提问:如果你有足够资金,并且一线城市现在不限购,你会如何? 多数的答案都是去买,绝对去买。但是没有人想这个投资可能会亏损,买了可能回报很低很低。从第一反应来看,现在是国家不让买,否则钱会投入更多进入房产,这是本能反应,而非经济规律。
当一线城市的房价与房租回报不成比例时,连续五六年(例如台北),年回报率降低到只有1%,却有人愿意一直耗着,撑着,忍着,等着,这是什么心理呢? 我常常想这个问题,因为这已经违反了一般的经济规律,脱离了市场法则。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拥有房子本身带来的安全感与人们生活的惰性及惯性,加上国家没有对持有房产额外课税,多一套总比少一套好,这已经打败所谓的金钱算计、市场法则。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乡下老人所居住的地方明明看个病要坐车半天,买个菜要走路半小时,但是他们居然乐于继续这样的生活,我们一般人无法理解,他们不跟你算什么投资回报率。
当我们这样不能理解上一代那些住在农村的老人时,也许再过30年,最新一代的人会不会也觉得我们这一代老人居然只有一个住所,居然没有度假房,居然夫妻没有各自的房子可以享受独处,不会享受更美好的环境和气候,或者发现我们居然还住在距离高铁站点那么远的地方,害的他们还得忍受七八个小时才到达父母的住所(而他们住在最新型的600速度高铁站附近,三小时可以达到全国各地),而他们认为一个人都有一套住房是多么的理所当然(至少我现在是这样教我女儿,一定要有自己独立拥有的一套小房子,与婚姻无关,与投资回报率无关)。
种种迹象都在显示,我们人均家庭拥有的房子数量只有一套,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仔细的核算,
只要中国还能维持二十年的经济发展,一个家庭需要的房产数量必然在2.5到3套之间。
谈城市的发展方向
很多城市的发展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向周围三百公里内人口最多的方向发展,这是主要的现象;如果没有明显往那个方面人口更多,那就必然向南或者偏东南发展,追向太阳与海滩。如果有违反的,必然是因为受到不可抗地形的限制。
福州:一定向南,因为福建省的主要人口分布在福州到厦门之间。
南宁:向东,因为东边有个人口最多的玉林,并且顺便向南,有海。
广州:这个有点尴尬,本来是应该向南的,所以海珠番禺最早是老城区的发展方向,但是北边有大量湖南人南下,导致北边白云花都后来也发展了。
合肥:在没有特别巨大人口方向流动的时候,采取向南发展。
昆明:原本应该向北的,因为曲靖人多,但是实在是地形限制了,南边刚好有地,但是这样也导致南边的发展速度被拖慢了。
杭州:向南以及东南,而且多数人口在南边与西南边(宁波台州温州一带)。
南京:先向南后向北,这个比较复杂,这里不做展开。
武汉:最早因为人口多来自西和北,所以汉口成长快,但规划向南也容易成功,而目前人为的被向东,比较混乱。
南昌与长沙:本来按理应该自然的向南,但是因为城市规划而改变成向西,不过估计原来向南的力量还会再度出现。
郑州:似乎明显的向南和向东南。许昌方向来的人口多于西边和东边来的人口。
成都:城区扩大的过程似乎更偏向南与东南,人口也有影响。
重庆:向东,因为下属人口东边最多。
太原:同样是向南,不论从地形和人口来看,都没有问题。
济南:如果按照人口,应该向南,可惜有地形问题,只能向东。
总之,我发现多数的省会,只要人口主要分布在省会的南边,城区发展方向必然向南,而新规划的城区和高铁站,会影响方向,再其次,就选择向东,有些会因为要往大河或者大湖靠而改变方向。
至于沿海的所有城市,基本都是全部一致的,毫无悬念的,一律往大海发展。
同样的分析,你可以看看自己的城市是怎样的发展,作为未来买房的依据。
前几天写的关于如何指导即将成年小孩的投资,居然让我的关注人数从600多一下跳涨到800多人,其实想想蛮可怜的,大家都在关注的是未来,关注的都是下一代,对自己却是舍不得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