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无人争锋
欢迎来到无人争锋,我们专注无人领域前沿科技资讯,如果你不想错过更新,可置顶,别担心,我们不恐高。 “无人争锋”公众号为远望智库旗下前沿资讯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无人争锋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及应用研讨会

无人争锋  · 公众号  ·  · 2021-05-07 21:2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研讨会的相关内容,包括大会组织机构、会议安排、专题议题方向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会介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多家相关单位共同组织“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大会旨在积极落实国家提出的“新一代智能发展规划”,推动智能无人系统高端前沿技术创新,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等。

关键观点2: 大会时间与地点

大会时间:2021年06月09日-10日;大会地点: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关键观点3: 大会组织机构

包括主办单位、联合承办单位、联办单位等。

关键观点4: 会议安排

包括大会报到、专题分会专家报告等。

关键观点5: 专题议题方向

包括智能无人系统总体技术、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任务载荷与目标识别技术等专题的议题方向。

关键观点6:

论文要求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等,中文稿件合作期刊包括EI期刊《光学精密工程》等,英文稿件推荐至SPIE会议论文集(EI检索)收录。

关键观点7:

会议注册费为2501元/人,5月15日之前办理汇款优惠为2301元/人,提供两种付款方式。


正文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9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转自: 光学工程



会议介绍


为积极落实国家提出的“新一代智能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学术引领作用,推动智能无人系统高端前沿技术创新,建立完善智能无人系统标准体系,开展智能无人系统多层次人才培养,推动智能无人系统在行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其上中下游产业发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多家相关单位共同组织“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大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院士、知名研究机构权威专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高级代表与会。以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发展需求为牵引,注重技术与系统创新,推动工程转化与市场应用,为各界构建一个信息交流、产品评估、项目对接、拓展商机的广阔空间与权威平台。


欢迎投稿参会!

全文截稿时间 :5月20日


大会时间 :2021年06月09日-10日


大会地点 :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大会官网: https://b2b.csoe.org.cn/meeting/WRXT.html


大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意大利航空企业协会

秘鲁中国投资发展协会

国际无人机从业者协会

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承办单位

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

红外与微光产业创新联盟

国家工业控制产业创新联盟

中国电磁环境效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北京宇航会展有限公司

联合承办单位

北京奥斯龙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联办单位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北航校友通用航空协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公安大学低空安全研究中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药械与施药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家植保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电力行业安防专委会

北京市飞行者航空科普促进中心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无人机技术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无人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磁兼容实验室

溧阳商鲲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

吕跃广,院士,中国工程院

向锦武,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会共主席

郭桂蓉,院士,中国工程院

姜景山,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刘大响,院士,中国工程院

包为民,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陈志杰,院士,空军研究院

孙   聪,院士,中国航空研究院

王沙飞,院士,中国工程院

刘永坚,院士,空军研究院

范国滨,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苏东林,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廖小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大会执行主席(按音序排序)

曹秋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段海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凡永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任   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田西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

蔚保国,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创新中心

杨云志,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张公平,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贾  平,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姜  梁,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明德祥,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

程序委员会(按音序排序)

刘长利,北京远望智库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任  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孙永生,中国公安大学低空安全研究中心

宋科璞,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秦永明,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

邵建伙,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程泊霖,北航校友通用航空协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

苏文博,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

孙  逊,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谭  翔,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


会议安排




Day0:大会报到

Day1 AM: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开幕式、主论坛

Day1 PM-Day2 All Day :专题分会


专家报告




专题一:智能无人系统总体技术专题

专题主席:

杨云志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副总工程师

凡永华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

特邀报告:

李永杰,教授、系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基于生物视觉机理的环境感知与导航技术

徐阳,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无人系统协同的人工智能架构技术

李国飞, 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考虑约束条件的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

樊鹏飞,西北工业大学——拦截临近空间飞行器制导技术

徐雷雷,副总经理,天津天羿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单兵无人机武器系统及无人智能火控技术

郭晓雯,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高速无人机编队控制

许红羊,西北工业大学——高超声速飞行器多约束弹道规划技术


专题二: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专题

专题主席:

蔚保国 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电科54所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特邀报告:

冯志勇,研常务副院长、研工部部长,北京邮电大学——感知-通信-计算深度融合的智能机器网络

兰旭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机协作场景中视觉推理与学习

闫长江,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网络通信研究院——多功能无人机智能通信网络

熊智,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集群无人机类脑认知智能导航技术

王文光,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激光雷达地下空间环境感知


专题三:任务载荷与目标识别技术专题

专题主席:

田西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高工、高级技术专家、副主任

特邀报告:

马敏,研究员,38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智能信息处理

薛庆生,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基于无人平台的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及应用

施海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弱小红外目标图像零视距本征参量反演

单光存,教授、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认知学习的无人系统多目标感知识别技术

邹  斌,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基于认知的SAR图像地海目标识别

蔡红军,高级工程师、副主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雷达自主目标识别技术

田春娜,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融合

张晓雷,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声学目标识别与融合

李宇海,高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3研究所——机载无人自主防御技术难点与思考


专题四:无人机智能作战专题

专题主席:

任  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特邀报告:

张少卿,部长,航空工业沈阳所——空中编队协同任务效能评估

周德云,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待定

陈  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目标意图识别与智能决策

董希旺,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群系统协同控制理论及在无人机集群中的应用


专题五:智能无人控制技术专题

专题主席:

段海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张公平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特邀报告:

朱家强,副总师,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从体系架构视角看无人机集群技术发展

张公平,高级工程师,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空空导弹先进制导与控制技术

夏元清,院长,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待定

赵彦杰,所长,电子科学研究院——待定

符文星,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待定

孙明玮,教授,南开大学——基于几何特性的复杂禁飞区约束快速航路点轨迹规划

柳向斌,副教授,北京交大——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弹的直接力/气动力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


专题六:防御与反制技术专题

专题主席:

曹秋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集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明德祥 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高工

特邀报告:

王东红,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新型电磁防护材料技术

黄文清,集团首席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高能激光在反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与思考

孙志国,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无人平台数据链的侦测与管控技术

安成斌,副总经理,中电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待定

叶方全,董事长,理工全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待定

吴强,副总工程师,中航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待定

刘朝阳,集团首席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研究员——无人机目标的电磁攻防技术进展

陈伟明,副总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待定

朱斌,导航制导系副主任,国防科大电子对抗学院导航制导系——多源信息融合低小慢无人机探测预警技术

危胜军,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待定

姜化京,董事长,上海特京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待定

程翥,技术总监,湖南坤雷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防控新挑战:FPV穿越机与未知信号;

持续邀请中...



会议议题/征文方向




专题一:智能无人系统总体技术专题

议题方向:智能无人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内外智能无人系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以及无人潜航器等)发展状况、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发展趋势等。智能无人系统的总体及关键技术:无人系统总体设计技术、无人系统动力装置设计技术、无人平台新材料技术、高精度导航与控制技术、航路智能规划技术、高速航行的智能避障技术、多机(车或船)智能协同与控制技术、多机(车或船)智能航行与避撞技术、无人机起降技术等。智能无人系统的应用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以及无人潜航器等)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无人系统的智能隐身及应用技术等。


专题二:测控与通信导航技术专题

议题方向:无线电技术,中微子通信,量子通信,水声通信与导航,射频通信,电磁波通信,光通讯与导航,磁场通信,组合导航技术,光电探测与跟踪,雷达探测,无线电探测等。


专题三:任务载荷与目标识别技术专题

议题方向:多光谱相机载荷研制;新型光谱成像与探测;光谱辐射定标及数据定量化分析研究、光谱图像处理及数据应用;有限资源下雷达目标识别、开放环境下智能模型自主学习、多模态信息高效融合、智能算法性能定量评估等。


专题四:无人机智能作战专题

议题方向:分布式空战,分布式海上作战,无人机/无人车空地协同作战,作战云,分布式网络化协同作战体系,无人作战机,察/打/扰一体无人机,巡飞弹,异构无人飞行器跨域协同,有人/无人机混合编队,人/机交互作用机制等。


专题五:智能无人控制技术专题

议题方向:无人系统总体布局设计技术,无人机发射与回收技术,无人系统材料技术,无人系统动力装置技术,无人系统智能隐身技术等。人机协同,集群技术,分布式控制,混合无人系统互操作等。


专题六:防御与反制技术专题

议题方向:无人机防御与反制议题:无人机目标预警、搜索、跟踪定位与识别技术;无人机导航、测控、信息传输链路干扰与抗干扰技术;无人机控制、捕获及软、硬毁伤等各类处置技术;目标伪装与伪装识别技术;电磁防护技术;低可探测结构、材料技术;仿真设计、测试试验、效能评估技术等。

包括以上方向,但不局限于此,欢迎与智能无人系统有关的所有来稿!

提示:会议为公开、非密会议。



同期活动




应用论坛

2021中国(北京)警用无人机应用论坛

无人机先锋服务新时代论坛

2021中国(北京)植保无人机应用论坛

2021中国(北京)自然资源与测绘无人机应用论坛

2021中国(北京)智能应急救援装备创新与应用论坛

2021首届电力无人机安全应用论坛

全国无人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论坛

闭门会议

“智兵先锋”无人系统技术国防应用研讨会

无人机防控技术交流研讨会

2021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2021年无人机产业博览会


会议投稿




一、征稿要求

1. 论文要求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图形图像清晰,文字精练通顺,未在国内外杂志或会议上公开发表;

2. 中英文兼收,同一研究内容,作者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语言投稿;

3. 论文必须经过投稿单位的保密审查,并提供保密审查证明;

4. 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


二、稿件提交

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并将结集为会议论文集,优秀稿件将根据方向推荐至正式出版物发表。投稿请登录在线投稿地址:

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WRXT.html


三、合作期刊

1. 中文稿件合作期刊

EI期刊:《光学精密工程》、《兵工学报》、《红外与激光工程》;

中文核心期刊:《现代防御技术》、《系统仿真学报》、《战术导弹技术》、《飞航导弹》、《信息与控制》、《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无人系统技术》。

2. 英文稿件,推荐至SPIE会议论文集(EI检索)收录。


四、全文截稿时间:5月20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