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佛山电视台  ·  明天出分!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广东公共DV现场  ·  女子报警:我举报我自己!网友直呼太可怕,“吓 ... ·  2 天前  
佛山电视台  ·  注意!本周末,佛山多路段有交通管制→ ·  3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员工连续工作29小时被通报表扬?多方回应 ·  4 天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局长酒后驾车砸店伤人,官方通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馮立君主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殯葬文化遺產名錄和譜系》(國外部分·東北亞卷)出版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4-03-15 21:51

正文

新書丨馮立君 主編:《“一帶一路”沿綫國家殯葬文化遺産名錄和譜系(國外部分·東北亞卷)》出版

韓國學研究 2024-01-24 01:54


来源:唐潮杂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殡葬文化遗产名录

和谱系(国外部分·东北亚卷)》




作  者: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研创

冯立君主编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 版 日 期:2023年12月

页  数:356

装  帧:精装

定  价:168元

ISBN:9787522821382


作者简介


冯立君,1984 年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著有《唐朝与东亚》《百济集史》;译著有《武曌》《慧超的旅行》等;主编《域外人物传记资料汇编》及学术集刊《中国与域外》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社会兼职有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理事,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内容简介


本丛书旨在通过搜集、翻译、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墓葬文化遗产情况,通过其葬式、葬法、葬俗、陪葬品,展现中华文明与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其遗产,让遗产和文物说话,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本项目丛书共分4卷,即北亚卷、中亚卷、东北亚卷、南亚东南亚卷,本书为东北亚卷。

东北亚即亚洲东北部,本书主要指今日中国以东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历史中国称呼这一地区时有独特的名词,其中一个使用广泛的是“海东”。海东之国受容中华文明,形成汉字文化圈。历史中国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与欧亚世界广泛联结,海东之国无疑也因而与之贯通,得以源源不断地与大陆文化互动交流。东北亚的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存在于彼此共享的汉字所书写的典籍和文书中,也存在于众多无言的人们所留下的遗迹和文物中,墓葬文化无疑就是其中一类。

在东北亚古代文化中,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古代墓葬文化总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它们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墓葬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实际上,关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墓葬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料,不仅是中文学界付之阙如,在朝鲜、韩国和日本也并不易获取,系统介绍和研究者更少。本书尝试通过搜集、翻译、整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古代墓葬文化遗产的状况,呈现其葬式、葬俗和随葬品(及其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为考察古代东北亚与中华文明的交流提供资料基础。上卷是朝鲜、韩国境内的墓葬文化遗产,下卷是日本境内的墓葬文化遗产,时间范围主要是古代国家阶段的墓葬文化遗产。朝鲜、韩国境内主要是百济、加耶、新罗、高丽、李朝时期的王陵与贵族墓葬。日本境内以古坟时代为大宗,包括了日本各府县的重要墓葬。


目录

前言/001

上卷 朝鲜·韩国
一 忠清南道/009
二 忠清北道/034
三 庆尚北道/037
四 庆尚南道/108
五 全罗北道/116
六 开城市、仁川市等/127
七 京畿道、首尔市/182

下卷 日本
一 北海道/195
二 东北地方/197
三 关东地方/209
四 中部地方/237
五 近畿地方/263
六 中国地方/307
七 四国地方/321
八 九州地方/326
九 冲绳县/348

前言


冯立君


2023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世界互通互联与文明交流互鉴,本身即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陆海紧邻中国东部的东北亚,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与中国文化的渊源悠久深厚,面向未来,中国与东北亚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不断共同谱写出区域合作的新篇章。

东北亚(Northeast Asia)即亚洲东北部,本书主要指今日中国以东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历史中国称呼这一地区时有独特的名词,其中一个使用广泛的是“海东”。海东之国受容中华文明,形成汉字文化圈。历史中国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与欧亚世界广泛联结,海东之国无疑也因而与之贯通,得以源源不断地与大陆文化互动交流。东北亚的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存在于彼此共享的汉字所书写的典籍和文书中,也存在于众多无言的人们所留下的遗迹和文物中,墓葬文化无疑就是其中一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殡葬文化遗产名录和谱系(国外部分·东北亚卷)》的内容基于对一个学术问题的追问:在东北亚古代文化中,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古代墓葬文化总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它们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墓葬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实际上,关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墓葬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料,不仅是中文学界付之阙如,在朝鲜、韩国和日本也并不易获取,系统介绍和研究者更少。本书是一种尝试,通过搜集、翻译、整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古代墓葬文化遗产的状况,呈现其葬式、葬俗和随葬品(及其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为考察古代东北亚与中华文明的交流提供资料基础。

上卷是朝鲜、韩国境内的墓葬文化遗产,下卷是日本境内的墓葬文化遗产,时间范围主要是古代国家阶段的墓葬文化遗产。朝鲜、韩国境内主要是百济、加耶、新罗、高丽、李朝时期的王陵与贵族墓葬。日本境内以古坟时代为大宗,包括了日本各府县的重要墓葬。

上卷大致以地理政区为序,主要考察忠清南道、忠清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全罗北道、开城市和仁川市、京畿道和首尔市。忠清南道集中重点介绍百济时期王室与贵族墓葬,忠清北道重点是几座百济、新罗墓葬。庆尚北道重点是新罗历代的王室墓葬(含疑似)墓葬,庆尚南道则是加耶时期和大致同期的新罗墓葬。全罗北道既有百济重要王室和贵族墓葬,也包括重要的加耶墓葬。开城市和仁川市等集中为高丽时期历代重要王陵,京畿道和首尔市则集中为李朝时期历代重要王陵。下卷同样按照政区地理顺序,从今天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一直到最南端的冲绳县,其间依次论述日本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各地方的古代墓葬,其下按照各府县顺序依次编排墓葬资料。

上、下两卷遵循大体一致的写作体例。不过,因为资料的详实程度不同,也在客观上存在一些差别。例如,朝鲜半岛古代墓葬因其对中国墓葬文化的吸收甚至模仿程度显然更高,因此每个条目的字数也要比日本列岛古代墓葬单个条目的字数要多。同时,为保证版面美观,本书上、下卷所有条目除必要的直接引用外,一般不再引注古今著述。全书不强求字数和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更偏重构建墓葬文化的谱系脉络。




朝鲜半岛古代王陵和贵族墓葬的中国文化要素,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陵墓选址、布局与形制。陵墓选址符合风水思想,百济王陵、新罗王陵、高丽王陵、朝鲜王陵选址的最大特点是依山而建,大多按照中国风水观念选址造陵。墓葬布局遵循礼制原则,君臣观念、儒家秩序理念体现在陵园或墓葬陵域布局的整体原则中。墓制兼有中原影响和本土传统,对于中国墓葬制度陵寝制度依据实际条件有所变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