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住在上海
上海楼市最及时报道《住在上海》新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上海8家最值得去的社区食堂 ·  昨天  
上海本地宝  ·  2月4日上高速,2月5日下高速免费吗? ·  4 天前  
上海发展改革  ·  【营商环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有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住在上海

两年,从“小白”成为上海“新盘活地图”!这是我的买房故事,回馈 @住在上海 群友!

住在上海  · 公众号  · 上海  · 2018-10-23 08:20

正文

编辑手记: 本文是《住在上海》的一位热心粉丝投稿(专门在邮件中指出要将自己这一年来的购房经历记录下来并投稿,希望能谢版回馈给《住在上海》的读者们,给到大家一些参考和帮助~)作者作为 80后的“新上海人” ,在上海 读书、工作、成家 ,本文详细记录了他从 决定买房 ,到 盲目看房 ,再到自己 设定目标 选中心仪楼盘 ,参与 认筹、摇号、选房全过程 (ps.作者附上看过的项目名称,简直堪称“看房活地图”~)


每次收到粉丝的投稿,看到大家因为《住在上海》的最新楼市资讯买到心仪的房子,真心为大家高兴,同时也因为我们做的事情能帮助到大家而感到骄傲。 始终希望《住在上海》能帮助关注我们的上海购房者,第一时间get到感兴趣的新盘资讯,然后自己权衡利弊优缺点,买到心仪的房子~


附上笔者这一年看过的新盘:

松江: 佘山的金地天境,保利建工西郊锦庐,新城上坤樾山半岛

泗泾的金地玺华邨,金地玺湾

九亭的象屿虹桥悦府

新桥的金地双都汇


闵行: 莘庄的金辉海上铭著

马桥的万科公园大道,禹州府


浦东: 周浦的中金海棠湾,新城西岸公园

孙桥的张江三湘海尚

御桥的万科海上传奇,颐盛御中环

前滩的中粮前滩海景壹号

唐镇的金融家


嘉定: 南翔的好世凤翔苑,华谊逸品澜湾,星信名邸

江桥的龙湖天璞


宝山: 南大的招商中环华府,保利熙悦,滨江公园壹号,大华碧云天


总结:看过的盘,里面很多从开盘情况来看,都是绝对的“红盘”,相反,笔者最后买的,反而从数据来看,并不是“日光盘”。可能写到每个盘的优缺点,但本意no offence,认真考虑过才会仔细去记录。 甚至,我们群里很常见,买好了的业主都会“自黑”自己买的盘——重要的是充分了解信息和自己的需求。要知道, “日光 盘”也并不可能适合所有人。十万的新盘都会有缺点,更何况是普通人“买得起”的价位的新盘。:)



笔者有话:

我是一名赶上80后末班车的人,07年来沪上学,至今与这座城市已经相伴十年有余,经历了种种的辛酸苦辣,却始终未能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看房经历之后,终于在这个大都市的一隅有了自己的小窝,尘埃落定。在这个贸易战,消费降级,房住不炒,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的大背景下,我给自己的买房历程画上了一个句号,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父亲的反对+限购政策

2次买房的念头都被扼杀


最早在上海有买房念头还是在 08年 ,那时的我尚且在象牙塔里,一日母亲在电话里说起家里有老房子出售了,手头有些闲钱,是否可以在上海买一个房子(为什么想到买房的总是女性),父亲便说,上海这么大,你怎知道要买哪里,倘若以后买在城市的这头,孩子工作在城市的那头,又或者孩子要是出国,这房子岂不是空关浪费,我们居然觉得很有道理,最早的 在沪买房的小火苗 ,被风儿一吹就灭了。



第二次是 2011年的春天 ,那时候父母来上海看我,恰好父母有个朋友在上海打拼,说他开的饭馆附近有个万达的楼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房子, 我屁颠地从上海的东北角穿过了大半个上海到了江桥万达,彼时的我们对房产政策浑然不知,看了户型图觉得还不错,1W6左右的单价也在承受范围内,直到售楼小姐告诉我们年初刚发布了落实国八条的 限购政策 ,非上海户籍需要一年社保加已婚才可购房,直接把我们 挡在了购房的大门之外 ,从此与楼市渐行渐远。



17年,遇见人生另一半

真正开启了买房之旅


上海的楼市此后经历了沉浮,从15年开始爆发,市区的房子蹭蹭地上涨,郊区的房子更是翻了两三倍,而我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争先恐后地上车,买到房子的各种庆幸,没买到的懊恼沮丧,阶级分化肉眼可见,而我宛如局外人,仿佛一切都与我无关一般的无奈。


17年的夏天,我终于 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 ,两人相见恨晚,于是从秋天开始我 正式踏上了看房之路


彼时的上海楼市经过了前两年的疯狂,已是一曲的尾声,在经历了16年的325新政以及年底的认房认贷和首付比例提高的大棒之后,房市逐渐冷了下来,我也得以 慢慢看房,慢慢斟酌房子的地段、户型、配套 等等。



预算600万左右

从盲目看房到逐渐明确目标


我的 预算大概在600万左右 ,一开始并无明确的区位目标,于是从熟悉的板块看起,第一站是徐家汇,老婆 (当时还是女朋友) 的学校周边。


看的第一个小区是97年建的某塔楼,因为群租和办公经营的问题非常严重,所以价格跟周围有明显的差距,在一块均价8万+的区域中只有6万不到的单价,尤其显眼,然而三角户型,加上人员杂乱,让我们望而却步,当时在大堂看到的告示也能看出这房子的确是问题多多。


上海的房价是最公平的东西,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问题



之后看过其他正常的九十年代的二手房,但是600万只能买到个六七十平的小两房,我们考虑到双方都是外地人,以后在上海生娃父母过来带,终究是需要一个大一些的房子,于是开始 把视线往外扩


第二次看房,觉得古北社区不错,于是坐地铁去了10号线水城路站,陆续看了里昂花园、罗马花园等XX花园,游了半日欧洲,也去看了偌大的名都城,觉得板块的环境确实不错,房子也挺新,只可惜 价格依旧是拦路虎 ,最便宜的100平左右的两房也要近700万,我们又悻悻而归。


后来接到中介电话推荐的金虹桥的开发商一手房,俩人又兴致勃勃地跑过去看,房子是动迁小区,房型不错,小区内也比较干净,然而最致命的缺陷是没有电梯,而所售楼层最低也要四楼,考虑到老人上下楼以及以后出手的难度 (切记无电梯的高层千万不要碰) ,也很快就放弃了。



加入《住在上海》房产群

先看了“南大三兄弟


在看二手房的过程当中,我同时 潜伏于住在上海公众号的各种房产群 当中,每天看着群里大佬们高谈(chui)阔论(bi),也了解了很多当前的房市信息。


了解到现在的二手房因为之前的水涨船高已经到了暂时的高位,而一手房却因为政府的限价而发生了跟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于是我们 开始转移阵线,开始看一手房。


我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北边,在看多了西中外环7万+单价的二手房之后,发现宝山外环内新房居然只有5万的单价,兴奋不已,我的预算岂不是可以买到100+的三房了!


于是我和老婆用周末的时间一起去看了 滨江、保利和招商 这南大三兄弟,滨江的样板房尚未开放,我们只是草草看了沙盘,以及网上的户型图(当年的神户型啊),销售对价格也只是表示预计在5.5万到6万之间。


保利熙悦的售楼处倒是装修的不错,曲径通幽,样板房也是在实体楼里,看过了各种奇葩户型的二手房之后看到新房真是眼前一亮,100余平的三房虽然房间什么的都不大,确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三房两厅两卫,完全满足了我们的使用需求,遗憾的地方在于周边荒地比较多,配套略少,不过当时还是相当喜欢的。


再后面去看招商中环华府,地理位置比保利熙悦好上一些,周围配套规划也不错,不过户型上略微有些不满意,暂且都作为备选。



从宝山到了嘉定、松江......

变身看房“活地图”


到了18年元旦,父母来上海,于是打算带着家人出去也好好看看新房,看完了宝山,打算换一个版块。


因为有朋友推荐了一个南翔的星信名邸,于是在住在上海的群里问大家那边还有什么盘,于是定了华谊逸品澜湾,好世凤翔苑以及龙湖天璞几个看盘目标。


第一站到了华谊逸品澜湾,毛坯,楼盘围着一个动迁小区,交房时间晚等原因将我们劝退,对面的星信名邸看起来倒是不错,不过户型不甚满意,加上是尾盘,没剩下几套,也是无感,于是驱车去了下一站,好世凤翔苑。


到了好世之后,发现5万左右的单价118平三房正好在预算以内,于是在销售小哥的带领下直接去了样板房。


一进入客厅,一眼就 被落地大窗外的湖景所吸引 ,这是一个并不是很大的湖,却是在市区鲜少能看到的景色,当平时举目四望周边尽是灰色的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的都市喧嚷时,忽然看到如此之景,顿觉心旷神怡,这湖居独立于市区之外,与市区只有一步之遥,但却仿佛处于不同的世界,彼时心里便萌生了念头, 一定要买到这样的房子



后来到了龙湖天璞,高端大气的售楼处,漂亮的销售小姐姐无处不显示这是一个高端楼盘,户型也是不错,尤其是117平的四开间朝南,长阳台连着客厅和书房甚是喜欢,不过销售告知117平的单价要6万,又有点超预算了,100平又有点小,只能留下联系方式,等待开盘的消息。


在等待好世、龙湖开盘的消息过程中,我们的看房之旅从未停歇,佘山的金地天境,保利建工西郊锦庐,新城上坤樾山半岛的叠墅又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虽然所谓的叠墅其实只是复式公寓的另一种说法,不过预算之内能买到这种带花园,地下室或者阁楼的房子还是着实让我们心动了一阵,只不过地方实在是太远了,作为上班族通勤实在太吃力了。



多个认可楼盘相继开盘,

但还是认筹最想“住”的那个


之后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周末一有时间就跑去看盘,把上海大部分的待售楼盘都看了个七七八八,却始终没有看到更满意的楼盘。


盼星星盼月亮,时间已经到了8月份,距离跟老婆的婚礼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当初 承诺过给她一个家 ,我实在不希望在她穿上婚纱成为新娘的时候还没有一个自己的小窝……


距离第一次看好世凤翔苑也过去了大半年,7月份经历了金地玺湾和龙湖天璞的开盘,这两个是属于比较认可的楼盘,也都有我们喜欢的户型,然而我们都忍住了没有去,就 怕错过了最喜欢的楼盘 从而留下遗憾。


一个周末的下午,在去看新盘的路上,我们终于等到了好世凤翔苑即将开盘的消息,并且销售小哥还告诉我们这一次的四房的大户型为了拉低均价,价格开得特别低,而三房的湖景房比却上一期还高了一点,两个户型的单价差了有6000, “真的很划算!”销售小哥哥如是说道。


于是我们又屁颠屁颠去看了之前去了售楼处四五次都没看过的四房,户型确实很棒,于是又在初恋般的湖景房和更大更实用的四房之间纠结许久,作为刚需一族最后还是 向性价比妥协 ,把四房作为第一选择,于是把各种资料又认真确认了一遍, 交了认筹金 之后,就开始 研究选房攻略,做了选房优先表 ,把选房序号排到了200多套。



认筹心仪楼盘

却对未来摇、选房各种担心


认筹结束,在销售们佛系卖房,开发商也几乎不打广告的情况下,最后认筹比1比1,371套房子368组有效认筹客户,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认筹多了怕摇不到,认筹少了又怀疑自己的眼光有问题,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纠结。


之前在各房产群里听闻过有的楼盘摇号选房现场十分的鸡血,外场看不到销控表,十人一组,30秒就进去一组,故意制造紧张的哄抢气氛,在肾上腺素飙升的环境下头脑一热就买了房子,半天就选完1000多套房子; 也听闻过有的楼盘是一个一个进场选房,一个上午的时间只让50人选房。


我们也 对接下来的摇号选房特别担心 ,再三向销售小哥哥确认过外场是可以看到销控表的,并且每个人最多可以有5分钟时间选房,我们才松了口气。




摇号当天,全家出动

幸运的摇到了前1/3


摇号选房当天,我们一家如临大敌,老婆还在朋友圈发了个杨超越的图片祈福,据说很灵 (真的还挺灵)



场地是在一个羽毛球馆里,等我们到了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和老婆在中间的会场坐下,而爸妈则在二楼的栏杆上俯瞰全场。


主持人先是讲解了一些公证的事项,然后是整个摇号选房的流程,然后我们就静静等待摇号结果的出炉,摇号在9点30就摇好了,然而迟迟没有等到结果的公布,整个会场几百双眼睛都死死盯着大屏幕,不敢有一丝松懈,终于在9点三刻,大屏幕开始滚动显示摇号结果,一屏显示10组买家,大概10秒左右就跳到下一屏,时间慢慢流逝,我却始终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71-80...没有,81-90...没有,91-100...还是没有, 前100都没有我们的名字,我的心沉了下去 ,当时的脑海里如闪电般闪过了无数画面,想到我们等了一年功亏一篑,想到错过了这个盘我们还能买哪里,想到了老婆跟我结婚了还要蜗居在出租房的场景...


还没想完,我忽然在大屏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马上瞄了一眼后面的身份证号,没有错就是我们,终于 在101到110号看到了我们的号 ,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300多套房子我们 排在前1/3 将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我马上把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大家来不及庆祝,马上开始讨论选房策略。


亲历选房

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到了11点30终于开始选房,选房规则是1号和5号先进场,1号选好了6号再进,每个人最少有1分钟的选房时间 (最多有5分钟)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备选房号一条条被撕下,大家果然 都追求性价比 湖景的房子反而因为单价比较高而去化得相对慢一些 ,轮到我们了,谢天谢地,我们看中的楼栋还有不少选择,我们根据选房方案上的顺序,稍微讨论了一下东边套和西边套以及层高的抉择,最后异口同声地告诉销售,就这套了,销售笑着说,这套很好的,确定了?我们点点头,然后销售去销控板上把我们选好的房号撕了下来,贴在我们的定金合同上。


母亲在二楼把我们选房历程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下来,一切的感觉都有点那么地不太真实,我一脸懵逼地跟着走到签合同区,签下了认筹金转预付款的合同,走出会场,家人都在开心地庆祝,而我的心中悬着多年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摇完号,我们一家子回到小区里,作为准业主围着自己的房子转了转,好好欣赏了一番,虽不能进去,然而与以往来看的感觉已截然不同。


吶,这就是我们将来的家啊…




感谢《住在上海》的及时资讯

以及父母+太太的鼎立支持


在此要 衷心感谢《住在上海》的公众号提供的各种信息 ,尤其是当初住在上海28班里的小伙伴告诉我这个楼盘,才这么早就定下了目标并最终实现。


感谢爸爸妈妈对我购房的鼎力相助,没有父母这个“钱包”,想在大上海完全靠自己置业实在太难太难了。


感谢老婆不辞辛苦地陪我看盘,以及一如既往对我的支持和肯定。 而立之年,在上海终于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以《双城记》的开头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