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共计31条。这个意见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当然是个利好的信号,其重点在于提振信心。
当前的经济状况,信心,的确比黄金还重要。因为企业家就是对未来做出判断,拿出财产来冒险的人。如果他们对未来没有信心,那就会撤走投资、减少投资,由此引发经济低迷、技术进步变慢、劳动生产率下降、工资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等严重经济后果。所以企业家不仅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还要更早一步——先判断水温合适不,才决定要不要下水。
信心的建立非常难,信心的破坏却非常容易。
经历了这些年的提心吊胆,现在民营企业家这些“肥鸭子”早已“贼精”,仅仅是表态和宣示,恐怕已经不足以恢复信心,需要一些实质性动作,才能让信心回归。
现在有一个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的办法,那就是收拾司马南。
网信办搞的“清朗行动”明确,
要重点治理采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恶意散布所谓“民营企业卖国论”“民营企业离场论”“国进民退”等论调,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等十类网络乱象。
这
次的
31条
中的第
二十六条说:
引导全社会客观正确全面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把握好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正确看待民营经济人士通过合法合规经营获得的财富。坚决抵制、及时批驳澄清质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否定和弱化民营经济的错误言论与做法,及时回应关切、打消顾虑。
我看
这就是直接报
司马南的身份证号。
司马南在联想事件中,采取
断章取义、歪曲事实、罗织构陷的方式,诋毁民营经济的贡献,侮辱民营企业家,如果清朗行动不治理他,到底要治理谁?
他说联想集团和柳传志侵吞国有资产,就是完全的造谣污蔑,睁眼说瞎话。
联想现在最大的股东是谁?是中科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国科控股。它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科院代表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占到了联想股权的30%以上。
柳传志在“80感言”中交过一笔账: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截止2022年底,联想历年累计向中科院(包括计算所)上交分红、股权转让及目前科学院仍持有联想的权益合计242.39亿元,总计增值了121197倍,年复合增长率35%。”
这
还没算
联想每年向国家缴纳的
百亿以上的税金,还有联想的
高管和员工缴纳的分红
所得税
、
工资所得税
、社保
等等。
请问这叫
国有资产流失吗?联想要是还是一个国企,现在可能坟上草已经很深了,正是因为它实现了产权明晰,引入了现代企业制度,才实现了国有资本的发展壮大。
司马南这个不学无术
的坏人,故意偷换概念,以为国有资产就应当像他喜欢的朝鲜那样,全部由国家统一经营管理。殊不知
现在国有资本的运作方式,早已不像从前由国家来直接管理运营了,而是更多地采取对民营企业参股的方式,这才是国有资产最好的保值增值。而且他也并不会去朝鲜,而是去美国买房。
你说他不知道这个事实吗?
当然不是,他就是
包藏祸心,攻击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就是让每个人的企业家才能充分释放的经济体制。直观地说,就是要发展民营经济,而不是由国家统管一切。那司马南整天要对民营经济下手,是不是在否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不是在否定改革开放?如果不收拾这样的人,民营企业早已被他吓得魂飞魄散,谁还敢投资?
他甚至直接否定官方做出的结论,即民营经济的“56789”贡献,问“这有什么依据,是谁算出来的?”
国企一共安排了多少就业,民企安排了多少就业,各占到多少比例,并不是一个难算的数字,国家有关部门又不是不会数学。即便不论这些,我们就说纳税,阿里一年纳税500亿,腾讯一年是300多亿,这还不算他们缴纳的社保和员工个人的税收,你说阿里腾讯是民企吗?是。但是分红的时候最大的股东是谁?就是国家。这相当于
国家直接入的是干股,多好的事情。司马南为什么看不到,整天对他们喊打喊杀?
再说,国企是哪里来的?有人说是国家投资的。可是国家拿什么投资的?还不是征收民营经济的税款来投资的?所以国有企业就是民营经济上缴的税收办起来的。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没有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
现在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具体的措施咱们不谈,最关键的是什么?
就是按照31条所说的,要创造一个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如果司马南这种人不断在网上鼓噪诋毁民营经济的论调,民营经济怎么发展?
因为司马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有一大批拥趸,他代表了这个社会上最激进的民粹力量,他们反资本反市场反民营经济反对一些造福于人类的东西,他们无法进行理性思考,只有情绪和对自己处境不满的发泄,
他们会绑架舆论,绑架政策。因为政策正是由观念来决定的。
收拾司马南,不是收拾他个人,而是向错误的观念宣战。
如果不把司马南拿下,企业家是不敢大胆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