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每天见和每周见有什么不一样? ·  昨天  
地理蹊  ·  考前每日练 | ...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你见过“地球的心脏”吗? ·  2 天前  
地理蹊  ·  考前每日练 | ... ·  5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婆罗洲热带雨林自然生态考察|活动报名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中国近代海权是怎么从明朝开始一路衰落的?地球知识局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8-20 20:07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你身边的人都在悄悄关注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本文为我局的第260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朝贡贸易的故事

文字:陈坚 |  制图:孙绿  |  编辑:大绿



宣德八年(1433年)的冬天,对于明朝君臣来说,显得极为特殊。明宣宗朱瞻基更是格外兴奋,为了犒劳来自天方国的使臣,他决定用前所未有的大礼迎接他们。


朱瞻基同志萌心大悦


因为在这一年,天方国使者向大明进贡了麒麟。这是中国古书上最典型的祥瑞,是宣德朝太平盛世的写照。


不过,宣宗皇帝不知道,天方国所进贡的神兽如今的学名,叫“长颈鹿”


明朝沈度作《瑞应麒麟图》



天方国随处可见的“神兽”,在大明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宝贝。宣宗皇帝用了无数财宝赏赐天方国。


这仅仅是明代“朝贡体系”的一个缩影。海外国家可以用一些普通的货物,通过“朝贡形式”来换回无数金银珠宝。


供应充足,款式多样


然而,明朝可不觉得自己亏。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更需要的是象征性的宗主权。


在宋元看来,南海代表着贸易和利益;在明朝看来,南海代表着礼仪和朝贡。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态度,最终导致了其海运和国运的不同发展。


朱棣同志心中的理想世界?



郑和船队


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在取得政权之后,一直试图营造一个理想的国家——一个可以自给自足、循环自生的太平盛世。因此,海洋在他的眼中,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出于对商人和国外势力的敏感,洪武皇帝在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后,颁布了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诏令。这道诏令,是对中国蓬勃发展的海商力量又一次重击(元末战争对海商发展也起到了毁灭性作用)


自此,漂浮在这个庞大国度东南一隅的海洋萌芽被摧毁,中国回到了大陆国家的老路上。


永乐元年(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随后“支动天下十三省的钱粮”,集福建、江浙等数百余的造船工匠前来造船。


国家支持下的航海事业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1405年,郑和率领着一支约二百五十膄船,近三万余船员的庞大队伍,开启了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航行。


郑和同志上线



作为欧洲海洋文明的兴起标志之一,迪亚士领着几只帆船到达好望角的时间,要比郑和船队从南京到东非海岸的时间,整整晚了86年。


虽然中国人的行动更早

但欧洲人迈向了另一个大洋,中国人却没有


郑和船队的基本“套路”,是船队每到一国,便向当地国王宣读诏书、赏赐宝物。由于 “赏赐厚谊”是朝贡体系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受册封的国家,都能受到极为丰厚的奖励。由于赏赐物品往往是进贡物品的数十倍,一些小国便非常热衷于朝贡。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船队有一套相当精密、高效、成熟的管理体系。其主要把船队分为五部分: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




宝船相当于大型舰队中的旗舰,是郑和船队的主体部分,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船舶。


马船,是船队中的负责运输马匹及下南洋中所需或得到的大量货物的船舶。


郑和宝船(模型)



粮船,便是存储粮食的船舶。


坐船,是船队中的大型战舰。是郑和船队中诸位将领坐镇的船舶,也是诸位将领的居住之所。


战船,是郑和船队中最为“花哨”的船队,也是储备兵器的船舶。


郑和航海图


早在18世纪之前的欧洲远航中,许多船员由于缺乏维生素C而死于坏血病,但在郑和船队中,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船队在运输的大量瓷器中栽种豆芽,用豆芽可以有效补充船员的维生素含量。


这种办法,不仅保护了瓷器的安全,也保护了船员的安全,堪称古人的创新智慧。


中国人以后一定会把这货种到火星上



不过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反对声自船队开始建造时便持续不绝。一方面是因为远航劳民伤财,不符合朱元璋留下的祖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让一个太监代表国家形象,有失体统。





在激烈的反对声中,1433年4月,第七次下西洋的郑和病逝于印度西海岸的古里,随即被安葬于今印尼的三宝垄市。郑和的去世,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在此后的数百年里,中国再未派出相当规模的船队。郑和下西洋,经常被史学家认为是古代中国海洋文明发展的巅峰


值得注意的是,与下西洋运动平行的,是官方严厉禁止民间下海。这就是明代航海最显著的特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当庞大的郑和船队航行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时候,永乐帝仍然规定民间“片板不许下海”。1433年8月,在海商、水手、渔民犯禁下海事件屡屡发生的情况下,宣德帝敕令沿海官员“严通番之禁”,进一步强化了海禁政策。


只许国企下海,不许百姓下海的永乐帝



海禁政策至嘉靖帝,达到最为严厉的高度,最终导致了沿海倭乱等一系列反抗。


在海禁政策的影响下,由官方垄断的朝贡贸易成为当时唯一的海外贸易形式(除了贡使外,严禁外国人私自贸易)。随着郑和下西洋运动的结束,外国朝贡贸易逐步萧条,能保持一定的联系的,也仅是周边国家了。



萧条的市舶司


明代市舶司主要有三所:广州市舶司(原先为太仓附近,后因离京城过近,移至广州,主要为东南亚诸国所设)、福州市舶司(原为泉州市舶司,后为了压制泉州海商势力,移至福州,主要为琉球所设)、宁波市舶司(主要为日本所设)。三所市舶司都经历过设而废,废而复设的坎坷命运。




嘉靖元年(1522),当时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生活用品严重依赖于大明的输出,朝贡是当时获得中国商品的唯一合法途径。




有两家大名使团由于代表权问题发生冲突,最后爆发了“宁波争贡”事件。其中一使团袭击了当地的武器库,攻击了另一使团和宁波市区与市舶司。不少中国官民都在这场混战中丧生。


嘉靖二年(1523),一支来自弗朗机(葡萄牙)的舰队闯入广东江屯,要求广东官府与其进行和平贸易,并建立相关据点。明代官方断然拒绝,并命令备倭官对其进行驱逐,爆发了“西草湾之战”。这场战争最终以以弗朗机人全军覆没结束。




“宁波争贡”和“西草湾之战”共同给了明代朝贡贸易一记重拳。这两次纷争最终导致了三所市舶司的废黜。而由于日本使团的野蛮表现,中日贸易,除了此后嘉靖18年,嘉靖26年的两次进贡,便彻底中断。


尽管如此,日本和葡萄牙都未放弃与中国贸易的机会。葡萄牙在1557年,以“借地晒货物”为由非法占领了一个称之为“妈祖”的小城,即如今的澳门。


澳门“殖民地”一直保持到葡萄牙帝国的末日



在明后期,市舶司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在于三个原因:倭乱程度的减轻、德川幕府控制下的日本趋向稳定、大明财政短缺需要资金补助。


地方官员的利益当然也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地方对于海洋贸易的需求使得中央不得不维持市舶司的存在。


废立市舶司,绝不仅仅是表面上是一道诏令那么简单的事。


恢复朝贡的同时还能限制民间海商,这主要依靠强大的海军实力,明军舰船甚至配备了“水雷”等武器。


“备倭都司府”“备倭官”皆是当时为了防海而设立的官员,他们不只担负抗击倭寇的责任,也有打压民间出海势力和保证沿海安定的职能。


这里有一个关于明朝海贼王的故事

点击下图即可打开



清代朝贡



清朝政府继承了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与市舶司制度。但是与明朝不同的是,清朝统治者所面临的,已经不是明朝当初的境遇。


明朝所处的国际环境相对平静,外国扩张势力未敢觊觎,但清朝的国际环境却越来越险恶。原先对华朝贡的许多小国已经被外国所殖民。朝贡体系到了清代,已经彻底局限于周围国家了。


比如琉球,就被日本步步蚕食了

点击下图即可打开



清朝曾经数次试图打破海禁,但最终都由于沿海不稳定而再次封锁。毕竟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国家的顺畅运转,可控性一定是最重要的。在清朝皇帝们眼中,混乱的沿海政局和在明朝时一样令人讨厌。


无法控制的局势背后,恐怕是清代海军的孱弱。这主要受到以下三点因素所影响:


第一,清代海军的定位很低。


明代建国战争运用到了水军(例如至关重要的鄱阳湖水战等,虽然这是内河的),因此明代统治者会重视水军建设。而清代的建国战争主要依靠的是步骑兵。在制海权的重视程度上,清代肯定不如明代。


乾隆版轻骑

然而你见过乾隆版海军吗?



第二,海军在前期的作用不大。


明代倭乱严重,且日本正处于混乱的战国时期,沿海压力大。清代的日本,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台湾也已经收复。因此,沿海相对稳定,水军作用不大。


然而两百年后

日本再次发展为海洋强国并侵略大陆

是清朝统治者无法想象的



第三,熟悉海洋的东南汉人不受信任。


清代统治者对汉人始终不能完全信任,自然不会允许大量汉人出海。他们无法确定,这些看上去已经归顺大清的汉族良民会不会掌握海洋上的军权,而变成动荡的因素。与其为了蝇头小利去冒动乱的风险,还不如不发展水军。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清的海洋思想非常闭塞,一直到了西方人的坚船利炮达到家门口才长叹一声水师落后的悲哀。







从积极的意义看,一个运转良好的朝贡体系是鼎盛的中央王朝维持周边稳定的利器。


天朝上国就像一个家族的长者,接受周边小国的贡品和叩拜,并给回更多的礼品。表面上的吃亏实则换来了整个东亚乃至环印度洋地区的和平稳定。


但是从消极的意义看,缺乏竞争的海洋环境让中国统治者沉迷在河清海晏的虚假梦境里。


对外国压力的躲避式弹压,让中国彻底丧失了从大陆走向海洋的机会。


无论是大明还是大清,本质上都是要为中国近代在海上吃的大亏负责的。这个责任的主要载体,便是朝贡体系。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