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学汤家凤
南京大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江苏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考研数学名师。我愿尽我的微薄之力,使得大家数学复习减少阻力提高成绩,欢迎孩子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新闻网  ·  黄晓明现身福州! ·  昨天  
福州道运  ·  【福运榕城】2月14日起,这条公交线路开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学汤家凤

考上研后是什么感觉?| 上岸211学姐投稿

数学汤家凤  · 公众号  ·  · 2019-10-06 07:30

正文


今年2月,我还记得我点开成绩的那一刻,我捂住屏幕,屏住呼吸,不敢将手移开,倒数五个数以后,我缩回手,然后是一阵狂喜,高出我的目标分数整整10分。


随后我立即打电话给我的父母,告诉他们我的分数,我说如果再过了复试,我就是一名研究生了!他们也非常开心,让我接下来好好准备复试,天知道那天晚上我是多么开心,整整失眠了一晚上。


今年走进校园以后,觉得当一名学生的感觉实在太幸福,尽管有时依旧会懒散,但每一天都活得充实快乐。



说起我考研的经历,其实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三月份开始准备考研,七月份开始专业课,九月份冲刺。


我没有像那些励志人物一样每天学习十四五个小时,一天到晚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偶尔也会出去聚餐、给自己放个假什么的。 要说用功、出现焦虑的时候,大概就是后期的专业课了。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学习专业课,同一道题目做了三遍还是不会,概括知识点的时候什么也想不起来,五本专业课眼看一本都搞不定,有时候急的都要哭了,即便这样,我从没有想过放弃。


当时,学长跟我说,其实能不能考上研,你看他自习室的状态就知道了,有些人跑到自习室里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换个地方睡觉。而在自习室一直上网搜集资料的,也考不上,因为他会盲目自信,资料搜集的多,就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资料揣进口袋了,知识就进了脑子,其实他脑子里什么也没有。


还有一种人,多半也考不上——一直刷视频的。 有些人的手机里,报了好几门老师的课程,课他听不听呢?也听,但题目他做不做呢?做的少。考研最后考的还是实践,很多人视频听得懂,做题还是不会做,也没有用。



听了学长的建议后,后期我主要精力还是花在做题上,也许是数学底子扎实,每次做数学真题的时候,都能感觉自信心爆棚, 但是做到近些年真题的时候,一下子又萎靡了下去,因为计算量偏大,每次都很吃力,于是我专门买了汤老师的八套卷,练习做题的感觉,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事实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绩没有辜负我。


到了十一月,大家不约而同的安静起来,每个人都不敢去触碰那个敏感的话题,没有人能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考得上,自习室的上空总笼罩着阴郁的气氛,这种气氛不知是好是坏,但确实陪我走过了最后两个月。


考研人的日常,大概就是一句接一句的吐槽。


“我今天状态超级差,真题批下来一百分都没有。”
“我也是,我英语阅读错了好几个。”
考研人从来报忧不报喜,生怕一个好消息就把和自己聊天的人心态击垮掉,每个人都努力的维持表面的和谐,不敢往水里扔一颗小石子。


直到考前,对于自己的态度都是将信将疑的,一边害怕自己考不上,一边又希望自己踩到狗屎运。直到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才觉得世界五彩缤纷起来。


今年来到新的大学,听到了许多学长学姐的故事,原以为考研每天就是读文献写论文,没想到的是,有些人成了小有名气的博主,有些人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些人能够与大牛侃侃而谈,这才发觉,原来人还可以这样过,原来人生还可以这么精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