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必看军事」免费关注并回复标题前数字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21 刚刚,这个大国突然“灭亡”!西方傻眼
22 曾与董卿同居6年的男人,背景震撼国人
23 马蓉:21张性和爱的图片,你有勇气看吗?
24 毛主席逝世后发生一神秘大事:震惊全世界
25 朝鲜文工团女兵照流出,最后一张让人脸红
26 男女造人全过程,别不好意思看!
27 华国锋最后遗嘱公开:14亿国人落泪!
其实很多人默默地为祖国奉献自己,他们心中装着祖国,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人民的生活,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英雄。
“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毛主席'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的誓言,我们此生无悔!”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老先生仍旧壮怀激情的说道,老一辈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大公无私,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所有,是大写的人!
黄旭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船舶专家,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49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代核替艇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导弹核潜艇研制获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评“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
1958年,时任中央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向国家提出研发核潜艇的计划,当时的中国可谓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刚成立的新中国一切都在巩固政权的阶段,国内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去支持科技研究,同时遭到国外势力严密的技术封锁,想要独立研发核潜艇,可想难度是多么的大。
“最困难的还是国内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当接到命令要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核潜艇是什么!”黄旭华回忆当时的情况。
没有知识只能从头开始学。由于当时相关资料很少,很多要靠国外的相关报道来获得,但是国外的信息真假难辨,“所以我们都要带上三副'镜子',先用'放大镜'找线索,有了线索就用'显微镜'仔细看,遇到真假难辨的信息我们就用'照妖镜'来甄别。”黄老先生打趣道。
在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带领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用了8年的时间就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水下通讯等七个核潜艇关键技术,成功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比美国第一艘核潜艇的研究时间缩短近两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待的艰巨使命。
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情很沉重,面临着未知的生死,有人给家里留了遗书,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风采》。总设计师黄旭华意识到了这种情绪的影响,在动员大会上他说:
“我们下去是做试验的,不是准备牺牲,我们要唱 '雄赳赳,气昂昂'!”
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他的妻子李世英义无反顾的支持他“你是总设计师,你必须下去,必须对这一百多名官兵的生命负责!”
就这样,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