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恩典365
恩典365, 365天,我们天天一起活在 神的爱和恩典里面. (每晚9点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恩典365

人过于理性或过于情绪化都是自欺

恩典365  · 公众号  · 基督教  · 2017-05-30 20:47

正文


 我们的情感需要由思想来补充

   

我们不但把自己保护起来,免得去面对太多现实,而且会建议别人也不要太多暴露自己的心灵。我在牛津大学求学时,曾与一位俄罗斯男士住在一起,他总是追问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人们听到这件事后,常会说:“噢,如果你受得了他的刨根问底的话,那你的心一定很愚钝。”意思是说,我不要暴露太多东西。

  

我们常会说出这类话: “但是,我们无意告诉他(或她)这类事。”换句话说,这里谈到的除了人的灵魂以外,还有人的心灵(heart)。与灵魂一样,心灵同样也被用来表达我们人格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灵胜于灵魂之处,是心灵常会用来表达人真正的自我,即人的爱与情感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诚实对待自身的亲密关系和各种渴求。直觉推理来自人的心灵,正如帕斯卡尔的名言所表达的:“人的心灵有理性无法认识的理由。”换言之,除了逻辑和理性推演之外,我们还须考虑到直觉的“第六感官”。帕斯卡尔曾抨击自己同时代的笛卡尔冷冰冰的逻辑,斥之为仅适合于“几何人”,因为灵性实在无法用数学原则来描述。正如我们今天或许会说,它完全是“头脑中的知识”,而没有丝毫心灵的经历。

   

纵观整个哲学史,人类以心灵为核心的情感领域,已经或多或少不被信任了。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他认为人的心智比心灵更重要。从此以后,我们就倾向于将情感看成一种“污秽”或“混乱”的东西,不应受到那些有理智者的严肃对待。正是这种将情感与思想分割开来的做法,削弱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人心灵的重视。因为将人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用一种整全的生活方式统一起来,使我们能作为一个整全的人来思想、渴求并感受事物的,乃是人的心灵。假若没有这种统一性,我们就会试图去寻求没有情感的知识,或强调没有经过反思的情感。这两种态度带给人的都是对现实的误解。正如本书要表明的那样,我们的情感需要由思想来补充。无情感的理性主义和未经反思的感伤主义都是对真理的扭曲。

 

重新发现你的心灵

 

在我整个生涯中,这种观点一直是我个人切身体会到的。我将自己的全部工作生涯都花在了倾听其他人上面。最初,我作为一名教师,置身于世俗教育领域中有二十三年之久;随后,作为一名教师兼辅导员(counselor),投身神学领域也有二十二年之久。倾听人们心灵中诸多的渴求,是一种比仅仅办讲座更深挚的教育形式,本书就是在我对这些心灵经历予以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透过这种经历,我日渐确信人若过于理性或过于情绪化都是在自欺。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在真正友谊中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或生发出一种对上帝的真正信仰。

   

社会期望我们成为自足自立的人,管好自己的事情,若不能出色地解决问题,就最好悄无声息地把自己的难题除掉。我们处在压力之下,要确保自己有能力也有才干来供应自己的物质需要,满足我们的生活方式,以便对周围人施加影响。谈论人心灵的痛苦以及我们如何处理这些事会有失体面,更不用说谈论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绝望了。

   

这本书致力于探索人类心灵的本质。它揭露了我们用于自我欺骗的手段,也向我们表明,一旦我们接受如下真理——上帝创造我们是要叫我们寻求他,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目标乃是那些永恒的事物——我们就会找到得以真正满足的途径。这是一个过程,更像我们与一位好友或家人吵架之后,当我们试图和解时,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并把问题谈开,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敞开自己的软弱。这个过程过去之后,尽管似乎会有些危险,但一条通往谅解和接纳的路却打开了。

 

更奇妙的是,我们就会敢于在这个新起点上建立关系,并对我们将来的关系充满梦想。这就是我邀请你与我一同要做的:重新发现你的心灵,将那些实际上是成瘾与偶像的虚假渴求揭露出来,并找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变得“真实”起来,既是一种极大的解脱,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前景;因为这样,我们就能憧憬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替代那使我们窒息的虚假生活方式。或许,那时我们已经厌倦了这个世界上棉花糖一般的虚幻,并为一种更本真的属灵生活做好了准备。

 

首要任务是脱离心灵中的虚假渴望

   

如今,我已经活到了可以从心所欲的七十岁。我可以回首自己的一生,看清我们在自己身上所玩的把戏,压制坏消息,按捺住痛苦,并尽我们的所能让自己不要成为弱者。我也看到,人们试图用不同方式,来满足自己深层的渴望。当人们处之失道时,结果就是灾难性的,就会有各种弊端和极端的情况出现,一步步将这个人给摧毁掉。

   

实际上,我的信念是: 若没有上帝那信实的、使人更新的大爱,以及与上帝之间的友谊,我们就不能将自己交托给无限的渴望。那真正赋予人生命的渴望乃是认识上帝。这种渴望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因为这是一种随着它的满足而不断成长的渴求;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改变并引导着这种关系,使我们的渴望不断得到深化。

   

本书就是为了对上帝赐给我们每个人、使人得生命的活泼渴望进行探讨。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涵盖了“用心记住”的三方面内容中的每个方面:以一种历史性视角来看待上帝;生活在与各种象征相联系的生活中;谦卑生活。在本书第一部分第二章到第六章,我们会追述被扭曲的渴望,即偶像崇拜、恶瘾、罗曼蒂克的爱情和理性主义等带来的各样后果,并会考察这种绝望的诱惑如何导致渴望的死亡。

  

本书第二部分,从对耶稣基督的认识乃是人心中各种渴望的真正满足来入手。他的降临开启了我们各种渴望的可能性,真正引导人活出一种更丰盛的人生。随后的章节对基督徒生活中的伟大象征进行了探讨,这表达了我们人之为人最深切的渴望。人有一种为真理作见证的渴望,这是早期教会的殉道士们深切感受到的。将旷野当作自由之地,以摆脱我们沉溺的过去,这一主题曾经被公元四世纪以降的沙漠教父所使用。借着爱之园中的象征所表明的对上帝圣爱的渴求,则是中世纪盛期的一个重要主旨。天路客的象征,对渴求超越物质世界的永生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在中世纪接近结束时,就更是如此了。或许,小孩子的象征是最独特的基督教象征,表达了上帝和他子民间那种根本的信靠关系。这同样也是一个现代象征,受伤的童年时代可能会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第一项任务就是分辨人心灵中的虚假渴望,使我们脱离它们,同时点燃我们心灵中真正的渴望,好叫我们代之以渴慕与上帝建立真正的关系,唯独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被满足。

   

渴望实际上就是渴求去认识,因为我们乃是被上帝所认识的,我们成长也是进入这种认识中。——塞巴斯蒂安·摩尔(Sebastian Moore)


(本文摘自《心灵渴望》,上海三联书店,2016.09)

服侍华人教会,建造正统信仰

推动福音宣教,陶造属灵生命


效法基督  造就信徒  敬拜赞美  广传福音

 长按二维码3秒↑↑↑

进入主内福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