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好多做功课,把今天下午央广连线的内容发一下。
沐阳每周有两次连线,周一是行业投资观察,周五是市场短评。
后面大家如果感兴趣就定期更新一下
近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此前印发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进行解读。这三份文件是中国医疗主管部门为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制定的首批实施细则。分析认为,从今年4月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到近期卫健委对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再到此次发布的互联网医疗新规,互联网医疗已然成为医疗变革的工具和平台,医疗信息领域相关的上市公司将因此尽享政策红利,获得加速发展的机会。行业投资观察 市场人士 沐阳 带来分析解读。
1、9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重磅文件,全面规范互联网医疗行业。这三个文件是国家针对“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颁布的迄今最“细致”的政策,首先请您来介绍一下,这三个重磅文件,您认为有哪些值得投资者关注的亮点?
沐阳:这次关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政策非常重要。
1.首先它是给互联网医疗定义了
允许医疗机构和第三方合作,也就是说愿意致力于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的这些企业,他们有了生存的法律基础,救了资本方。这个意义重大,因为我们知道互联网经济出现以后,由于它是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这就造成了大量的问题,比如我们最近关注的滴滴问题,互联网新经济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安全隐患问题。那么你这个互联网医疗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否允许互联网诊疗也经过了激烈的争论。这个文件其实就是从政策规则上给了明确的定义,可以做,但是要合规,要符合监管,这样才安全。
2.明确了互联网医疗诊断程序和范围
允许和承认互联网医疗地位后,那么就要通过规则制定来说明哪些是互联网医疗可以做的,哪些不可以。这个是保证行业和医疗健康的关键。
1)对医院,互联网医院可以使用在本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注册的医师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对医师个人,医师需要具有3年以上独立临床工作经验,并经其注册医疗机构同意,方可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2)互联网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部分
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
。此外,当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时,由接诊的医师通过互联网医院邀请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时,会诊的医师可以直接出具诊断意见并开具处方。
文件中明确规定了一点,
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因为你互联网医疗主要是基于一个患者的大数据支持,首次患者是
查询不到任何病例资料,
只能建议他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建立电子就诊记录以后,下一次如果属于诊断明确的同样疾病在线复诊,那么医生可以给他提供相应的在线服务。
综合来看,这次政策意义重大,明确了网络医药的定位,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保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在过去的7、8年中,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7年的时间差不多增长了将近30倍,特别是2016年和2017年,几乎是翻倍的节奏。互联网医疗细分领域很多包括线上检测服务、在线问诊、医药电商、异动医疗等等,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软件应用;二是医疗硬件;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互联网医疗,目前国内互联网医疗在哪些领域发展比较快,投资者最应该关注哪些领域?
沐阳:我们分析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他的核心,普惠和提升效率。
我们知道医疗行业是一个标准公用行业,就是说这个行业不能过度的追求利润,而是要以服务公众为本,所以行业往往是以政府为主导,但是这种行业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效率低。这也是公众一直所诟病的问题,看病难。所以才有了互联网医疗,整合资源,提升效率。这是互联网医疗的初衷。
那么行业如何具体分析,和所有互联网模式类似,
入口,也就是软件端,一般是以互联网医疗的APP为主,提供流量
资源端,这个是对接医生和医疗器械,完成实际的医疗诊断工作
数据平台,这个时候互联网行业最核心的地方,基于数据的挖掘和价值发现,上面提到的人工智能,比如AI医生都是这个数据衍生出来的东西。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看,我们说初期一定是入口为主,也就是互联网医疗平台去跑马圈地,一般是签约资源端,绑定有实力的大型实体医院,比如很多三甲医院都是首要的目标,因为医疗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初期首位是医疗资源,然后才是流量入口。我们称之为跑马圈地阶段,之后行业会进入优胜劣汰,竞争后剩下2-3个巨头。
所以前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优质的医疗资源端,哪一个企业拿到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你后面的竞争优势就越大。次一级是软件入口,因为医疗行业的门槛很高,质量大于数量。
然后进入到行业发展成熟以后,数据端会开始发力,因为大数据是需要积累的,所以往往要在行业的中后期才能体现出来价值,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谈AI医生啊,人工智能会比较合理一些。
3、卫宁健康是医疗信息化龙头,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33.22%;这个增速并不算高,但公司上市以来的平均估值高达90多倍,目前2018年动态市盈率也有70多倍,您认为市场给予公司如此高估值的原因是什么?
追问1:我们知道卫宁健康一直实施“4+1”战略,即云医、云康、云险、云药+创新服务平台,立足于健康服务业的不同领域,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强强联合,逐渐形成了医疗健康生态圈闭环,我们怎么来理解卫宁健康这种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的壁垒高不高?
追问2:公司今年以来股价逆市上涨了107%,怎么来看公司股价如此强劲的表现,原因是什么?
沐阳:主要还是他的创新业务增速比较快,市场愿意给高估值
创新业务上,
互联网科技及纳里健康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约为2,200余万元,同比增长超过290%
;
其中
平台建设类收入合计约为1,0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230%
;
平台运营类收入合计约为1,200余万元,同比增长超过350%,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
云医对接医疗机构1800家,注册医生20万名;
云药合作药房超过7万家,自有药房60余家,合作保险公司达50余家,平台整体交易额近3.5亿;
云险投放支付设备10000多台,交易金额超50亿,交易笔数超3200万笔;
云康连接医院及体检中心超1300家,年体检服务超30万人次。
2018H1公司互联网科技子公司引入上海云鑫(蚂蚁金服)1.93亿入股持有30%股权,此后公司与蚂蚁金服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携手推荐“互联网+医疗健康”,未来公司与蚂蚁金服合作将试点医疗支付和支付宝的应用融合。
追问1:
我觉得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这公司是一个标准的行业软件平台化逻辑,他传统业务是给医院做软件开发服务的,对接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这就给他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到额初期提供了非常明显的优势,医院资源多,信任他,那么他做平台就很容易得到大量的医疗资源。另外他本身在医疗行业的经验积累也决定了发展初期更容易得到资本方的认可,这就是行业优势,所以阿里会选择和他合作。
那么我们说蚂蚁金服背后有支付宝这样一个非常优质的接口,给他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现阶段看,行业资源+入口是他的优势。
追问2:
逻辑上很类似我们以前讲过的一个工业互联网的标的,用友网络,就是行业互联网化初期,资本市场往往会给这些原有行业龙头高估值。而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弹性和进程数大于工业互联网行业,所以估值也贵很多。现阶段市场还是重点关注他的新业务落地情况,即使短期市场压力比较大,但是只要新业务比较顺利的推进,还是有可能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估值位置。
4.来看思创医惠,公司坚持以智慧医疗产业为核心,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稳步发展, 公司表示在智慧医疗业务上,公司进一步提升了以临床数据为中心的智能开放平台顶层设计理念。我们怎么来理解公司的智慧医疗业务,有什么独特性吗?
追问1:从公司利润来看,2017年6月份利润开始放缓,今年一季度下滑了33.79%,但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30%,公司利润恢复增长的原因有哪些?怎么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