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蝈蝈创新随笔
只是把思考的日志搬到了公众号上,不当之处请多包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13 小时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13 小时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古村落里“喜上加喜” ·  昨天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古村落里“喜上加喜” ·  昨天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上饶新闻  ·  初六遇立春,迎春启新程! ·  4 天前  
邳州银杏甲天下  ·  大年初六,送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蝈蝈创新随笔

知识结构化杂谈

蝈蝈创新随笔  · 公众号  ·  · 2019-02-13 22:14

正文

王洪水先生多年前就对我说: “宝钢信息化下一步的发展,关键在知识的结构化。”那时我似懂非懂。现在看来,王先生说的“下一步”其实就是“智能化”。

那么,知识的结构化是什么概念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不妨先试着问个问题: “您的车间有几个知识?”。想必你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你甚至可能会反问:知识能“论个数”吗?

为此,我可以换个角度问:您的车间有多少个纳入工艺标准要求的参数?对于全自动化的流水线,只要与工艺标准对照一下就可以了 。这些工艺参数其实就是知识、可以论个数。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 “结构化”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想知道有多少知识,至少有办法罗列出来。刚才谈到的例子中,就可以对“工艺知识”的结构化,比如连铸的工艺标准包括:拉速、过热度、二冷水量等等。企业里面还有其他知识。比如钢铁产品知识的结构化,就是把成分、质量要求等因素罗列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钢铁行业的知识结构化其实已经搞得非常好了。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控制标准等。既然如此,王先生还要做知识结构化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通过学习何老的思想,有了一点认识:对钢铁企业来说,与自动化生产挂钩的、生产制造过程的知识结构化已经搞得不错了。但其他的、以人为主的工作过程却没有搞得这么好。比如研发管理、质量异常处置、设备维修维护、用户服务、生产调度等等。智能化过程,应该推进这些过程的知识结构化、数字化、模型化,让计算机能够自动处理。

比如,美国大河公司把质量异常处置的知识标准化、数字化、模型化了。再如前面提到的工艺知识。这个问题如果延伸到研发过程,就要问一个问题:这些知识是怎么来的?如果每个工艺参数都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计算出来,而每个模型也可以看做一个知识。这种知识也是可以 “论个数”的。可惜的是:很多企业没有把这些知识挖掘出来。

知识结构化非常不容易。难在什么地方呢?连知识有几个维度都难以想清楚。什么叫知识的维度呢?我们知道,一个最简单的机器零件,至少也需要三个维度才能描述出来。否则,认识就是不完整的。如下图所示:


知识的维度想清楚了,才能把知识有多少想清楚。对于这个问题,工业 4.0 提到三个维度的信息集成。在我看来,这三个维度其实也都可以对应知识的维度。这些维度全面了吗?显然没有。例如,在离散制造业,高科技产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分成若干子系统,子系统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而产品往上走,又可以分成产品系列。产品系列之间又有复杂的关系,之间可能有交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