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而创刊,是我国第一张提供权威金融证券专业资讯的全国性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是新华社重点报刊,中国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券时报  ·  确定!600837,3月4日告别A股! ·  2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强势翻红 ·  11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就在本周,27只新基金来了 ·  昨天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国君研究|全行业周观点0224-0228 ·  昨天  
证券时报  ·  苹果,重磅官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证券报

审计临阵闹“分手”,ST高鸿财务风波不断

上海证券报  · 公众号  · 证券  · 2025-02-25 07:01

正文

连年亏损、年报非标,深陷财务风波的ST高鸿,近期又因会计师事务所的一纸终止合作通知书,陷入必须另请年报审计机构的尴尬局面。


ST高鸿2月21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简称“中审亚太”)发来的《终止合作通知书》,中审亚太决定终止与公司2024年度审计工作的合作。作为公告发出后的首个交易日,2月24日,公司股价震荡下行至跌停,当日收报2.64元/股,下跌5.04%。


来源:ST高鸿公告


多年亏损 连续两年年报非标


公告显示,ST高鸿与中审亚太尚未签订业务约定书,由于中审亚太人员及时间安排原因,无法按期完成公司2024年度审计工作,中审亚太决定终止与公司2024年度审计工作的合作。


此前,ST高鸿曾于2025年1月相继召开董事会、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续聘中审亚太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内控审计机构,聘期一年,聘请费用分别为80万元、40万元。


“为保障年度审计工作正常开展,公司将尽快聘任新的会计师事务所。”ST高鸿表示。



此前,双方的合作并不愉快。公告显示,中审亚太对ST高鸿2023年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对公司2023年内控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加上在2022年年报中出具的保留意见,中审亚太已经连续两年对ST高鸿出具非标意见。


近年来,ST高鸿财务状况堪忧并陷入债务危机。2019年至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五年间累计亏损超过25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负债合计为48.01亿元。此外,ST高鸿涉及21起重大诉讼,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总涉案金额为8.92亿元。


“这些事项或情况,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中审亚太在ST高鸿2023年年报中表示。


2024年5月6日起,因2023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且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ST高鸿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特别处理,证券简称变更为“ST高鸿”。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在强监管的市场环境下,被实施ST的上市公司往往伴随着较高风险。“质量控制是运营的首要原则,将风险管理置于业务拓展之上,是会计师事务所确保自身稳健发展的关键。”


深陷合同纠纷 重整自救进度不前


ST高鸿目前主营业务为行业企业数智化、信息服务和IT销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第一大股东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唐电信集团),持股比例为12.86%。


近年来,ST高鸿自身“造血”能力堪忧,持续经营能力备受考验。2019年至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五年为负,分别为-2.51亿元、-1.96亿元、-2.17亿元、-2.77亿元、-15.89亿元。2024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还频频披露债务逾期公告。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全年营收为13亿元—18.5亿元,相比上年的59.31亿元大幅下滑;预计归母净 利润 亏损13.5亿元至1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1.5亿元至14.5亿元。


ST高鸿称,公司及下属部分子企业的银行主要账户被冻结,债务出现违约,诉讼案件较多,公司业务发展受到影响,收入规模大幅下降,同时导致部分存货、长期资产及应收款项等存在减值迹象;2024年12月底常州诉讼案件二审判决完成,公司对此项诉讼及后续预计可能判决的诉讼计提了非经常性损益3.7亿元,导致报告期利润下降。



ST高鸿还深陷多起诉讼纠纷。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与常州实道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常州实道”)发生21起买卖合同纠纷。根据ST高鸿于2024年发布的多份关于公司重大诉讼的公告,这21起诉讼原因为ST高鸿全资子公司高鸿科技因逾期支付购买笔记本电脑货款,被供货方常州实道告上法庭,合计涉案金额近9亿元。


据查询,高鸿科技已经于2021年底被ST高鸿对外转让,目前已不再是ST高鸿的子公司。但因ST高鸿曾于2019年为高鸿科技出具《承诺书》——若高鸿科技未按约定付清全部货款,则公司将进行清偿。因此,ST高鸿也一同被列为被告。


根据ST高鸿近日披露的《关于重大诉讼进展的公告》,公司2022年与常州实道9起案件已处于执行阶段,再审申请已收到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询问的传票,预计将导致ST高鸿2024年度产生不超过1.6亿元的共同赔偿损失,相应将减少公司2024年利润不超过1.6亿元;2024年 与常州实道 12起案件一审尚未开庭审理。


ST高鸿将自救希望寄托在重整上。2024年7月11日,公司公告称,由于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因此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希望通过重整能够避免公司债务风险及经营风险的进一步恶化。同年7月31日,申请预重整及重整的议案在股东会上获得通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证券时报  ·  确定!600837,3月4日告别A股!
2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强势翻红
11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就在本周,27只新基金来了
昨天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  国君研究|全行业周观点0224-0228
昨天
证券时报  ·  苹果,重磅官宣!
3 天前
叙事精灵  ·  活在当下|今日画语
7 年前
青年文摘  ·  刚刚被表白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