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线投资社群
我们提倡“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我们提倡长期价值投资,持有最优秀的公司,赚成长的钱。我们提倡智力众筹,群策群力。我们提倡常怀感恩之心,合作共赢!这就是我们——素昧谋面却亲如一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长线投资社群

长线投资社群:一周交流精选 (第七期2019.2.17)

长线投资社群  · 公众号  · 投资  · 2019-02-17 20: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长线投资社群的第244 篇原创文章



长线投资社群宗旨: 为长线投资者提供一个免费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一切以成长价值为核心。很多人做了一辈子股票都没搞清楚股价为什么涨跌。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价值投资,交流分享还是非常必要的。


长线投资社群愿景: 建设一个真正志同道合、不掺杂任何商业目的、纯粹为兴趣爱好而来的长线投资朋友圈。投资理念:长线投资从拒绝平庸开始,坚持与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优秀企业为伴,赚企业成长的钱。价值观:健康生活、快乐投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

投资

观点

@天山龙江:

(1) 为什么做股票需要有一点周期的感觉?万物皆周期。很多大白马从周/月线上看,也是明显的周期起伏,涨多必跌,跌多必涨,所以买卖操作有一点周期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买在周期的高点,否则就悲剧了。

最近一段时间白马们高歌猛进,终于在本周五大跌。我们从长周期图上看看白马们的位置。目前我倾向于认为很多白马们只是技术上的反弹,再继续向上难度比较大。

京东方这样的千亿级大象连续爆拉,真是难以想象!万物皆周期,京东方不少人从翻倍收益到割肉出局,这个教训够深刻!经过去年这一轮市场的教训,我想群里大多数人都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万物皆周期”,社保都大资金都做波段,何况我们这些小散户。我觉得逆向投资只不过是波段操作的一种更高级的说法。

最近狂涨的都是一些大盘股,说明市场资金充裕,做多意愿强烈。想起一句话:熊市的本质是资金不断流出,牛市的本质是资金不断流入。只要有持续的赚钱效应,相信就会吸引资金不断流入,行情走到哪儿,不预测,且行且观察!

(2) 我感觉要想在投资上进步快,专注不可少: 专注一种投资方法论,专注少数的投资标的,专注少数几种买卖形态,好好修练学习,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定位精准,专注用心,持之以恒,相信就会成功!

目前我关注的股票分两种: 一种是长期重点跟踪的优质大白马,另一种是基本面还不错中短期股价有望爆发的黑马,守正为主,出奇为辅。

牛市创造超额收益的多是小市值股,15亿市值涨到300亿就是20倍,而300亿涨到6000亿基本不可能。我觉得拿一些资金做一些基本面尚可涨势凌利的小盘股也未尝不可。

(3) 投资大师都是逆向思维。芒格说,我们没有先人一步的前瞻性穿透力,我们只是对已经体现出竞争优势的企业做“选择性逆向投资”。瞄准行业优质龙头,利用市场波动做选择性逆向投资,这就是巴菲特芒格式成功的法宝。

选个好股,做个有耐心的人就好了。有的股票可以看1~2年,有些股票可以看3~5年甚至更长,沪电/深南只能看1~2年,而爱尔/片仔癀等可以看很长。我的持仓以看长的为主,当然也有一些中短期爆发力可能比较强的。我在知识星球上列出的长线群重点跟踪的39只标的,基本都考虑了目前的竞争优势以及未来3~5年的增长潜力,沪电没入选也是这个原因!

看看我们长线群长期重点跟踪的39只个股表现。未来长群39成份股将长期保持稳定(只微调),与咱们每季度更换一次成分股的长群指数比较一下,看哪种策略好!

长线39由于是考虑3~5年甚至更长时间跟踪的标的,只考基本面因素,估值和短期涨跌不考虑。

(4) 再次老调重谈下我的投资方法

我们买股票是希望赚钱的,从理论的角度:股价=估值*净利润/总股本,从公式可以看出:通常总股本是不变的,股价只和估值和净利润两个因素有关,估值是市场给的,净利润是企业自己创造的。投资体系的建立,首先你要想好走什么路赚什么钱,是主要赚市场博弈估值波动的钱,还是主要赚企业利润增长内在价值提升的钱。有人说我两种钱都想赚。那么你就要买在估值足够足够低,企业的业绩要越来越好,你持有的时间要足够足够长。不管怎么样,从价值投资的角度,都要学习如何给企业估值以便在足够便宜的价格买入,如何分析企业以确保买入后企业的净利润能够又好又快增长,前者关键在理解市场,后者关键在理解企业的商业前景。

既然估值是市场给的,而市场的本质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反应在股票上实际上就是成交量/成交金额,成交量逐渐放大,意味着市场参与的资金越来越多,估值给的可能也越来越高;成交量逐渐缩小,意味着市场参与的资金越来越少,估值给的可能也越来越低。(注意:我这里用的是可能,有些股票,股价长期高位横盘同时成交量越来越小,估值并不是越来越小。)

我们看五粮液/万华化学的周线走势:成交量逐渐放大,股价持续上扬;成交量逐渐减少,股价持续下跌。一只股票最健康的走势应该是:量升价增,量缩价减。看量价变化,我主张看长期大趋势。

在个股基本面非常优秀的情况下,尽量在周线成交量由低向高的拐点处出手。量能的变化方向可以参考13/35/135成交均量线及其方向的变化。周线迟钝,还可以看日线。总之,量能的变化方向大概可以推断。看爱尔眼科2017年启动时的量能变化,我当时是号召长线群每人至少买100股,买了的人现在都是翻倍收益。

周线上,短期均量线上穿中期均量线,意味着中期成交量逐渐放大,市场情绪有望回暖。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去参与成交量由高位向低位不断萎缩而且中期成交均量线不断下行的股票。

选择基本面优秀的个股成功率才高,所以优秀的公司是基础。买卖时再看看技术上大趋势上处于什么位置,还是非常必要的。我最喜欢的个股是:基本面优秀,细分行业龙头,估值不高,13/35/55/120周均线粘合汇集到一起,同时成交量在低位有逐渐放大之势。



@锋:

这段时间猪肉很热,涨上来后,是什么原因令它们上涨,市场其实已经告诉大家答案了,自己从各种研报中就可以找到,只要用心去听一下这两天市场的声音就知道了。在这个时候我反而不推荐大家去关注这一板块了。未涨之前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现在是上涨之后,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未来猪肉的炒作路径看看鸡肉就一目了然。圣农在16年那一波鸡肉拐点预期及证实时是从15年8月股灾后的13元炒到31元的,去年和今年是业绩的兑现期。猪肉现在还是炒预期阶段,等拐点真的来临后才去算利润。

@荣:

我刚才统计完成的一个数据,2017年上海全部A股(1453支)赚了26751.79亿,股东投入的净资产是249368.58亿,也就是上海市场净资产收益ROE为10.73%。2017年深圳的全部A股(2131支)赚了7458.43亿,股东投入的净资产是81461.96亿,也就是深圳市场净资产收益ROE为9.16% ,中小板(926支)赚了2889.40亿,股东投入的净资产是31486.59亿,也就是深圳中小板净资产收益ROE为9.18%,创业板(742支)赚了953.13亿,股东投入的净资产是13340.90亿,也就是深圳创业板净资产收益ROE为7.14%,其实大家在公司上班当打工仔,或者你自己开公司,赚钱的情况基本都是这样的收益率,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左右,这个是实业投资。如果你作为股票投资,基本也是这样一个水平。所以,不要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降低预期!

@攻城狮:

这是我之前写的一段话:ROE能够长期保持在15%以上,这个企业就值得研究一下(周期股10%以上)。稳定成长型企业,估值不变的情况下,长期股价增长无限接近ROE。戴维斯双杀一定程度是中短期描述,一家企业的ROE长期稳定且小幅度波动下,净利润增速波动反而比较大,懂财报的人都懂这其实是企业选择性释放利润,如果这时候情绪化给予高估值,将来就有可能戴维斯双杀。超预期与不及预期总是孪生兄弟。

举个例子,一家企业长期净资产收益10%,净资产100亿,今年ROE10%,净利润10亿;明年ROE15%,净利润15亿,这时净利润增速高达50%。如果有乐观情绪催化给50PE,来年即便ROE保持15%,净利润增速就只有15%,这还是考虑企业收益全部投入的乐观情况下,你想想这时候50PE是不是会杀一波。但对于企业本身,情况反而是在变好。长期而言,潜在收益率介于ROE/PB与ROE之间,所以我给企业估值,成长型企业合理估值是近5年ROE的加权平均值,并考虑行业特性。净利润增速这个东西,其中门道太多了,不夸张讲,合理区间你想要多少企业都能给你干出来多少,关键是虚还是实,企业在变好还是变坏。平心而论,大部分长牛白马估值还是较低,而大部分中小创企业依然太贵。大部分能看到成长,却忽略了成长质量和成长的稳定持续性。

@56岁新起点:

作为投资者,不光是在熊市中能耐心持股正确面对浮亏,同样当行情来临时也应该耐心等待上涨。所以面对波动不光是要面对下跌的波动,而更重要的是正确面对上涨的波动,只不过当行情来临时即便胡乱换股也会赚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投资者永远要记住回报不足也是一种风险。

@风:

平时关注软件行业比较多,春节前后恒生电子和海康威视的2018年业绩快报都超过预期,一个是金融IT的龙头;一个是视频监控的龙头。

带来很深的感悟就是经济到这个阶段,各行业都处在一个洗牌的进行时,行业龙头的业绩和估值更有稳定性。如果再将视野拓展到消费、医疗行业,我相信也是一样的结论。

所以对于2019年的投资,买入每一只股票前,都要问问自己是否了解这家企业的行业地位,是否属于头部企业。而对不属于头部企业,增速看起来更快,但估值更高的股票,要谨慎再谨慎。

@远航:

(1)一起寻找未来的市场垄断。垄断意味着独占,意味着很高的安全边际和很深的护城河,更意味着赚钱容易,盈利模式简单直接。

垄断大概有3种:①行政垄断,部分投资意义不大,如中石油中石化;部分有意义,如长江电力宁沪高速,他们的垄断是躺赚钱的,那就舒服多了。②天生的垄断:出来就是垄断的,比如茅台、云南白药、片仔癀。③市场垄断:是在市场中一路拼杀,经过市场惨烈竞争,经过时间沉淀出来的领先公司,比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康威视、福耀玻璃。

我们就是要找未来的市场垄断类公司,跟这类公司一起成长。

(2)这两年的次新我都看了,去年初推荐深南电路,去年夏天推荐浙江鼎力,都表现不错的。当时的想法,深南电路估值高点不要紧,因为他是周期往上,阶段性的高成长,景气往上的行业,是抵御熊市最好的棉袄。或许,只有经历两轮熊市,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才理解熊市逻辑,而身在其中,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完整的。

(3)我再三强调,万物皆周期。光看指数,我们肯定不行不如美国,但是我们股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周期。几年一次大爆发,几年一次清零重新开始,推倒重来,巨大的机会就在这个大周期里,把握好了这个周期,实在是无与伦比的机会。只是大多数人并不懂周期。现在是熊市后期的震荡状态,区域箱体震荡,是一个接近底部的磨底时间。具体到现在是一波对去年大跌的修正反弹时候,而反弹的主线你看出来了吗?

有一个事实从未改变过:多数人会倒在慢慢熊市后期牛市前夜的绞杀中,而不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迎接崭牛市的到来。倒果为因,正是大多数人的投降和失败,才能导致大牛市。在我所经历的三轮牛熊,每次牛市前半段,资金的流动非常有规律整齐,局部异常强势凶猛而有章法有逻辑;而牛市后半段,就乱炒了,没节奏了。

@海斌:

投资要想取得超额收益,同时买入还得找到安全边际,对于佛系投资人来说逆向投资特别关键!人声鼎沸时离开,无人问津时潜入。

个股

交流

交流


交流


上机数控

@54岁新起点 仍然坚持上机数控将很快有表现了。基本面优异,上市后不但没有表现,还一直下跌。从昨天开始应该是在启动,现在的价位是个好机会,后市就是不大涨,下跌空间也不大。

@天山龙江 是啊,公司历史业绩优秀,再加上光伏行业向好,未来1~2年公司业绩应该不会差,上市没被爆炒,估值不高,理应有表现。

招股书上说截至2018年6月末,高硬脆专用设备在手订单超过17亿元。2018年6月至8月,新签设备合同金额超2亿元,在手订单情况保持良好。

@天道酬勤 简单看了上机数控三季报,营收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ROE都不错,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也低,资产负债率不也高,但有一个指标让人担忧,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只有277.8万。

@天山龙江 9月底还没上市,订单太多,估计占用了大量的现金流。上市拿到9亿元,资金问题解决了。

@54岁新起点 今天把上机数控的招股书又看了一遍,决定持有到19年1季报之后。理由:①18年6月末在手订单17亿元,6-8月又新增2亿元,保守预计截止18年末在手订单20亿元。预计18年销售额8亿元左右,所以说后期增长有保障。②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募投项目投产后在规模加大之后说不准,成本能稍微下降。③募投生产线改造4.1亿元,其中厂房现成,设备购买3.15亿元,车间及办公楼装修等0.2亿元,铺底0.52亿元,在19年1月置换了0.42亿元,建设期间1年,从以上置换金额可以推算出,现在是设备采购及部分安装,预计19年底可以试投产,所以19年有业绩又有预期(募投产能是现在的相同量,在售价不变的假设下,后期业绩增长可期)。

还有些竞争优势是模棱两可的。你说它没有优势,相对同行,它的经营有特色或者较为出众;你说它有优势,其实又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种公司也有投价值,虽然很难预测其长期的未来,但却可以挖掘其短中期的确定性因素,具体要从以下三个维度挖掘:①市场供需端:首先看有没有能催化市场需求出现的东西;其次看供应,公司有无重大的产品即将推出。②成本费用端:主要观察公司有无节流的潜力,成本和费用有无大的下降空间。③产能外延端:主要观察公司有无新产能,产能规模有多大,什么时候释放,能释放多少利润。

从这三个维度如果发现公司短期1-2年内具有大概率的有吸引力的业绩增长,那么即便长期来看,由于其缺乏稳固的竞争优势而不适宜长期持有,但就1~2年内而言,它可能依然是个不错的标的。

当然,这个分析框架对于制造业可能更为典型,对不涉及制造环节的、以无形资产为主的公司而言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产能扩张节奏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市场需求和公司差别化的竞争优势就会变得更为关键。

其实上机可以持有1年,也就是20年的上半年是业绩爆发点,因为募投项目投产了,而需求又在手。


捷昌驱动

@54岁新起点 深深感到,在股市要进阶到更高一阶,最后是同自己的性格做斗争。昨天把持有2周捷昌卖了。现在看卖早了。从技术上还是基本面上,捷昌不存在大跌的大概率,应该再持有一周观察才对。最后体现在自己性格方面的缺陷就是:急躁。这个急躁是我今后要想在股市长期稳定盈利的大敌!

@天山龙江 捷昌一口气涨了69%,歇息一下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当我们判断个股要休息一段时间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是卖出寻找下个可能继续大涨的还是等待它休息完继续涨。有时候我也挺茅盾,比如珀莱雅涨了50%多以后我判断出要调整一段时间,但是我还坚持持有,面对的结果就是这段时间不赚钱,选择了就要学会接受。

@54岁新起点 关键是时机掌握,我现在想我的时机掌握的太差。长线是要做波段,但是,现阶段(大势较好)应该不是好的策略,这波上涨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什么时间到高点不好说,走一步看一步,纯粹是担心下跌才卖的。凯莱英、佩蒂这两只股票我能持有住,因为享受过长期持有一只股票上涨5倍以上的红利。

我现在不是单纯患得患失,是在反思,每次操作完后都要当时反思,过一段时间后再反思,逐渐在大脑中形成修正正确的逻辑与思维。


中石科技

@天山龙江 黑马潜力股。中石科技是优秀的电磁屏蔽及导热解决方案商,是华为技术和华为终端的合格供应商。5G时代无论是手机还是基站端,随着频率的提升及功耗的增加,导热及散热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持续增加在导热石墨及材料领域的研发,随着新客户以及新产品的有序放量,以及5G建设以及应用所带动的需求持续爆发,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根据业绩预报,2018年净利润1.3亿~1.5亿,同比增长58~82%。根据盈利预测2019年净利润为2亿左右,目前市值60亿,对应动态市盈率30倍,估值不高。

中石科技2019年1月18日最低24.50元,1月28日最高37.18元,期间有连拉3个涨停的记录,7个交易日最大涨幅52%,调整了几个交易日后今天再次涨停创今年以来新高。如此凌厉的走势,感觉挺妖,目前量价配合走势良好。

未来我的分享分两种,一种是长期重点跟踪的绩优大白马,另一种是基本面不错+估值不高+走势凌厉的大黑马,守正为主,出奇为辅。


佩蒂股份

@56岁新起点 现在我对佩蒂比凯莱英更认可一些。今天减仓凯莱英买了佩蒂,终于分散了。出了捷昌后把筹码均分给了佩蒂与凯莱英。今后就是凯莱英与佩蒂两只了。

春节放假的几天,把全部时间研究了佩蒂。感觉:公司有格局,志在长远,当然也有实力。在国内这个行业可以说是0~1的阶段,佩蒂已经展露了头角,将来可期。当然,现在下结论稍早,还要持续观察研究。

公司发展的远景目标为:继续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面向全球市场,领先国内市场,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和国际化的综合性宠物产业集团。现在看历史业绩及布局,是说到做到。


菲利华

@ZZ 菲利华水晶点评过,典型制造业,固定资产比重30%以上,军工是基本盘,增长中低速。半导体占比低,其次是光纤,目前估值不具有太大吸引力。

@凯哥 我觉得蛮不错的,主业专一,背靠特斯拉,大行业确定性高,成长性也很好,目前的估值也不高,缺点就是解禁股太高了。

@自由飞翔 技术门槛低,竞争对手多,单一客户依赖风险、压价风险,特斯拉不会只定一个供应商,还要看客户拓展,市场情绪。

@天山龙江 菲利华看形态挺符合,基本面没研究。菲利华上市6年了,最近4年股价一直在高位横盘,股价要涨业绩必须看涨,不知菲利华未来增长的动力在哪儿?未来几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是多少?


分众传媒

@攻城狮 底部均线粘合,短期悲观情绪充分演绎,解禁等近期所有利空均已释放,没必要自己吓自己。分众+阿里,两个优秀管理人管理的优秀龙头企业,面对一点竞争就把自己吓成这样。15块的分众估值吸引力不足,可5块的分众,极具价值。我静心定性思考过,也看过财报,也看过不少行家分析,综合认可分众。我从6.5元一路买到5.0元,综合成本5.4元,持仓比例7%。

股价仅是市场的一种报价,我们自己心里应该有一杆秤,低于多少这个东西有投资价值。类似新建仓的美的,42元一路买到37元,海康27.5元一路买到23元,适合就慢慢买。这几年总结一句话:长线逻辑模糊正确,中线绝对清晰,短期悲观情绪充分演绎,这就是我要买的。

@Dennis 分众传媒这类股票我宁愿等待,等待毛利率触底回升后再介入,也许到那时股价更高或许股价会更低,等到基本面确定性比较强时介入赢面更高。

@X翊 现在毛利率下降,是因为营运成本大幅上升导致的,只要这块停下来,毛利率自然回升。

@Dennis 继续下滑的话,我去年国庆时曾经预测过分众传媒股价极限可能跌破4元,当然得一期一期业绩来看;若准备放个3-5年,其实当前价格随时都可以买进。

@攻城狮 对于分众,你只需回答两个问题:①楼宇媒体有没有前途,是不是好生意?②分众+阿里能不能大概率胜出?这个是中长期逻辑,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如果是,那就是买点问题了;如果不是,请放弃,以后看都不值得一看。

说分众跌到3.5元,如果说茅台跌到350元,这点毛病我也有,30元买过先导,可先导跌到22元附近反而一直想等更低的价格买,最后错失了最舒服买入区间。还是那句话,也许15块的分众没什么吸引力,但是5块的分众极具吸引力,至少现在的竞争格局很稳定。

短期逻辑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好的买点,长中逻辑更重要。对于分众就一个大逻辑,基于现有的竞争格局,张继学+李彦宏组合不论从哪方面去挑战江南春+马云组合,没什么胜算,分众最差也就是海康对大华的格局。

在我跟踪的30个企业中,除了万科新城这两个地产,对长线逻辑看不懂在,分众的性价比仅次于格力,预期差比较大,就是不知业绩拐点会出现在哪个季度,通常股价拐点先于业绩拐点。19年前两季度应该会出现,等就是了。

@Dennis 我等毛利率反转信号。

@巍 2018年中国广告市场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同比增长2.9%。进入2018年以来,传统媒体和生活圈媒体发展继续分化。具体细分媒介来看,电梯电视、电梯海报、影院视频的刊例花费分别同比+23.4%、+24.9%、+18.8%,其中只有电梯电视和电梯广告增速超过2017年。

广告业的需求真实,且基本属于能永续发展不会被消灭的行业。分众的核心业务正是电梯电视和电视广告,处于目前国内广告业里最肥沃的土壤环境里。

分众最近陷入困境是事实。这种困境是阶段性的还是不可逆的,现在还不可知,需要时间去观察。

从大局看,这几年电梯媒体行业被替代的可能性很低,那么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竞争优势出众且有个优秀舵手的分众,还是有可能走出困境。

假设分众能走出困境,目前阶段的分众估值是非常低的。哪怕未来只是做估值修复,赚市场情绪的钱,也有50%左右的空间。如果未来1-2年,分众的经营质量恢复,净利润开始增加,就会形成戴维斯双击。如果走不出困境,那就认赔止损,不过目前的估值,要大亏也不容易。

综上,基于对行业的发展,对公司有能力走出泥潭的信心,从赔率和概率的角度,从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的逻辑,分众都是不错的选择。

长投

指数

指数


2018年1月长线投资社推出了长线投资社群指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公众号刊登的文章 重磅 | 长线社群指数发布 ,每周公布一次。本周成份股涨幅和指数图分别如下表:

公益

活动

活动


指数


2017年2月,我们创办了长线投资社群公众号,到年底时,收到了1万多元的打赏资金,我们拿出了8200元,资助了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2018年4月,公众号发布文章 《公益| 但行好事  不问前程》 ,截至2019年2月17日,阅读17590人,赞赏人数769人,传递爱心,播种希望,长线投资社群与你同行!

知识

星球

星球


活动


指数


长线投资群成立于2015年10月13日,一直致力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在最初的2年多一直靠大家的义务奉献来运行。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也为了将长线投资社群做的更好,2018年4月28日我们在知识星球上创办了“长线投资社群众筹圈”,希望众筹一些资金来保证长线投资群长期可持续发展。


目前已经有4000多位朋友选择支持我们长线投资社群,非常感谢大家的信任,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一直提倡的“交流分享、感恩互助”精神。我们长线投资群知识星球,虽然是付费才能加入,但是来去自由,我们承诺:加入一年内申请退出,不用任何理由,全额退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聚集一帮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本着“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精神将我们钟爱的价值投资事业进行到底。


“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同时我们也希望将长线投资社群建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公益共享投资社区,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了解价值投资,学会价值投资,让更多的家庭因为价值投资而更加幸福。价值投资路上,感谢有你一路同行,希望未来越来越好!有关知识星球的初衷和详情请阅读文章 《投资跃迁,有诗,有远方》。



如果您喜欢本文,转发是最大的支持!


(声明:本文涉及的个股分析仅代表群内真正志同道合爱好长线投资者的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