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读书
在这里,让好书遇见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5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非洲出版业正在“复兴”,组建本土出版生态系统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读书

残雪全新小说集,展现人类精神宇宙的神秘与美|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豆瓣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1-24 08:00

正文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本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上榜了10本新书:


《迷宫》《足迹》《平原》《法比安》《灰蜜蜂》《瞧,这个诗人》《布尔乔亚》《拍电影的人类学家》《地泉涌动》《苦涩的灵药》




01

《迷宫》

作者: 残雪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读蜜
副标题: 残雪全新小说集
出版年: 2025-2-6


本书收录著名作家残雪2022年至2024于西双版纳写就的小说5种,和作家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四幕歌剧一部,这是作家迄今为止唯一的歌剧作品。本书一如既往地延续着残雪独特的写作风格,展现了人类精神宇宙的神秘与美。



豆友@是那处

关于残雪作品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所有残雪读者都会碰到的问题。全程观看了《迷宫》的线上新书发布直播,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所有能让我思考“小说是什么”的小说,都是好小说的一种。




02

《足迹》

作者: [印尼]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玻璃屋/Glass House
副标题: 布鲁岛四部曲3
原作名: Jejak Langkah
译者: 张玉安 / 居三元 / 黄琛芳(校) / 罗杰(重校)
出版年: 2025-1


印尼国宝级作家普拉姆迪亚“布鲁岛四部曲”的第三部,故事接续《人世间》《万国之子》展开。本书不仅讲述了一个历史浪漫主义故事,更是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小说架构宏大,人物群像血肉饱满,是一部印度尼西亚民族形成过程和争取自治、维护独立斗争的生动寓言。



普拉姆迪亚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看到明克和他那一代人面临的挑战与我们今天并没有太多不同——想象一种没有歧视、没有剥削的新的联结。面对压迫、不义和不平等,《足迹》提醒着我们,争取正义和独立的抗争是一场为创造共同未来的集体抗争。


——希尔玛·法里德




03

《平原》

作者: [澳大利亚]杰拉尔德·默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 后浪文学
译者: 陈正宇
出版年: 2025-2


澳大利亚作家杰拉尔德·默南作品首度译介。本书的主角是一位电影制作人,只身来到澳大利亚内陆平原,想拍摄一部关于平原本质的电影。他进行近乎无效的社交,进入迷宫般的图书馆,记录笔记,整理剧作草稿。随着探索的深入,单调的平原越来显出幻觉般的神秘,有着光怪陆离之感。



豆友@乙左左

小说篇幅不长,诗意和绵密的文字让我几乎读了一整天。平原之于澳大利亚、故事之于小说、视觉之于其他感官,图像之于电影等等都可以说是一种替代,要达到艺术高度,“我认识到了我所望之物的意义”便是必然的要求,而抓住此种意义深入探究,难免会走入某种俗套的东西,默南的做法在另一个层面,所呈现的“平原”避免对意义的进一步揣摩,用文字交织出的那幅图景,在时间和空间以及情感的内部,与其说他试着揭示,倒不如说是他只是抚过。




04

《法比安》

作者: [德] 埃里希·凯斯特纳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明室Lucida
原作名: Fabian: Die Geschichte eines Moralisten
译者: 李晓艳
出版年: 2025-1


毕希纳奖得主、西德战后儿童文学之父埃里希·凯斯特纳唯一自传性长篇小说。作者亲身经历战争和萧条的年代,精准地捕捉了萧条之后、劫难之前的疯狂世界,令人窥见伊舍伍德笔下柏林故事的崩塌场景,映照当下。用诙谐而潇洒的笔触,直击大萧条时代的焦虑与幻灭,塑造了夹杂着狂热希望与绝望的悲喜剧现场。



豆友@yiksingtsui

一切都发生在魏玛终夜。理想主义者拉布德,坚信发展能带来理想的重构,最终绝望自尽;发明自动纺织机的科学家,不愿带来大规模失业,而被家人送进精神病院;自称道德主义者的法比安,修读文学,但由于告职无门而不得不为烟草公司设计广告,领取微薄的薪水,日复一日重复徒劳无用的工作。但坏事总是陆续有来:他丧失工作、朋友自刎、爱人离去,最终他在拯救落水儿童时溺水而亡,而这一切都不过在两周之内发生。我们清楚看到,在一个失落的、扭曲的时代里,人的生活与意志如何被扭转、颠倒与摧毁。它是疯狂德国的前兆,也是今天和明天的预言:我们所称道德,不过是一些常识;我们所称生活,不过是一些秩序;我们所称未来,不过是一些期盼。可是降格的期待仍被现实无情掌掴,像是坐在气球里在空气里狂奔,直到稀薄的宇宙将我们的窒息吞噬。




05

《灰蜜蜂》

作者: [乌克兰] 安德烈·库尔科夫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Серые пчелы/Grey Bees
译者: 钟立 / 陈晓萍
出版年: 2025-2


乌克兰作家安德烈·库尔科夫小说作品。在一座位于乌克兰顿巴斯“灰色地带”的小村庄里,居民因战火撤离,只剩下养蜂人谢尔盖·谢尔盖伊奇和他的死对头帕什卡两人留在这片缺电缺粮的荒芜之地。他们因战争化敌为友,对饮蜂蜜伏特加,日复一日度过战争边缘的荒谬日常。



在战争冲突时期,本书值得阅读。因为文学是抵抗野蛮和绝望的解药。


——《回声报》




06

《瞧,这个诗人》

作者: [奥] 埃贡·弗里德尔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六点图书
译者: 温玉伟
出版年: 2025-1


本书是一部由小见大的现代文化史,借助诗人这根奇异的探针,探察现代人的普遍困境和需求,进而发掘现代文化的隐秘机理。作者埃贡·弗里德尔首先探讨了诗人的本质,尤其是澄清了现代诗人的身位问题。他将诗人纳入哲人-立法者之列,认为即便在现代,诗人仍然是“人类范式”,是道德伦理的倡导者、实践者、推行者,乃至世界的变革者。



豆友@南宫云

诗人是时代的盐粒,用敏锐的问题洞穿人们精神层面的孔隙和裂缝,诗人亦是时代的相片,后人能从这幅缩小和持久的肖像中检测其光线和阴影,并在内心再次去体验。伟大的诗人用他们的经验为世人言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人陷于怀疑时的踟躇形象,歌德的浮士德是人追求知识和进步时的理性化身,易卜生的雅尔玛则是人享受生活和美食时的现实肉身。诗人是变革者,他记录时代、解构时代,将不可言说之事化为字牍,等着他的读者去理解和创造。




07

《布尔乔亚》

作者: [意] 弗朗哥·莫莱蒂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方
副标题: 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原作名: The Bourgeois: Betwee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译者: 朱康
出版年: 2025-1


布尔乔亚是随着现代社会兴起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格调和趣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历史进程,而且也为欧美文学留下了独特的韵律与节奏。本书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力作。作者按时间脉络,从分析布尔乔亚在18 世纪的自我理解,到19 世纪的严肃小说、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保守主义霸权、欧洲半边缘地区的资产阶级,以及易卜生时代布尔乔亚生活的自我批判,描绘了布尔乔亚文化的兴衰,并以批判的眼光,辅之以对历史的敏锐理解,剖析了布尔乔亚衰弱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豆友@盐少女

一个误解:读之前以为这本书是关于“布尔乔亚”作为阶级的流变,也就是社会学,读了才发现,其实更多的是把“布尔乔亚”当作一个定义,去探究其在历史与文学中的意义,应该更偏向文化研究(?),于是读得有点懵,理解也比较潦草。我一直感觉,“布尔乔亚”在简中互联网上是个有些被“妖化”的概念,因为它一方面具有特定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一旦出现,总有些讽刺阴阳与之相伴而行,然而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却发现,其实所谓“布尔乔亚什”明明就是一种最“安全的无聊”,工作重于才华,实用大于自由,正如本书作者的一句描述,“一个有一点惊喜、些许冒险但毫无奇迹的世界”。所以或许“中产阶级”这个务实而精确的定义确实比“布尔乔亚”更适合这个阶层,既没有贵族的荣耀,也没有平民的狂喜,在自身的道德矛盾困境中,为维持现有地位而努力走着钢索。




08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作者: 保罗·斯托勒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薄荷实验
副标题: 先驱让·鲁什的田野与民族志研究
原作名: The Cineatic Griot: The Ethnography of Jean Rouch
译者: 杨德睿
出版年: 2025-1


让·鲁什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民族志影片大师,尽管在人类学与电影两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颇具争议性。本书深入分析了鲁什重要的影片和民族志作品,揭示了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介绍鲁什的生平与贡献,也交代他所描写的族群——尼日尔的桑海人——的社会文化向度。



豆友@P_Hemisphere

在鲁什这里,人类学、电影和生命不可分割,真实绝不是冷漠的记录,需要行动、需要对话需要参与和共享、需要一个动态的情境,我们才能看清他人看清自己,「谁是他者」直接影响了什么是真实。回想「积少成多」,反转不仅是游戏,鲁什将黑白(或说使被)置换,也是在问观众:什么是殖民?谁是他者?何谓“第三”?鲁什的经历让我们知道必须要在经验中才能瞥见真实的踪影,但绝不可能把握真实本身,于是鲁什这个人在文字的描述中仍是远处的身影,但毕竟是被看到了。




09

《地泉涌动》

作者: 袁先欣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到民间去”与1920年代中国的文化再造
出版年: 2025-1


“五四”前后,大批青年和知识分子兴起“到民间去”的风潮。本书从整个1920年代文化运动的演化进程出发,对“到民间去”运动所激活的“民间”概念进行研究,考察“到民间去”这一口号如何介入社会思潮、文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政党政治,由此揭示“到民间去”所包含的文化再造意义。



豆友@Morf

有研究者曾经批评90年代以来“大谈文化的风气”背后潜藏的文化至上、文化无所不在的“文化决定论”,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大量译介之后对于文化批判理论未加反思的阐释和运用。从这个角度而言,本书关注1920年代的“到民间去”,同样以“文化”的视角切入 ;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尝试以一种贴合历史脉络的方式来看待“文化”,有意识地规避了作壁上观的理论演武场、概念跑马地的知识操演。换言之,“民间”的出场本身即意味着一种异质性的介入和行动,但“民间”并非孤立的和静止的,而始终处于民众政治与社会运动多重交织互动的关系网络中。“民间”在文化、社会、运动彼此关联的实践空间中逐渐赋形,除了依靠政党机构、知识分子的积极倡导,更需要生活于地方乡村、民族边疆的平民、庶民的切身参与,而后者正是激活“民间”文化动能的物质性基础。




10

《苦涩的灵药》

作者: [美] 詹妮弗·范德贝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
原作名: Wonder Drug: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alidomide in America and Its Hidden Victims
译者: 林华
出版年: 2025-1


沙利度胺如何引发“医学史上最大的一场浩劫”,致使全球上万新生儿成为四肢畸形甚至缺失的“海豹儿”?从这场医害事件中我们该汲取怎样的教训?本书基于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调查,向美国的官方叙事发起了挑战。



豆友@Jules

沙利度胺是伦理、药学和化学的必修,学科的差异导致对沙利度胺事件的认识也有差异,这本书主要采用的还是人文和伦理学的视角。因此手性异构体不是这本书所关注的,更多的是监管政策、药物和公众三方的博弈。写作上,这本书要比译文纪实系列的书强不少,很少有书能够读出画面感,这本书就是一个代表,读完以后重新回头翻发现,通过摘录、报纸的选载对全书节奏的把控非常好,可以说是文字上的希区柯克变焦。虽然说,凯尔希在FDA层面拦住了沙利度胺,但通过“试验”走向一万多户人家,并没有真的让美国幸免于难,甚至让诉讼都变成了一种额外的成本。医学是“人类生命的经验学科”,医学的每个漏洞和为了填上它的成本也只能用人的生命去填。但如果我是作者我也许会更积极一点,沙利度胺事件引发了手性异构体的关注,从而避免了更多的悲剧。




End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的精选好书。

↙️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新书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