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了第四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遴选活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推荐了多个优秀实践案例,包括上海的企业信息“自动变更”、安徽桐城的消费纠纷调解、宁夏的服务型执法、辽宁沈阳的守护蓝在行动行风建设品牌等。这些案例涵盖了企业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行政执法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优秀实践案例遴选活动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了第四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遴选。
关键观点2: 公布10个优秀实践案例
经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推荐,最终有10个优秀实践案例入选,涵盖了企业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行政执法等方面。
关键观点3: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实践方法,成效显著
各个入选的案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企业信息自动变更、消费纠纷调解、服务型执法、守护蓝在行动行风建设品牌等,有效提升了企业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
关键观点4: 案例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型执法理念
多个案例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型执法理念,通过创新监管方式,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同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观点5: 案例推动了市场监管部门的行风建设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这些优秀实践案例的推广和实施,有助于推动市场监管部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正文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行风建设深入开展、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第四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遴选。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精心组织推荐,最终“上海:企业信息‘自动变更’‘高效办成一件事’”等10个优秀实践案例入选,现予以公布。
1.上海:
企业信息“自动变更”“高效办成一件事”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学习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先进理念,以“自动变更”模式创新实现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推出“一表关联”所有联办部门“自动变更”字段、“一库共享”企业变更信息、“一源加工”破解地方部门数据与国家垂直管理系统间的协同难题、“一次告知”实现自动变更新模式。企业除申报变更登记所需信息和材料外,不额外生成申请表格、不新增办事材料、不二次登录确认变更信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以较小开发成本体现较大改革成效,依托数据共享为企业和政府双向赋能。企业侧,再造办事流程,真正减掉申请环节,“无感变更”提升企业感受;政府侧,实现跨部门变更信息数据同源、更新同步,为相关部门依法调整属地管辖、税费比例等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自7月1日系统上线以来,累计办件18.1万件,企业获得感强,上线至今保持零差评,相关做法入选国务院办公厅“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交流材料。
2.安徽桐城:“小礼让”促进“大和谐” 探寻“六尺巷”背后的“调解密码”
安徽省桐城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消费维权领域,从“六尺巷”蕴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内涵中汲取智慧,开创性地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适用于消费纠纷调解,探索提炼出“快受理、快办理、快反馈”和“热心接待、精心研判、耐心倾听、尽心办理、诚心反馈”为主要内容的“三快五心”调解法,通过“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将“法理”讲清、“事理”讲明、“情理”讲透,实现调解成功率从85%上升到99.8%。会同28家职能部门和8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将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等充实到人民调解组织中,创新设立“永红暖心工作室”等“暖心维权站”82个,实现消费维权二维码全域覆盖,打造“5分钟调解圈”。落实诉后回访制度,打造“前端预防、中端调解、末端反馈”的纠纷调解“桐城样板”。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积极推进服务型执法,制定实施案件查办、系统应用、服务回访、执法监督、信用惩戒、执法形象“六项规范”,出台并形成《行政处罚信息化实时操作规范》《重大案件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三书一函”制度实施办法》《信用修复工作规程》《行政执法人员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规定》等一批行风建设“深化拓展”年制度成果。发放执法服务卡,实行重大案件回访,将服务贯穿于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让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截至目前,全区共查办不予处罚和减轻处罚案件1765起,同比增长46%;适用警告和小额罚款的当场处罚案件3812起,同比增长200%。
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民之所盼、监管所向”工作理念,把“点单权”交给群众,精心打造“守护蓝在行动”行风建设品牌。聚焦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广泛征集“民声民意”,大力推行“互联网+执法”,对热点问题实施“突击检查”,以抖音号、微信视频号为载体及时发布,主动将执法场景引入公众视野、进行全景展示,由网上的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在线”,将网红打假“热度”转化为市场监管“力度”。今年以来,全市6000多名外卖骑手、消费者、专家学者等参与行动,发布“突查外卖餐饮店”、零容忍打击“鬼秤”等短视频329个,播放量达596万人次,帮助解决群众身边民生问题23个,市场监管“守护蓝”被广大网友和市民所称赞。
四川省乐山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高效办成一件事”,坚持陪同体验走流程,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发现系统对接、流程环节等5类突出问题,落实改进措施11条,推动审批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坚持开放服务纳良策,组建13支体验员队伍参加“政务服务开放日”等活动,收集工作建议137条。坚持厘清需求拓场景,集成一批企业办事应用新场景,形成“体验、反馈、优化、评价”闭环运行体系,打通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间信息共享渠道。年内办理企业信息变更、注销等“一件事”8700余件,全程网办事项承诺提速率79.39%,行政审批窗口群众满意率100%,相关做法被新华社刊发。
6.云南:开展“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 构建与企业沟通常态化机制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与省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开展“厅局长坐诊接诉”活动,制定“挂号”预约、“坐诊”服务等10个工作流程,建立全链条闭环服务工作机制,广泛征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症结”,精准开出“药方”。聚焦“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搭建企业诉求“直通车”,15个工作日报告“诊效”,提高解决企业诉求的效率。围绕市场准入与退出、产权保护等主题开展活动5期,为119户企业解决难题116个,破解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问题。通过回应一个诉求、研究一个问题,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一批问题,全面落实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助力经营主体发展“轻装上阵”。
7.河南开封:创建“放心消费险” 破解消费维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