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琰琰婚礼日记
备婚狂的婚礼指南,匠心小众的干货清单,一个看多了会结婚的公众号!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琰琰婚礼日记

两人一起DIY:看外滩最贵夜景,办极简婚礼|真实婚礼

琰琰婚礼日记  · 公众号  ·  · 2018-05-10 19:31

正文

琰琰说


好多女孩都幻想过自己的公主梦,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位为自己勇敢战斗的骑士来守护自己~


今天这位新娘就真真儿实现啦,看到新郎一袭古罗马白袍,就知道这婚礼不一般~立马追来分享给你们!


其实这场婚礼不是很复杂,两位新人翻阅资料,寻找表达“罗马和爱”的元素,然后DIY婚礼的布置和流程,完全享受在其中。


我也希望授予我的骑士这样神圣的仪式,啊哈,我去抓邱老师啦~




新娘 :莓子

场地 :上海 外滩5号7楼 M餐厅

人数 :56

总费用 (不包含餐饮和场地费用):6.5w

策划布置 :3w

策划:新人自己

花艺:@PhlowerStudio

婚礼vendor:1.5w+

摄影:@黄小毛___

化妆:@ SECRET180207

服饰:2w

婚纱:@CarolJIAOXUAN

礼服:@Peonyrice

婚鞋:Manolo Blahnik

新郎礼服:裁缝制作



新娘说


原本对结婚的全部设想是“注册完了直接去蜜月”或者“穿条白裙子烤个蛋糕在后院分享”。


在仪式结束,回到酒店之后,对配偶说:谢谢你说服我做这件事情。

因为真的可以很享受啊~



关于备婚


由于早前相约十月长假蜜月旅行,婚期很自然地选择了九月份最后一个好日子兼周六,凑巧也是秋分。

6月2日与外滩5号的M餐厅正式敲定这个档期。我在上海做记者的时候去过几次M餐厅,当时的印象是 M Glam 的室内设计和艺术品陈列很妙。


M on the Bund 拥有外滩全景的理想视野,不过当时完全没有把它和婚礼场地联系在一起。



我从一开始设想的就是露台仪式,所以做了上海几家有露台的酒店/餐厅的功课。等到重新想到M餐厅的一刻,觉得“就是它了”。


各点评网站对M的餐饮质量评价一般,而我自己以前参加活动时吃的都不是常设菜单,几乎没有参考性。


但是,本着“没人指望婚宴吃得多好”和“环境毕竟最重要”的心思,我们对M的要求是不过不失就ok。


既然很明确要小规模(50人左右)、流程简单(只有仪式和晚宴两部分),咨询和讨论后都觉得没有必要另找婚礼策划和执行。

总之:自导自演,仅此一场。




关于布置

主题看起来是罗马(Roma),其实是爱(Amor),是配偶的想法。N年前(作为一个单身男子)他就如此打算。


他也早早决定要穿toga,所以自然是古罗马。

我的可支配时间是配偶的几倍,所以执行他的概念是我的事情。


古罗马的婚礼究竟什么样子?至少pininterest不会告诉你。


文献资料里的“新娘戴橙色头纱”难以学习,“手持三根麦穗”就很可行。

从麦穗出发,我参考以古罗马为灵感的Valentino2015秋冬高定,确定3个主题元素:麦穗(好运&繁荣)、橄榄(和平)、石榴(爱情&婚姻)。

(以上三张照片来自Phlower Studio,其它照片均由黄小毛拍摄。)


古罗马的主题色,金色,体现在主桌、签到处和拱门的花艺设计,比如荷兰的Autumn Fire和喷金漆的beargrass。



感谢M的van der Berg先生建议我们在桌牌设计上呼应主题,而非用简单的数字。


配偶的第一念头是按照abc的顺序用上罗马人的名字:Aetius/Brutus/Cornelius。


后来决定给一张圆桌和四张长桌各一个词:agape,beatus,comitas,dignitas,equitas。



婚礼当天


都不想拍婚纱照+这部分对配偶全程保密,所以当天我们在M Glam的两道珠帘间有了一个 first look。


如我所料,此人没有任何激动反馈,只是不停笑眯眯地说“很好”。(注:墙壁上的磁盘是杜可风作品)



踏着瓦格纳开始露台仪式无疑是非常难忘的事情。首先是“骑士册封仪式”环节。


配偶念出自己准备的誓词表达为我效忠的决心后单膝下跪。


我从伴郎手中接过一把长剑(几个月前和配偶购于浙江龙泉),在他肩上各拍一下(“Rise a knight”),接受他就此正式成为我的骑士。


除了剑这项重要道具,还有书(全程由伴郎捧在右手)。


美国宪法研究爱好者本想从北京带一本宪法casebook然而忘记了,于是请他家人从广州带了一本税法casebook。



接着是更传统的婚礼誓词(“无论顺境还是逆境,贫穷还是富有……”),因为我们一致认为不可能有更好的誓词了。


发誓的形式是我们前一晚才思考和确定的:他每说一句我重复一句,而非由其中一方说完后问对方是否愿意,然后交换戒指。



整个流程5分钟就结束,进入cocktail时间,喝香槟吃生蚝鱼子酱。



在晚宴开场致辞的最后,配偶说得很明白:“无论将来怎样,希望我们是一对充满爱、备受祝福、非常愉悦、有尊严、平等的夫妇。”



音乐清单

由配偶在倒数三天中确定。婚礼当天中午,我在化妆,他在一边捣鼓电脑和播放器(被我表妹误以为在“认真加班”。)

签到:

Lohengrin:Aufzug-Vorspiel

Tannhauser Overture

Siegfried - Idyll

Gotterdammerung: Siegfrieds Rheinfahrt

仪式:

Mastersingers of Nuremberg (Prelude) - Karajan, Staatskapelle Dresden

晚宴:

《龙马传》OST

(去掉《杂草魂》等违和作品)



关于服饰

我对“我要穿的婚纱”有着另一套明确的概念:直身,全蕾丝,好穿好脱好走动,没有任何走光危险。


那么很自然,我开始重点看复古婚纱,看的意思是……刷淘宝。

刷了半个月后,一见钟情的只有一条,不过不是我的尺寸,还有几处不合意的地方。


于是通过社交媒体找到婚纱设计师Carol,提出对款式的想法(在原型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领高和裙摆,制作过程中又调整了袖型)。


对她的草图质量和报价都感到满意,很快拍板。之后的尺寸测量和试白坯程序轻松顺利。



挑选蕾丝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步。Carol找得很辛苦,分好几次从上海寄样本到北京给我看,直到出现了我认知范围里最妙的蕾丝。


婚纱款式很简单,所以几乎所有的功夫都花在拼这些蕾丝上──每5毫米一点点缝。



再次感谢Carol和所有手工者们的努力,比好好珍藏更重要的是,我会好好安利你的。

仪式环节前后,婚纱的小拖尾不断被踩,导致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踩我!”



另一套分体行头:白色3D花朵背心,白色真丝灯笼裙。我喜欢它的轮廓和利落感,上衣更是可以日常利用。



仅有的首饰是购自Monies的金色几何耳环(当然只戴单只啦),再次点出金色主题色。

均搭配Manolo Blahnik的白色锻面中跟鞋。不过换上礼服后我一度赤脚,直到晚宴后拍外景才又穿上。




妆容部分,婚礼前一个月左右通过Carol的推荐确定了Jin。


仪式的妆很清新,唇膏分别是豆沙红,当天有好几个女性朋友的唇色比我的艳2333。

我在这个一点也不热的日子里疯狂出汗(该不会有人以为我哭了吧2333),全程不断脱妆,头发不断坍塌。


按理说每当此时应该让造型师补救,然而这样的话我未免错过太多乐趣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