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一位大咖离世了。被称为商界“常青树”的第一代浙商代表人物、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因病在家中逝世。
这位老人身上有太多的传奇:
第一家上市的中国乡镇企业,第一家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中国乡镇企业,第一家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的中国企业……
48年来,在汹涌而来的国际化大潮中,这位从田间走出的乡镇企业家拿下了多个“第一”,创下了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神话”。
早在1991年,鲁冠球就登上了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登上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轰动一时。多年之后,他还会拿出那本已经泛旧、被翻了很多遍的杂志给人看。
鲁冠球的一生,伴随着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史。他曾说:
“
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
’
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
‘
野蛮生长
’
,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
,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他自己更是用行动书写了大时代下,一个平凡中国人不平凡的一生。
1944年12月,鲁冠球出生于浙江萧山宁围乡。当时,他的父亲在上海当工人,母亲则带着他在乡下务农。
鲁冠球不到9岁就开始干农活。春天播种,他凌晨4点就下地。经常“穿上衣服捂一身痱子,脱了衣服又让蚊子咬一身疙瘩。”碰上年成不好,一家人要饿大半年肚子。难得有回好收成,妈妈就念叨,“好的拿到城里卖,能赚钱!”
“靠天吃饭不保险,我以后要当工人赚钱!”10岁的鲁冠球立下目标。
15岁时,读初中的鲁冠球选择辍学,到浙江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没想到,3年后因人员精简被辞退。
下岗后,他重新回到农村,干起了修自行车的营生。
后来他看到村民们磨米面不方便,就偷偷办了一个小加工厂。东躲西藏没多久,小加工厂的事被大队知道了,鲁冠球乖乖交出了所有的账本和印章。为了还清办厂过程中东拉西凑的借款,还把祖父留下的三间旧房都卖掉了。
他的第一次“创业”,就此宣告失败。
1969年国家出台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一个农机修配厂,富有经验且有些名气的鲁冠球,就被公社邀请去接管不景气的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1969年7月,他带领6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从此开始了办实业之路。宁围公社农机厂也就是如今万向集团的前身。
当时,宁围公社农机厂生产过万向节、船钉、铁耙、犁刀、失蜡铸钢等五花八门的产品。
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后,鲁冠球判断,汽车行业未来会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他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农机厂的大部分业务,专攻万向节,并且将工厂更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像一个十字架,大的长度近一尺,小的长不过一手指,4个头的横断面平光如镜子,磨掉一根头发的1/6就得换新的。
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并在此后下3万套订单,万向产品首次走出国门。
当时,为了赢得这笔订单,鲁冠球甚至甘愿以亏本10万美元的价格接下这笔生意。
谁也不会想到,16年后,当年那家不起眼的乡镇企业反过来收购了将它带出国门的美国公司。2000年,万向宣布并购经营状况不善的舍勒。
鲁冠球虽上学不多,却是中国最早树立起产权意识的乡镇企业家。
1988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工厂股权,万向变成了民营企业,从此开始了市场化征程。1992年,浙江万向集团挂牌成立,企业进行股份化改组。1994年1月10日,万向钱潮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万向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鲁冠球成了最早拥抱资产市场的民营企业家之一。
也就是这一年,万向集团成立美国公司。截至2010年,美国的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车装有万向生产的零部件。
鲁冠球曾被《福布斯》誉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全球领袖”。 2017胡润百富榜上,鲁冠球家族以490亿元身家位列第37位,涉及领域包括汽车制造业、房地产、农业和金融等领域。
虽然赶上了一个到处是商机的时代,但在当时民营经济举步维艰的环境下,需要自力更生的鲁冠球走得相当坎坷。
但无论再艰难,他对质量的把关始终一丝不苟,绝不退让。
早年间,万向有3万套已经销出的产品被发现瑕疵,鲁冠球决定把这些瑕疵品全部带回来,当场全部砸碎,再以6分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废品站。他为此损失了40多万元。
正是通过如此苛刻的自律,万向这家乡镇企业才获得了与国企乃至国际企业同台竞技的资格。
正是超乎常人的勤奋,使这位中国农民的儿子,得以从田间走向世界。
一个万向的老员工回忆说:“鲁冠球是个天赋很好,非常敏锐的人,但是一个天赋这么高的人,仍然坚持每天阅读、学习4、5万字的信息,我在万向集团董事局那些年里,从来没有见他停过一天。”
闲暇时间,鲁冠球不打高尔夫,不唱卡拉OK,也没有什么奢侈的爱好。“买游艇?我买得起,但我不会买。人的生命有限,你要抓紧时间工作。”他说。
同时代的很多企业家都纷纷倒掉了,而鲁冠球却成为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不倒翁”。
“有许多企业家,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在一个企业长期居于高位,几年、十几年之后,他可能会高度膨胀,对企业失察,企业就会出现问题,原因就是他不够冷静,超越了自己的能力。”鲁冠球后来总结说。
201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鲁氏父子以207.4亿元财富排名第29位,他本人也被《福布斯》称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全球领袖”。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赴美进行国事访问, 15位中国企业家随行,与美国企业家进行对话,鲁冠球赫然在列。
在此之前,2011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时,鲁冠球也是随行出访人员。
就在1个月前的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次日,鲁冠球写了一篇题为《时代契机,我们没有理由错过》的署名文章,回顾了他的创业历程。
文中,他言辞恳切:“意见凸显了党中央对企业家群体的肯定,是企业信心最有效的修复,对激发更多人的创业创新积极性具有持久意义。”
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曾写过鲁冠球的创业故事。他曾经问过鲁冠球打算何时退休,鲁冠球回答:战士的终点,就是坟墓。
这位历经改革开放大潮洗礼的新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见证了国家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象征了一代国人奋力拼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努力。
带领万向集团披荆斩棘、乘风破浪48载的他,终于可以休息了。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并不得用于第三方平台。
2017年《环球人物》杂志
半年订阅
:每期寄发,
共12期,邮政挂号信包邮;
季度订阅:
自下单之日起出刊每期寄发,
共6期,邮政挂号信包邮;
点击下方图片
↓
即可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