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uLabSMU
专注于生物信息学、R语言和可视化,只有原创、拒绝爆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实用收藏!2024年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汇编为你 ... ·  6 天前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流感进入流行期,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  1 周前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流感进入流行期,现在打疫苗还来得及吗? ·  1 周前  
看金坛  ·  罕见!江苏确诊一例! ·  1 周前  
重庆日报  ·  每年发生两千到三千例!官方提醒 ·  1 周前  
重庆日报  ·  每年发生两千到三千例!官方提醒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YuLabSMU

站在PhD的大门前

YuLabSMU  · 公众号  ·  · 2020-02-22 00:00

正文


看了港大小师弟在知乎上的回答,写得非常好,需要扩散一下。师弟非要我写几句引言,那就写几句。

我读博的时候,已经超过30岁,以前多半是这样的大龄博士生,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在“读书升学”,但读博不是在读书,太多小年轻的一路读到博士,很不清楚自己想干嘛,自己在干嘛。大家不要总盯着那几个90后博导,之所以能上新闻,不也是因为少么,那些在人群中都是outliers中的outliers。博士生低龄化,没有社会经历,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特别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觉得这篇文章,可以让你对读博有一些了解,当然最好是能引起你的思考,想一想自己要什么?听听内心的声音。

读硕博士读到怀疑人生是正常的,多找点书读一读,多和人交流一下,才不会钻牛角尖。PS:我读博之前也是读过那么几本书的。


作者:王润玺 香港大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专业博士生

链接: PhD 一年级新生有 么建议 - 王润玺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10068/answer/10293433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了很久,这几天趁肺炎病毒肆虐在家自我隔离把东西整理了来回答下这个问题,也算是对博士第一年的总结。博士第二年,其实我已经在科研的路上走了挺久,受到了无数人的关心和守护,所以一冲动,写下这篇长长的总结,希望可以给叩响科研大门的你一个真诚的握手,一个温暖的拥抱。

我觉得PhD一年级的新生应该需要理解科研的3个意识:职业感、共识感和艺术感;并且在第一年有5个小目标可以努力尝试实现。

总的来说

在概念上:

职业感 意味着现代科研是一项社会建制,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虽然不只是工作):要有产出,有系统,有角色

共识感 意味着科研不仅要收集事实、总结知识、形成系统,更要和同行交流和分享:要分享成果,分享疑惑,分享感受

艺术感 意味着科研是观察、感受并且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被观察到的事实是可以通过数据和模型捕捉并被可视化的,这些结果的呈现不仅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

相应的可以在第一年尝试达成的5个具体的小目标是:

做综述,写小文:写一篇博士课题有关主题的综述或者选取博士课题下一个的子课题快速完成并投稿(不论多小完成最好);

去开会,做展示: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对报告人提问,对别人的工作表示欣赏,制作一份墙报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初步进展或者研究方案(多问多说多改错);

交朋友,勤交流:建立自己的科研朋友圈,认识几个值得信任、可以经常和他们请教、倾诉或者合作的老师和同学(找一个地方可以流泪);

集想法,夸别人:广泛收集并定期回顾对自己有所启发的研究,尤其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研究,给它的作者发一封邮件请教或仅仅是表示喜欢(喜欢你就告诉TA);

有审美,肯批判:会结合多种工具优雅地可视化自己的研究结果,准确传达所包含的信息并且能习惯性寻找图表信息中的错误、歧义、误差和冗杂(知道不好才是真的好)。



好的,接下来的具体的分析和总结,文章很长很长,看起来应该会很累,就像我写的时候一样,但我坚持了下来,希望对来看一看的你能有所帮助。

首先提一下答主背景:香港大学,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专业博士就读,回答整理的内容可能主要和基础研究类PhD比较相关。


职业感

说职业感其实是会让很多人有一点点矛盾感的。因为很长时间以来,似乎我们对科研工作者的印象和憧憬都是布鞋丈量千山万水,板凳枯坐十年百月。更多的时候我们倾向于用工匠精神去形容科学家,觉得科研应该就是那种小作坊用手一点点敲、一寸寸打磨的感觉。而每每说到优秀科学家总是理所当然地觉得能听到一些“从小就”的故事。在和很多科研人交流还有看大家的博客的时候,总是感觉大家的宿命感和使命感是很重的,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似乎研究肿瘤细胞就是家里要有人罹患癌症,研究昆虫就是从小在家里养了各种虫子,研究生物多样性就是从小在山里到处跑。外界对科研的理解也相应受到影响,觉得科研就是,或者就应该总是很美很酷很浪漫很高级,而这种幻想是片面且不切实际的

反观职业感或者职业精神这个词,总觉得充满工业感或者商业感,往往联想到的就是清一色整齐的工装安全帽或者是西装领带星巴克。大家好像不常说科研的职业感,似乎这样就会将科研工作和这些流水线化和商业化的东西联系起来,变得急功近利、失去创新,害怕坠入霓虹光柱,玻璃幕墙。我觉得在高歌科研宿命感和使命感的时候,应该同时更加广泛地强调职业感。职业感不是去理想化,而是寻找现实的平衡,追求高效、健康的工作模式

今年是2020年,距离科研真正职业化已经过去了130年。130年,看起来蛮久的,但是这其实是对于西方学界而言。130年前,现代科研算是正式成为一种成熟的社会建制和职业了。它并不再是十六七世纪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也不像是十七八世纪的自然哲学家的遍地开花,现代科研已经有很庞大的学科细分和相应的专业学会所支撑,像一台巨大的工厂落在人类几千年耕种的知识田地上,轰隆运转。它持续不停地生产着科研成果,不一定每件产品都是奇珍异宝,但每一个都承前启后,汇股成流

它同时也拥有着培养职业研究人员的一套专门模式:PhD。PhD是现在几乎所有人迈入职业科研的第一步。对科学或者科学研究饱含深情的年轻人通过它的训练而成为合格的职业科学家,他们继承下先辈科学求真的价值观、习得已有的专业性知识并且要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和解释。遗憾的是,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在中国,对科研饱含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多人误把对博物的热情当成了对科研的热爱,也有很多人误以为读博只是读一堆更高的书,学一些更难懂的知识。事实上,热爱自然探索自然与职业无关,而读书也只是在科研门槛前刚刚抬起了腿。更有很多人,不过是害怕突然从网络世界坠入现实社会,会无所适从。真的是duck不必,科研作为一种职业并不适合所有人,博士也不是人人都需要追求的学历制高点

所以强调职业感,是当我们回看很多优秀的科学家的时候,你其实会发现,是有那么一些科学家是“从小就”的,是充满天赋的。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广为流传,距今久远或屈指可数。但是在科学史的浩浩长河中,也有若星辰的优秀科学家,他们的故事好像没有那么传奇。事实上,更多数量的科研工作者成为优秀科学家的过程往往是时代的裹挟和机遇的造就。他们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做到优秀,不一定需要做科研,往往只是正好和科研相互成全。他们之所以成功,仅仅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优秀

发现了么,想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并不一定需要你和研究内容有什么自幼的奇遇,并不一定需要你身上肩负了什么伟大的使命,其实更需要你本身成为优秀的人。很多人觉得读博很累,很焦虑,不像读书时那般轻快,觉得读博的生活和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觉得自己满怀梦想、充满激情结果还是活成了睡在写字楼里人,活成了杵在生产线上的人。

朋友,我说朋友,开心点,科研不值得。科研不值得这么苦大仇深,背负泰山。

科研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发现问题并尝试回答问题,过程结论可靠并且可证伪。它比市场流动还冷漠无情:

普适性的结论比特异性的结论更容易让人理解,系统的研究比零散的研究更容易被人记住。

科研执着于原创性,但是第一个不一定是最完善的。

和人类这个物种更加直接相关的问题往往会更加热门,也会有更多人投入。

自然,

想让别人理解,那便拓展你的研究体系,跨物种、跨系统、跨学科,找到相同的事实和解释;想让别人记住,那便建构自己的研究体系,搭建框架、归纳要素、统一理论、广纳实证。

没有办法平地一声雷,开出一个新世界,那便拆平房、起高楼、固大厦。

地球上几乎没有与人类无关的问题,往往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荧光照出那一条让人们看到通路。

在职业感面前,我们无需耻于谈论功奖,也无需掩藏心中梦想。直面你的目标,想要做出重大成果,想要获得重大奖项,那便寻找最优的方向最优的材料最优的搭档;想要享受过程的快乐,研究自己喜爱的东西,那便远离喧嚣或潜于闹市,不患得失。一切源于你最想达成的目标,发于你对社会规律的把握,成于你愿意做出的牺牲

职业感要求我们更冷静地观察和研究自己的职业和价值,寻找规律,找到出路。尝试把科研当成工作,从PhD就开始。读书好像是岗前培训,PhD好像是漫长的实习。感受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在科研的主题、方向、不同环节还有实验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科研的职业需求要你足够优秀、足够细致、足够有批判精神。那在PhD里,你便需要完善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眼光,拔高自己的视野。在这期间你可能会被无数人无数次评估,在他们的纸上或者是心里写下分数。同样,你也需要评估自己,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这份工作是否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保持多样的爱好,接触不同的圈子。在科研工作里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在职业选择上也不拒绝任何一种可能

职业感要求我们更客观地看待产出,尊重想法,尊重可能性,但更尊重成果。文章一般就是科研最直接的成果。博士一开始,我好像野马回了草原,满脑子充满了想法,曾经迫不及待地端着想去到处绽放。可是一天也就24小时,一年也就360多天。每一个和导师合作者许下的承诺都需要实现,每一个deadline都需要追赶,每一个计划都不能是空头支票。世界上有意思的问题太多了,生而为人,寿命有限,我们不缺时间去努力,但是需要花时间去选择;我们不缺时间去构想,但是需要花时间去完成。所以第一年我好些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没有一项真正做完,并且还影响了本可以完成发表的课题。当然,我也发表过文章,所以我清楚地知道发表和没发表往往是质的不同。只有真正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经历了作图写稿改图投稿改稿这般漫长,扒下一层皮之后你才能说实实在在地踏出了科研的第一步。保持目标性,明确优先级,科研不缺乏伟大的想法,更需要完成的工作

职业感要求我们更理性地评估自己的工作环境、同事和导师,拒绝自己的生命被剥削。人只活一次,很多执念只是在伤害自己。PhD的科研是高度依赖平台、合作者和导师的,课题需要钱、需求设备、需要材料,同样也需要懂得珍惜你劳动价值的合作者和懂得引导你努力方向的导师。很多的时候,大家读博路上的阻碍一方面往往就是无法找到合适的材料,实验室没有匹配的仪器,而另一方面就是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在与自己核心课题无关的事务上,总是在帮别人的忙,总是在顾及别人的评价,总是在忧虑别人的抱怨甚至是怨恨。我相信每一个PhD都狠狠地努力过,都尽自己的努力想要摆脱对外界的依赖。可是既然现有工作环境无法满足课题的需求,那就应该尝试寻求合作寻求外出交流寻求来自科研共同体的帮助,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要低估科研共同体的善意与力量,他们和你一样饱含热爱饱含阳光。尊重你的同事和导师,就像尊重每一个有尊严的人类个体一样。但是如果他们无法平等地尊重你的人格,尊重你的价值,尊重你的努力,毫无节制地向你索取,甚至是控制你、威胁你、强迫你,那么朋友,记住,科研的圈子好像很小,但是世界还很大;充满恐惧的日子似乎很长,但是人生其实很短。推开门,走出去,千万不要回头。

职业感要求我们更加重视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对社会,对世界,充满关切。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科研需要直面社会需求;作为一个和社会一起运转的职人而不是锁在象牙塔里的神仙,你需要关心社会、世界在发生什么,关注这些变化和你研究的关联。GDP与自然灾害,气候变暖与传染病,消费方式与人类健康,生物入侵与城市化,动物分类与病毒传播......你的研究从未脱离你的生活,只是你的眼睛只盯着远方,没有看一看身旁。并且,还应有角色代入感,时常提醒自己要求自己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生活里的问题。尝试和父母聊聊自己做的是什么,和爷爷奶奶说说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亲戚姑婶讲讲怎么辨别伪科学。人民群众从来都不在网络上,不在电视机里,就在你的身旁,和你一起吃饭,和你一起生活。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陪伴,再伟大的科研也只会是一纸空谈。

职业感要求我们更尊重人在生活中的角色,只会踏实工作而不会踏实生活的人是空洞的。《三体》里说,宇宙很大,生活更大,不需要在深夜实验室的灯下吃着泡面感动自己。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很奇怪,总有一种风气,似乎人一旦停下忙碌、拒绝加班就好像变成了享受生活,变成了享乐主义。从前困于时代和条件,先辈科学家们需要在战火里,在斗争中,甚至是监视下工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今,科研人员已经可以体面、光明正大、骄傲地工作了。人们更认可科学、更相信科学了。对于科研人员,努力生活和努力工作一样重要,需要同样扮演好自己在不同环境里的角色。横亘在你和生活之间的沟渠从来不是所谓的事业的压力,那个沟渠不过是你漠视了生活的压力,或者有人帮你默默背负了生活的重担,你同时选择了逃避。生活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吃穿住行一日三餐的压力,并不比工作的压力小,他们之间也没有高尚与低下之分。人活着,就是很累,但是可以很快乐。提高自己的效率,减少自己的拖延,拒绝不重要的求助,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更努力地活着,更努力地爱着陪伴你的人吧!

职业感最后也要求我们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毕业后做不做原创性科研并不重要,但直面职业选择和职业竞争很重要。找工作,找人生的出路应该是PhD路上最大的焦虑之一吧。其实你可以问一问大学选择没有选择深造的同学,他们毕业前夕同样焦虑、同样迷茫。人,或者说大部分人,总还是要工作的吧,面对职场的压力和焦虑和科研没有必然相关。是的,成为一名PI越来越难了,同样创业也越来越难了,想成为企业高管也越来越难了,想成为大城市的公务员也越来越难了。博士的数量一直在增多,但是教职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同样多;大学生的数量也一直在增多,然而是大学生就招的职位也并没有增加同样多。随着整个社会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社会中每个职位对人才的要求都在提高!职场上,只有符合职位要求的人才会被接收。因此要在一开始就有就职意识,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了解职位要求的动态,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拿到PhD后不一定需要走上学术的路,继续做原创性工作,社会同样需要很多人从事重复性的、技术类的、传播类的和咨询类的工作。如果选择留下,那愿你能够继续创新知,播智识;如果选择离开,也感谢你的付出,愿你可以继续怀揣理性,保持批判


共识感

共识感几乎是科研楼台高筑的基石,科学本身也就是人类科研群体认知的协议,靠这个群体监督和推动。在现实中,科研训练里强调的往往其实并不是共识,而是批判和反思。因为我们其实很容易相信别人,很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多的情况不是难以达成共识,而是不敢提出异议。批判和反思才是科学前进的根本动力。那为何在这里还要讨论共识感呢?

强调共识感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研运作和知识产生的过程,客观看待SCI和影响因子。SCI、CNS、影响因子,这些关键词总被PhD挂在嘴边,也往往是大家焦虑之源。我们的心情为什么总会被发文章支配?回顾科学史,搞科研发文章这种事情是怎么来的?在科学家们发现了新东西之后,他们往往希望自己的发现可以激发人们独立、自由地思考和讨论,科学不需要圣经来统一思想,而需要交流不同的看法。在17世纪开始有专业的学会之后,科学家们的交流愈发频繁,除了定期开会做报告之外,大家在平时也需要一种固定形式实现高效地通讯。这时候学术期刊产生了,作为承载科学家思想和发现、促进科学家交流和思考的形式。现代的学术出版系统也趋于复杂,通过这些多样的形式,科学家们的发现被传播、被讨论、被系统地记录和应用。大家在这些交流方式的促进中彼此合作并保持开放,以此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被留下被多数科学家认可的发现,就会在历史长河中被编织进人类包裹自己的知识毛毯里。

这种开放交流、彼此合作的模式保证了科学发现的客观性,每一篇文章都有机会被阅读,每一个发现都可以会被重复验证。那自然,不同的期刊也会有不同的关注度,广受关注和传播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也就越有机会被看到,进而也越有机会被引用,引用于支持论点、反驳论证或者是引发进一步讨论。而影响因子正是被一定时间内的引用所决定。但在发表前,还会有同行评议进行筛选和过滤,漏洞和偏差明显的文章自然很难通过检查,而关注度越高的期刊相应对文章客观性的要求也就越高,以保证其受到的讨论更多是认可而不是质疑认可是态度,共识是结果。不难发现,影响因子的基础就是关注该领域科研群体的讨论与共识,也是期刊的信誉保证虽然这些群体的大小是不同的,但以共识作为标准却是恒定的;虽然这些群体是会存在局限的,但以开放讨论作为模式是可以保证结果的相对客观的。科研人员这个群体很大,对于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大众和专家,所以不同领域专家群体的大小和活跃程度也就决定了影响因子的天花板。所以还是同样的规律,想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那便需要迎合科研群体大众的兴趣,获得他们的共识;而如果只希望专注在自己喜欢的东西上,那便找和你相同兴趣的专家交流获得他们的认可即可。同时,语言的统一是开放讨论的基础。现代科研只分专业,不分中西,语言只是工具,不是政治对立、分裂科研共同体的借口,用什么语言取决于你希望谁能看到

强调共识感是为了进入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持续激发科研热情。在PhD的第一年,对科研的激情是可以被新鲜感所支撑的。但往往到了第二年和第三年,就开始进入疲软期,变得烦躁、没有耐心。怎样的工作模式能够持续地点燃科研的激情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稳定输出成果,频繁保持交流。之所以说第一年要尽量发一篇论文,不论大小,就是需要这篇小论文作为一个引物作为一个引信提供一个简单而直接的推力。科研不是闭门造车、一步登天,科研是滚雪球一点一点变大。能够尽快地和导师交流,选取合适的突破点,快速高效地收集代表性数据和证据,把点找到,把线连上。如果是探索机理,那便先描绘模式;如果是构建模型,那便先捕获过程。第一篇文章不仅能够让你帮助理清并检验对研究概念、逻辑关系的掌握,更能让你从同行处收获认可,积累初步的自信。一个轻松快速但是完整踏实的第一步会大大提升你对PhD整体的规划,可以大大催化你后期工作的效率,还能很早地帮助你积累同行资源和合作网络。而这些积累下的信心、资源将会是你面对更大挑战的定心丸、强心剂

强调共识感是为了正确面对别人的批判和质疑,理性看待个人得失。科研不是为争输赢,科研只为辩真伪,反思和批判才是科学的核心精神。科研界可能是地球上最崇尚独立发声的地方了。因为不幸的是,每个人科研人员都或多或少有其思维的局限性,但万幸的是科研人员们的局限性并不总是重叠的。这是一个机会,这可能是人类能够探索自然奥秘、不断深入的唯一机会!因此我们才希望保持独立保持批判,而独立和批判的目的就是寻求更客观的共识。讨论、批判、辩驳、得出结果、发现问题、找到方向、继续前行,这才是科研的雪球越滚越大的前提。而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这种文字记录、公开讨论的模式,让造假、欺骗无法一直隐藏。遗憾的是,有部分科研工作者,很崇尚闷声发大财,很害怕别人关注、讨论他们的工作,担心被别人批评,害怕别人质疑。这种把伪谦虚当成谦逊不争的想法真是book思议。在科研中,只要你的工作论证详实、证据充分、没有造假,任何可能引发的讨论、质疑都会是你的成就,对思想的交流,对真理的追求才是科研永恒的信仰

强调共识感也是为了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科学路上的每一小步都值得骄傲和自豪。进行科研,发现新知,积累知识,不就是为了开人心智么?科研忌讳狂妄自大,也同样忧虑妄自菲薄。很多人不愿意整理一些“小发现”、发表一些“小文章”或者不情愿分享、讲述自己“微不足道”的工作。科研的水平有高低,但成果没有尊卑,每一个发现都值得人尊重和赞赏,完整地完成才对得起自己和他人的付出。一个人的眼界毕竟有限,面对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也会引发不同的思考,看到不同的故事。认真地分享自己的所有发现、慷慨地共享自己使用的数据,也是在尽可能开发成果的潜力,激发更多人的讨论。很多科研工作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在这个时代做科研总会有一些不甘:对自然探索发现的春天似乎已经过去,开创性的发现和研究已经被前人发现殆尽,而更高层次的技术飞跃却好像还没有到来,我们还是在同样的维度里对以前的研究缝缝补补,把前人挖出的一个个坑慢慢填上。开天辟地固然需要勇气,值得佩服,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更需要毅力。寒冷黑夜里、黎明破晓前做那束小小烛光的守护者,同样伟大!

强调共识感还是为了直面自己的情感、自己的内心,科研允许有流泪、也需要有拥抱。科研是人的科研,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该有人类完整而自然的情感。和所有其他行业一样,科研会时刻面临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和其他行业不一样,科研是在人类未知的边缘试探。未知和自己,是人类最有野心征服却可能永远无法打败的两个东西。很多时候啊,做科研就好像一叶孤舟,漂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你不知道是该进还是该退。这时候你需要道光,就那么一小道光,就可以拯救你。很多时候,这道光是来自自己。但是现在也能看到一种奇怪的风气,当面临困难时,刻意去营造自己孤立无援的氛围,不愿意向周围人敞开心扉,同时外界也好像总觉得科学家们要“卧薪尝胆”,要“不知疲倦”,要做“孤胆英雄”。是,是要的,科学家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需要坚持,需要不顾一切。可是,科学家也会疲倦,也会哭泣,也会有一天一个人坚持不下去。人是群体动物,虽然相互的厮杀和竞争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但相互拥抱相互取暖,才是人类种群绵延至今的关键。你的努力,你的认真,值得别人的帮助,向你的同事,可以是同实验室,可以是同校,甚至可以是大洋彼岸,或者是你的老师,不一定要是导师,敞开你的心扉。在科研的路上,你需要足够多朋友,需要外界的帮助,如果想的话,也可以流足够多眼泪,拉上朋友和你一起醉一回。这些别人温暖的言语、厚重的肩膀、还有你释放过的一朵泪花,会“像拿一把伞,撑住你倾盆洒落的孤单”,给你对抗世界的勇气。

同样,你也需要勇于认可别人,感激别人的工作。给别人的报告提一个问题,向别人的工作提一个意见,向你欣赏的作者发一封邮件。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争吵指责也只会加剧分裂增强对立,交流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希望你的身旁总有陪伴你的人,也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守护他人


艺术感

之所以最后一个写艺术感,是因为它其实很主观,个人,同时又很普遍,很深刻。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太一样,但是对美的东西都有同样的痴迷。爱因斯坦说,画家、诗人、哲学家还有科学家,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描绘一幅简化的世界图景,用它来替代现实的经验世界,并把这个世界和它的建构作为感情生活的中心,以此或得在自己狭隘的个人经验里无法获取的宁静和安定。爱因斯坦认为这是人类勇于探索的积极的动机。我认为,人类对美的追求,是探索世界最强劲的动力、最能追求极致的动机。

夜晚躺在床上,什么样的事情最能让你充满对第二天的期待?学校门口小吃摊冒起的热气,隔壁实验室姑娘投来的目光,还是银行卡里即将收到的补助?我相信,不论你一开始是否喜欢科研,最后是否愿意继续科研,你在科研的路上,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你对第二天回到实验室充满兴奋,充满幸福。可能是你看懂了新发表的文献,可能是你按时完成了一份报告,可能是做出了一个努力很久的实验。你兢兢业业的职业感让自己的工作合格地完成,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你开放包容的共识感让自己的工作广为传播,让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很棒。那除此之外呢?科研有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深夜躺在床上,对即将到来的第二天拥有的不是压力、负担,而是由衷的幸福和期待呢?

其实当你选择做科研的那一天起,就代表你选择了一种英雄主义。科研本来就是最大的乐观主义,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个世界的规律可以被自己所观察、可以被自己所认识。就像一个天真的孩童,在闯入花园里之后,满怀期待地相信自己能够瞥见真理女神的侧颜。朋友,你有见过那张侧颜么?她比所有的现实都更真实,你感觉离她很近,你感觉你能看得很清楚,你感觉你一伸手便能触到。那微微的一笑啊,可以融化所有的冰霜,唤醒整片沉睡的山林。那股似有似无的清香,会在你的鼻尖久久萦绕,挥之不去。从此你变会堕入思念,因为你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内心的单纯的喜悦,因为你感受到了真实,如山泉一样安静却充满力量的真实。《无问东西》里,梅贻琦说: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到什么,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羞耻的平和喜悦,那就是真实”

艺术感启发我们在科研里发现真实、发现与众不同,并且享受这种单纯的喜悦。你的眼光是独一无二的。画家用画笔去描绘自己心里的世界、描绘自己眼里的美。而你,科研工作者,你在用仪器、用实验调颜料,用代码、用模型做画笔,用数据做色彩,来描绘这个世界的真实,描绘那些普通人眼里无法窥探到的真实。世界是美的,它可能美得很绚丽,也可能美得很残酷,但是一定美得很真实。那是可以用书本记录,可以用大脑记忆,可以用时间沉淀的美。

艺术感提醒我们那些千辛万苦、不分日夜孕育出的成果,值得为它编织一件得体的新衣。很多人抱怨,我热爱科研,我可以写千万行代码,但是我干不了一次设计师,画不出一幅惊为天人的图画。作图仿佛成为了压在PhD们身上的一根千斤稻草。是啊,科学家为何要懂得艺术?设计这个词,其实广义。设计的本质和科学一样,就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看到了世界里的那些真实和美好,我们希望分享出去,不是希望别人借用我们的眼睛看到同样的东西,而是让别人踏着我们来时的路,自己发现同样的美丽。这好像是一种服务,为其他人类同伴提供的服务,是接受同伴支持所需要付出的服务。同时,其实这也很像父母养育子女,理论上所有的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子女,珍视子女作为个体独特的美,但并不意味着父母不需要为子女穿上衣服,不需要努力让孩子打扮得体。打扮得体,我很喜欢这个词,打扮得体意味着你不需要打扮得浓烟脂粉、多么惊鸿四座,只需要大方得体。大方得体,本身就是对美原始而又真挚的追求。

遗憾的是,很多人,很多人的审美教育是缺失的。他们不认识美,不认识丑,不懂得欣赏,不懂得分寸。只知道主观地、自私地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喜好。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似乎和我们所受的教育也有关系,书本里教我们去临摹现实,教我们去绘制想象,但却很少教我们看懂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平衡,什么是崩坏,什么是撕裂。我们坠入进现实,我们迷失于想象,我们满足于得到,我们放弃了判断。大方得体,就是美的优雅,它简约干净,它独立自信,它克制沉稳。它就是我们所最求追求想要呈现的美,是人们能冷静接受的美。它不需要用多少种颜色,不需要把图做得多复杂,不需要用多高级的软件,不需要糅合海量的信息,它只需要你提高自己的审美、明确自己的核心、梳理客观的逻辑、挑选有限的内容、包含完整的信息、去除冗杂的干扰、使用最少的色彩、调整合适的比例、贴上干净的背景,充满诚意,用心去做,尊重读者。愿意的话,可以找艺术家帮助,跨学科的相互理解每一次都能带来惊喜。

这部分其实不想说太多,担心越说越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我觉得对心中那股单纯的悸动,应该怀揣冲动,保持真诚。



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开头虽说这是博士第一年的总结,但其实是踏入科研大门四年多以来的观察和收获。

如果你大体上过了一遍的话,你应该能发现我文章讲述的内容从职业感到共识感再到艺术感,其实就是在经历一个:看清现实 --> 保持激情 --> 怀揣冲动 的过程。我其实是个理想主义者,是个乐天派,也渴望能成为一个毅行者。我希望可以把科研当做自己的生活方式,希望在科研世界里能够认真活着。可是活着,是在对抗也是在妥协。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忘初心,目光高远,活得真实,身体健康,永远少年。

E.O Wilson在《给年轻科学家的一封信》里说:

“你一定能成功,但条件是你有能力编织美梦,而且做好了遭遇混乱和失败的精神准备。”
“不妨做点白日梦,把默默的自言自语当作消遣,而且跟其他抱有类似想法的人多聊聊。认识一个人的梦想,也等于认识了那个人。”

在科研开始那么短的一路上,我很幸运,收获了新知收获了感动,有无数人的帮助和守护,有时间我再慢慢讲述和他们的故事。希望你也能遇到他们,或者更好的他们,能够陪伴你在科研的路上走上一遭,也愿你收获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科研的美,发现自己的美,发现自然的美,在科研的浩瀚星空中,做一颗不停闪耀的星星。


| 起稿于2020.02.07 | 写毕于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