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熟悉重阳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阅读,一直是我们非常推崇的成长路径。
现在,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
每一期专栏,我们依旧聊书,可能是书评、书单或者书摘。
每一期会有一个交流主题,希望你通过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们精选优质好书,根据留言质量不定量送出。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阅读生出思考的力量,愿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达,尽情徜徉。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0W83Ft7QPNX1UDtBr8xrGXwibgXuPhuMr6420zfAIw2Nqo1DKib91DQKJItfCJwWtZFPWobBrx3pzVIoRt4EL3A/640?wx_fmt=png)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重阳产品感兴趣,欢迎扫码咨询。
![](http://mmbiz.qpic.cn/sz_mmbiz_jpg/a0W83Ft7QPMvXjNpvGoLVCSoIpBWc8XictHj3ZXbcSvKZwGhyEia436yxqUZg357dM8jXticjwicJmMxJjOrSsaD8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推荐人 营销编辑段雯昕
2024年6月
互动话题:结合本书,请就投资大师共通的智慧发表你的看法。
留言时间:2024年7月11日-2024年7月18日
(鼓励原创,只要你的内容足够优秀,期期选中也有可能哦)
筛选及书籍寄送:2024年7月19日后
(选中会收到提交寄送地址的私聊,逾期未提交/信息不全视为放弃,参与期间尽量不要修改头像及昵称,以防错失良机)
作者/约翰·特雷恩 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投资大师》 有没有可能抓住整个市场的涨跌趋势?投资大师们不认为这是可行的方法。无论是巴菲特、卡雷特、格雷厄姆、索罗斯、斯坦哈特还是邓普顿,都会根据市场估值高低来调整股票和防御性资产的配比。而费雪、林奇、邓普顿和旺格认为这种策略通常赚不到钱。对于交易员而言,尤其是对于像索罗斯一样使用杠杆进行衍生品交易的交易员而言,如果长期在错误的方向上下赌注,他们迟早会破产,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只有时刻保持敏捷才能生存。然而对于一个合格的股票投资者而言,这么做显然是不对的。如果一个投资者在全面分析一家企业之后,确信其股票将在未来的20年内增长5倍、10倍或20倍,尽管它时不时会下跌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他可以而且也应该勇敢地面对波动,而不是试图从波段操作中赚取额外的收益。像林奇或斯坦哈特这样的交易员可以通过频繁交易获利,但像普莱斯或费雪这样的长期投资者(从核心持仓来看,巴菲特也应该被归为费雪学派)会认为你很可能只是自作聪明,最后反而会弄巧成拙。你看似巧妙地卖出股票获利了结并等着股价下跌再买回,但往往股价反而开始大幅反弹至高不可攀的水平,而你只能望洋兴叹。我发现大多数优秀的股票分析师都不是优秀的市场行情分析师,反之亦然,就像棒球比赛中的击球手和投手一样,但一个糟糕的市场行情分析师完全可以通过股票分析获得成功。事实上,识别整体市场低估的最好标志是发现很多明显被低估的股票。反对择时最有力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在关键的三五天(市场低估的谷底)离开了市场,你的投资回报就会泡汤。市场经常从一个大底部爆发或从顶部跳水,让投资者像旺格所说的斑马一样,来不及反应。
顺便提一下,相信择时的人数本身就是一个市场指标。在大牛市中,没有人会考虑择时,但在大跌的底部,当人们绝望地面对自己的浮亏懊悔不已时,择时看起来确实非常有吸引力。股票不仅仅是一张纸,你不可能指望股价像一只小鸟一样从50美元飞升到100美元。它代表着具备某些业务特征的某家公司的一小部分,就如同拥有一套房子的一小部分权益一样。假设你买下了一套房子一周的所有权,消磨这段时光的最愚蠢方式就是每隔一两个小时就给房产中介打电话,然后因为他所说的话而焦虑。明智的做法是请估价师来检查房子,弄清楚维修和改善房子需要花多少钱,也许还可以与附近其他类似的房产甚至其他地方的房产比较一下价值。你会想和邻居攀谈一下以了解区域规划可能有哪些变化,然后去拜访周围的学校、市长、警察以及银行。只有采取了这些行动,这一周的时间才没有被白白浪费,而你做出明智决策的可能性要比那些坐在家里只懂得纠缠房产中介的人要大得多。如此说来,投资者在完全不了解公司真实价值的情况下买入股票是多么荒谬啊,管理层是否称职、研发是否有效、机器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公司经营是繁荣昌盛还是捉襟见肘等,这些问题都与公司的竞争力高度相关。然而事实上,很少有投资者真正了解他们所持有的公司,这确实非常荒谬。在他们买了股票以后,他们会关注报纸上的股价而非年报。他们通常甚至懒得去了解卖股票给他们的经纪人是否真正了解该公司的业务,而不仅仅是浮于表面,但事实上这些经纪人往往也知之甚少。一个好的投资者对他感兴趣的公司有具体、详细的了解,知道整家公司的价值,因此他也知道公司百分之一或万分之一的股份应该值多少钱。 2、试着在股票无人问津的时候买入,
尤其是在危机四伏的时候
在买入时避免蜂拥出价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具备足够的知识和勇气,在无人问津时买到物有所值的东西。另一种方法是对某类公司了如指掌以至没有人能够超越你。股价上下波动就像晴雨交替一样时有发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仅仅因为一只股票跌破了你的成本价,或者当它回本时就卖出,你的成本只是个意外。股票不是人,既不知道你的成本,也不是故意让你失望,股价也不会影响公司的前景。记住,关注业务,而非股票行情。以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半吊子投机为赌注所付出的代价高得惊人,这不仅是指实实在在的成本(佣金、买卖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及高买低卖付出的代价),或许在机会成本方面更是如此。例如,试图抓住一家内在增长乏力的普通重工业公司从底部反弹的机会,对于对所有行业有着系统性的研究并了解其价值的金融机构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散户而言,即便没有发生真金白银的投入,只是想想这类事情也会让他放弃买入一家出色的公司,而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能期待的最好投资。只买那些即使股市关门十年你也乐意持有的股票,关于这一点巴菲特显然非常英明。
最适合投资的公司是那些能够带来15%、20%甚至更高的资本回报率的公司。把你的钱留存公司,让它继续以这样的速度增长,而不是把它作为分红取回,这不仅要缴税,而且最后这些钱很可能被用于投资债券或其他实际回报率低得多的资产。另外,很多高分红公司都是庞氏骗局。如果一家公司长期债务的增长速度比它派息的增长速度还要快,那么就好像在一台致命的跑步机上跑步,停下来是迟早的事,届时其股票将遭受重创。 6、只买入便宜货或者增长速度快、确定性高的股票,
以至按买入价很快就会显得物有所值
当然,有时你可以两者兼得。譬如,你以每股账面价值三分之二的价格买入了一只优秀的银行股,并且可以确定通过分红再投资,该股票的价值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并支付合理的股息,那么你的投资就走在了坦途上,总有一天,市场的出价会比你买入时高得多。当然,股息也应该每五年左右翻一番,所以无论股市行情如何,你都不会遭遇麻烦。这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也没有多复杂或困难,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好高骛远,只做你能理解的买卖。随着旧的原则使用泛滥,它们必然会让位于新的原则,当然未必是全新的。这是投资大师们的一个基本秘密,也是为什么在本书开篇要使用“时代在改变,我们因时而变”的原因。本书作者特雷恩深度采访了17位投资大师,这些投资大师都在很长时间内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取得了优异的投资业绩。这17位投资大师分别是沃伦·巴菲特,保罗·卡伯特,菲利普·卡雷特,菲利普·费雪,本杰明·格雷厄姆,马克·莱特鲍恩,彼得·林奇,约翰·内夫,T.罗·普莱斯,理查德·雷恩沃特,朱利安·罗伯逊,吉姆·罗杰斯,乔治·索罗斯,迈克尔·斯坦哈特,约翰·邓普顿,拉尔夫·旺格,罗伯特·威尔逊。
本书呈现了丰富的内容:这些投资大师是如何推理的?他们从哪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实,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他们选择股票的标准是什么?他们买过哪些什么股票,为什么?
书中还包括巴菲特谈债券、老虎基金投资日本银行、量子基金投资报告等真实的一手资料附录。
本书作者也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因此能够抓住每位大师的投资精髓。读本书有利于了解不同投资大师的风格,理解穿越周期的真谛,找到自己的投资方法。
专业投资顾问,纽约特雷恩-史密斯咨询公司创始人和董事长,著名财经作家。特雷恩著述甚丰,在《华尔街日报》《福布斯》《纽约时报》等财经媒体上发表了数百篇专栏文章,《投资大师》是他的代表作,受到众多投资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