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焦DeepFocus  ·  方所 × 王申:世界公园|开展啦 ·  5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本周有好几部院线新片都想看啊! ·  4 天前  
张小北  ·  转发微博-20241104103752 ·  4 天前  
虹膜  ·  日本电影史上,这部电影也是留名的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广东卫视《飞越广东》第七季:AI引领深度融合、交互共创全新语态!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1-07 17:36

正文

本季《飞越广东》更加突出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赋能,以“网味”“网感“壮大主流叙事。

广东广播电视台大型系列融媒项目“飞越广东”第七季再度启航。节目以“潮涌湾区”为主题,描绘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讴歌湾区人民担当作为、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以这份5年“大考”的成绩单致敬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本季《飞越广东》更加突出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赋能,以“网味”“网感”壮大主流叙事,运用交互新媒体技术重塑生产流程,在展现湾区人民实干精神同时,也在多方面体现自身实干为要,实现了节目效果的极大提升。

截至10月31日,《飞越广东·潮涌湾区》全网总数据达2.94亿,成为媒体深度融合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续写春天故事的生动记录。

今年流行“短”的!

作为新兴文化业态,微短剧、微综艺、微新闻正释放着巨大的潜力,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动力。《潮涌湾区》顺势而为,乘风而上,坚持深耕精品化路线,跑出媒体融合发展加速度。

节目每期从往季的1小时缩短至30分钟,总篇幅更加短小精悍,同时每个篇章也以“短、小、快”来调整节奏把控力,语言更凝练,画面更简洁,剪辑更流畅,配乐更贴合,同时借助虚拟前景、特效字幕等酷炫特技,极力提升单位时间内的画面信息荷载量。

如首期节目《未来产业,列阵!》以广东五大未来产业作为主线,在半小时的长度里,涵盖了AI、机器人、无人驾驶飞行器、量子科技、纳米材料、新型储能等当下话题度较热的主题,持续抓住观众的兴趣点,构建起观众与节目的紧密联系,令人耳目一新。

第九期节目《湾区“百千万”,激活潜力板》采用以“百千万工程”为经,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纬的逻辑走向,分为点“湾”成金、向“湾”图强、融“湾”共进三个章节,用夹叙夹议的手法,递进式论述了“当湾区遇上‘百千万’,如何激活潜力板,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命题,新颖形式与优质内容有机结合,再配以快节奏的视觉转向,让人忍不住追看。

此外,主持人的串词也摒弃了传统电视新闻直白的讲述方式,着力增强对话感和交流感,强化了节目本身的情感表达,从而激发社会大众的普遍性情绪,增加了用户观看时的情绪代入感。

总体而言,节目全方位拓新叙事节奏,传承放大广电视听内容密码和创新基因,满足了新媒体语境下更快捷、更轻量传播的需求。

科技感MAX拉满!

《潮涌湾区》沿用了以往的“Vlog+记者连线+演播室虚拟全景”的主体播报框架,并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虚拟现实以及摄像机追踪系统等新技术手段玩转创意,在物理空间之外构建出一个绚丽多彩的虚拟世界,更好地实现了人物与背景的精确协同,提供了互动性、沉浸感、个性化更强的视听体验。

以《一部湾区动画的成长日记》为例,在“绿幕抠像”等技术的加持下,主播可以从演播室被“吸进”电视屏幕,还能够隔空摘取动画编剧的“头发”,来诠释“一部动画片至少消耗编剧上千根头发”。虚拟内容和真实场景融合,令节目内容构建更加场景化、更具辨识度,从而产生更佳的视觉震撼。
演播室迭代焕新的同时,《潮涌湾区》还通过人智协同的生产模式,不断扩充报道的边界与可能性。

如《机器人总动员》一片就利用文生视频技术生成了机器人智能配送、智能装配、智能服务等多元场景,画面逼真,语义连贯,多镜头切分行云流水,把科技感拉满,生动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产业领域的进展成果。

《数说:穿越千年“蓝图” 见证向海图强》运用AI技术还原了沉睡水中840多年的“南海Ⅰ号”,重现海上丝路的帆影幢幢,让人恍若穿越时光,亲临其境。

AI技术还原的南海1号
而在《这是我AI的湾区》片中展播的AI制作图像,色彩饱满,细节灵动,精准地捕捉到广东各地的绿色生态美景,实现了创意与技术的完美碰撞。
《有请我的文物朋友》更是通过AE软件,对照片进行抠像,扭曲,让文物“活”起来;同时还用文物说唱battle的形式——“灵魂三件套 烤炉很重要”“深秋天凉 来碗靓汤”……历史“潮”起来,使得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文物特征和细节,了解两千载岭南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季节目还着力打造了AI数字主持人许鲁南,采用2.5D的先进合成技术,对主持人许鲁南的形象和声音进行采集,建立主播模型,合成AI人形象。

在《科技上“新” 勇挑大梁》一片中,向观众呈现了鲁南与他的“数字分身”同台互动,展开跨时空智能问答的鲜活场景。《AI了!丰收季里的瓜果飘香》就以数字人鲁南的解说带出AI绘成的、手执“百千万工程”方案图的动漫版鲁南,通过这种创新手法打通场内场外、现实虚拟的磁场,营造数字化新场景和新体验。
《AI主播带你1秒穿越 看海上“巨无霸”》更是充分利用AI主播不受时空限制的元宇宙特性,让AI鲁南秒速从演播室穿越到海面,再缩身进入快艇,带领观众巡游多个海上巨无霸,使虚拟环境中的场景更加真实可信。
新技术、新手段、新载体赋能影像传播,大幅提升了节目的科技感和未来感,让观众的视听体验更丰富多元,也从侧面勾画了科技创新潮涌粤港澳大湾区的喜人景象。

“网”味成色更足!

《潮涌湾区》积极探索打造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网感”,将正能量内容与年轻态表达有机融合,大量运用“说人话,接地气”的网言网语,实现叙事语态的创新,达成“破圈”传播。

比如,根据报道主题灵活变换叙事主体,在贴近性上狠下功夫。《新质生产力“四兄弟”集结!向海图强》以拟人手法,用大国重器自述的形式展现其制造智慧,把冰冷的机械设备化身为生动活泼、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物,也避免了一些过于专业艰涩的描述。

《实验室来了UP主:不可思议的“非充气”轮胎》就巧妙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创作者这一身份的贴近性,请来一线科研人员担纲UP主进行科普讲述,展现一系列的极端暴力实验测试,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凸显“非充气”轮胎的优势,整片充满了网民“熟悉的配方”,极大提升了科普的亲和力与可信度。
潮流文化也是很好的切入点。《风起湾区 “挑战”湾区青年才俊》一片,记者Cosplay江湖女侠,向湾区青年才俊下达“挑战书”;《“下一站大湾区”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由China travel这个网络热词带入,通过外国游客拍摄大湾区旅行Vlog,展现大湾区更开放、更友好的全新面貌;《精彩Number湾 反手一个赞》就让记者表演脱口秀相声,印证各国各级各类人才都能在湾区大展拳脚;

《用繁花的方式道出老广的味道》借用年度热播大剧《繁花》的概念,用影视剧的拍摄手法和画外音旁白,用三个女人的故事带出广东的三种美食,描绘广东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注重呼应用户关切与诉求,节目将报道重点转移到民生的视角、人的视角,富有人情味的表达说理通透,触动人心。
《速度 让团圆更有温度》就是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阐释“大情怀”的典型。该视频以梅龙高铁开通作为故事背景,藉中秋团圆为契机,站在一名梅州籍在穗职场打工人的视角,呈现中秋回家路的今昔对比,彰显人文关怀,引发共振、共情与共鸣。

作品发布后,网友反响热烈,高赞评论包括 “打动了多少还在外面打拼的客家游子”“目前我所见拍得最好的梅龙高铁的片”“拍得好有温度,值得点赞”,播放量200万+,点赞量超过2万次。

《来自北纬21°的一封信》通过“信件”的形式与观众对话,以时间为线,创设海滩漫步,欢乐赶海,天光鱼市,海鲜大餐,仙裙岛日落等多个场景体验,以生动的文字、真实的同期声和精巧的叙述方式,将湛江遂溪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以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在、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融合共创促流量!

本季《飞越广东》采编播全流程全面推行“台网联制联播”新机制,突出移动优先,以内容为纽带大小屏充分联动,生产流程加强UGC(用户生成)内容与PGC(专业生产者生成)内容有机结合,节目矩阵分发增加二创重组等融合共创方式,不断创新产品的呈现形式、宣发手段,构建大小屏内容无缝流转的良性循环新生态。如此,既让小屏的视频碎片化变得更紧致更有深度,大屏节目也借势新媒体矩阵这一超强“流量池”快速聚集人气并提升传播力,达成内容与传播的深度共建。
如第三期节目《湾区创新人才录》播出前三天在触电新闻客户端上线“湾区才俊谁最酷炫”的互动投票,及至在节目直播过程中,再次安排大小屏联动投票环节,让用户的操作成为节目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八期节目《文化大餐都到“湾”里来》开播前半个月,就和南越王墓博物馆联动“玉舞人跨越千年喊你来跳舞”的征集活动,请网友模仿广东网红文物玉舞人的同款姿势拍照上传。

这种抓住关键情节点推行交互共创的叙事模式,系统性地提升了用户参与感、获得感以及临场感,达成另一种形式的共创,既丰富了内容生态,也让多元传播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长短视频一体化融合共创的新机制,让“二创”短视频得以大放异彩。

新媒体编辑抓住《打无人驾驶“飞的”是什么体验?》一片中记者现场体验的细节,二创出《记者体验打“飞的”,净身高1.7米的她在飞行器里也能伸直腿》短视频,并提炼出话题#打飞的1米7女生也能伸直腿#登上同城热榜,相关内容全网传播量过千万。

《保温杯里泡枸杞?苏国辉院士:很好,但量还不够》短视频,其中的对话是受访者与记者在完成大屏报道采访之后的闲聊内容。新媒体编辑在梳理素材的过程中发现,“保温杯里泡枸杞”这个话题背后其实是神经科学家揭示中医药对治疗抑郁的作用,于是将该内容制作成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达563万。

《网传会爆炸的“炮弹果”和“炮弹树”其实都可以吃,但是很难吃》,新媒体编辑提取关键词“广东人”“吃水果”,再结合“广东人什么都吃”的网络刻板印象,用“婉拒”形成话题反差,开设话题#连广东人都婉拒的水果#,勾起网友对“广东人都不吃的水果会是什么水果”的好奇心,该话题阅读量1644.5万,并登上微博话题实时榜。

《在公园待上20分钟能显著降低压力荷尔蒙,一起去“班味”吧》,其中的内容为科普“公园20分钟效应”,新媒体编辑对此进行转化和延伸,将“公园20分钟效应”和广东公园相结合,开设话题#广东公园去班味超管用#,引导网友进行话题讨论晒图“广东哪里的公园能去班味”,吸引微博政务号如@广州荔湾发布、@广州越秀发布、@广州消防等带话题发布他们自身的宣传内容,该话题阅读量576.4万,登上微博同城热榜。

通过对素材打破重组,运用新形式、新方式、新技术进行二次包装的“二创”作品,不仅打破受众壁垒收获大流量,更为《飞越广东》内容IP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也为主流媒体探索从长视频到短视频的创作提供了有效借鉴。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请点赞”“在看”第一时间接收行业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