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和昌十周年,也是和昌品牌塑造的新纪元,
一直以“共享社区美学”为品牌愿景,成长、活力、感知每一座城市,融合升华共享城市美学。
苏州,是中国文化最宁谧的后院,苏州和昌尊重苏州2500余年的城市人文,只想读城苏州,来一次情感沟通,共享苏州的城市美学。
园林昆曲、刺绣评弹……都是代表苏州城市美学的经典符号。但最是伴随苏州人民日常生活的小巷弄、旧城门,却渐渐被人遗忘。
秉承共享城市美学的品牌理念,和昌悉心解读苏州,继“走‘巷’苏州”初探苏式生活之后,再次出发,溯源春秋,探寻苏州八大城门的古韵今风。
顾颉刚先生曾言“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物”。饱含2500余年沧桑变迁、毁誉荣辱的城门,便是撑起苏州人文骄傲的脊梁,是城市里的坚硬美学。
和昌继“城”苏州,解读苏州八大城门往事,深究苏州千年人文,是读城的修习,是走“巷”苏州后的完美延续,更是一次案名发布会的最佳前宣。
城门纪录片视频
(视频请在WIFI下播放)
一支《苏州八大门,邀来做“掌门人”》H5,触发苏州八大城门历史往事,撩拨百万苏州人的城门记忆。
如今的苏州城门,只是一道道遗址风景,每天来来往往、穿梭路过的苏州人众多,却未必知道它们曾经的岁月往昔。
苏州和昌以一支趣味问答H5先发预热,直击苏州城门历史知识,引发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参与,也引爆了“十年和昌,继‘城’苏州”的活动起势。
(扫码参与答题)
自媒体搭台,文化唱戏8个故事、
8个纪录片,撬动40W+曝光
苏州和昌,耗时1月,拜访苏州城市史籍研究者,城门考古学者,寻觅城门往事,悉心解读城门故事。
每周两篇文章加两期视频的高频率,一共8篇“古城故事”讲解、8部城门纪录片,苏州和昌以有历史、有意义的内容;图文、视频、音像,多样的解读动作,连续发布造势,再次唤醒苏州人民对这些旧城门的往昔记忆。
并吸引苏州各大自媒体、公众号、新闻头条积极转发,有效进行城门故事的二次传播,总阅读数据超40万,扩大了社交媒体的传阅度、曝光度。假期苏州的旅游高峰也推动了视屏的自发传播,一些景区游船上甚至直接播放了城门视频。
诸多继“城”苏州故事之后,回归到苏州和昌品牌读城落地活动。相城新项目是和昌品牌十年,苏州两年的集大成之作,以寻觅城门故事的继“城”苏州,便已开始造势,为案名发布会做最佳前宣。
突破常规3/2/1倒计时刷屏稿的做法。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宣传,成功释放和昌十年继“城”苏州的理念,也预告“十年和昌,继‘城’苏州”的画舫之夜暨案名发布会。
一、融合八大城门历史故事特点,以一支古韵十足的《穿越苏州之门》H5,游历苏州八大城门,穿梭千年,带你进入八大城门的时光隧道。
(扫码穿越苏州八大城门故事)
二、城门9宫格微信刷屏,讲述八大城门的历史故事。预告落地活动信息。
三、精心剪辑八大城门纪录片10秒小视频,制作朋友圈动态视频海报,领略苏州八大门风采。
四、苏州和昌收录八大城门纪录片,定制桃木U盘,限量典藏好礼相赠。
苏州和昌,携手苏州旅游文化,邀众多文化大家和业内媒体人士,发起一场“十年和昌,继‘城’苏州”画舫之夜的活动。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古城下,乘坐画舫船舶,听着评弹细语,沿着护城河,游历八大城门夜景,品味城门故事。
活动现场,苏州旅游文化产业协会代表徐明辉先生,呼吁大家共同为保护这个逐渐被时代遗忘的古城门文化而努力;苏州大学历史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晗先生分析现今社会城门的故事。众多大家汇聚一堂,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保护这个城市的城门文化,以及如何更好的理解、融入、共享苏州的城市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