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网站6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正在发生深远的变化》的文章称,欧盟首次未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发表声明批评“中国等国侵犯人权”,显示出在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变化下中欧关系也在经历时代性的变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和欧盟的确是“利益高度交融”“互利共赢”。
这次欧盟无法像过去一样提出上述共同声明的原因是欧盟成员国希腊的阻止,希腊认为“这种批评缺乏建设性”。
一些中国专家们说,中国经济的腾飞解决了亿万中国个人的生存权问题,以及主要是包括城市中产阶级在内的众多人群更多的经济自由。
▲资料图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现场
近日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商业论坛中,英国前首相布朗再次表示,中国改革开放让数亿人脱贫致富,这就是最大的人权。这种说法原本是中国官方在人权问题上的辩辞,但已经被欧洲各界不少高层人士接受并认同,即在中国多数人的发展权益应该比部分个人和团体的自由权益更重要。
与此同时,以民主为傲的欧盟却因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等问题,导致经济不振、社会变动、政府更迭,民意有诸多不满。
在经济方面,中国加强对欧洲发展经贸投资关系。比如中国企业买下了欧洲门户海港之一、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多数股权,使得债台高筑的希腊不必没完没了承受欧洲富国盟友的压力。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相比之下,作为冷战后国际社会的“领头羊”,美国也因为爆发金融危机,造成领导力下降。
当国力日增的中国倡导具有国际影响的“一带一路”,建立亚投行之际,(当时仍为欧盟成员国的)英国竟然不顾美国的反对,在欧盟国家中首先表态加入亚投行,立刻带动大批欧洲国家纷纷效仿,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也启示了欧盟未来经济和外交战略变化的开端。
更令全世界震惊的是英国退出欧盟的决定,这使得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不论英国如何退出,都会对作为“世界一极”的欧盟的影响力造成难以忽略的冲击。
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了近10年后,欧盟非但未从中彻底复苏,相反仍面临着东南欧债务和各自国内经济增长的严峻挑战。
▲6月19日,英国脱欧谈判官员在欧盟总部出席圆桌会议。(美国之音)
而中国在过去几年里不仅通过海运与欧洲联通,陆地上的中欧班列也实现了对开。
特朗普上台后,推出种种“美国优先”、反全球化的政策,让很多欧洲人再度对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感到失望。中国抓住机遇,继续支持倡导国际经济贸易与合作,成为新的全球化和全球贸易的领军国家。
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经过艰苦外交谈判,终于在2015年达成巴黎气候协定。但特朗普政府却退出了这一重大的国际协议,突出了中国和欧盟在遏制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领导地位。
▲停靠在伦敦火车站的中欧班列
虽然中国和欧盟之间在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军售等等问题上还有分歧,但在巨大的经贸基础上的全面关系的发展并没有停步。十多年来,欧盟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每年贸易额约5000亿欧元。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和欧盟的确是“利益高度交融”“互利共赢”,这大概是希腊希望的所谓“建设性”。而且,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影响继续扩大,欧盟中持有这种态度的国家也肯定不会是仅有希腊一家。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中欧关系进入“利益高度交融”阶段。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