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国门初开。外国人带来的种种震撼颠覆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各界有识之士开始为民族与国家寻找新的出路,中国迎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留学热。
上海美专
之后,诸多学者学成后归国,将国外各种新兴的技术与思想带回来。对艺术界来说,这也是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西方绘画作为“新形象”出现在中国,在美术教育掀起波澜。
苏州美专、上海美专、北平艺专、杭州国立艺专……这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四所美术专科学校,而它们的“带头人”,被誉为“四大校长”,指四位自国外学成归来,在中国各地兴办艺术院校,颠覆与振兴了整个中国美学教育领域与艺术界的艺术家。
他们分别是颜文樑、
刘海粟
、徐悲鸿以及
林风眠
。
这些艺术大师的出色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现代艺术的独特和不凡,更为新中国的美术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影响力延绵至今,
对今天方兴未艾的新时代现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
可以说,正是他们,
撑起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半壁江山
!
颜文樑(1893-1988),著名油画和美术教育家。1922年
与朱士杰、
胡粹中
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三人被并称为“沧浪三杰”。
1927年留学法国,是早期留学欧洲的油画先驱者之一。1928年,他的作品《厨房》获巴黎艺术沙龙荣誉奖,是首位获得国际性绘画大奖的中国画家。
颜文樑 《厨房》
1931年回国后继续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同时,颜文樑又创办了美术展、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构建和奠定了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体系与教育体系。
颜文樑 《沧浪夏夜》
回国后的60多年间从未间断过油画创作,即使是在无比艰难的岁月里。到了晚年,他的作品愈发色彩绚丽,耐人寻味。
颜文樑 《湖光春色》
刘海粟(1896-1994),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
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14年秋始任副校长,1919年7月始任校长。
刘海粟 《巴黎圣心院》
早年习油画,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
刘海粟 《无锡梅园》
刘海粟晚年的泼墨泼彩绘画,多从写生中得来,他非常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大美、壮美境象,将其作为绘画的表现对象,于雄奇幽深的境象中蕴涵着自己对世界的深刻感受。
刘海粟 《黄山云海》
徐悲鸿(1895-1953),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 《桂林山水》
徐悲鸿主张现实主义,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徐悲鸿 《夜》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徐悲鸿 《阳朔风景》
林风眠(1900-1991),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19岁时他考取了法国国立第戎美术学院。后来,院长将他介绍到了巴黎美术学院,拜著名油画家哥罗孟为师。
林风眠 《莲塘》
1928年,
创办杭州西湖国立艺术学院,任院长
。次年,组织“亚波罗”社,出版“亚波罗”杂志。
林风眠 《秋林小屋》
“中西融合”是20 世纪世界艺术发展潮流中的一种这其中凝聚着艺术家们的汗水与心血,这也是林风眠一生的艺术理想,他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
林风眠 《黄山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