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PChouse家居APP  ·  被crush一万遍的绝美中古风,这电影感我真 ... ·  昨天  
PChouse家居APP  ·  白墙+原木,法式自热风美到我不敢认! ·  3 天前  
清单  ·  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的人生物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又变异了?新冠病毒不讲武德,偷袭我70亿人类,刚研制出的疫苗还有用吗?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0-12-26 16:38

正文

202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无论老中青,恐怕都会认为2020年是近十几年来影响最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可能也是最难熬的一年——因为新冠病毒。


一年来,来势凶猛,无药可治的新冠病毒,给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打击,股市大跃,失业大增,很多国家都是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这一轮全球经济衰退是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好不容易到了年底,国内疫情已被控制,各国疫苗研制也颇有进展。我们都知道,疫苗是对付病毒最为有效的武器,有了疫苗,战胜病毒指日可待!


▲不讲武德!


这本来是一个好消息,然而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坏消息——病毒变异了!


英国12月14日宣布,在其境内发现了一个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VUI 202012/01,意为正在接受调查的,2020年12月第一号变异新冠病毒,除英国外,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冰岛与荷兰等国也已报告发现了这种变异病毒。

消息一出,英国立即被很多国家“拉黑”了。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英国发布了旅行限制措施,甚至禁止英国旅客入境,严防死守。美国疾控中心(CDC)警告称,由于仅有极少数病毒获得测序,变异新冠病毒可能已在未察觉的情况下于美国传播。

▲德国发出警告,避免前往英国

按流行病学的规律,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传播一段时间后,会和宿主达成一种平衡,因为很快就把宿主搞死的病原体,反而不容易被传播。也就是说,哪怕没有特效药,传染病的毒性也会逐渐减弱,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新冠病毒大体也是如此,近期国内发现的病例,已经没有死亡的消息了,世卫组织在十月公布的死亡率是0.6%。但这次英国这个变异的病毒仿佛来了一个轮回,据初步研究显示,该变异病毒的传播能力较此前提升了40-70%——和原始毒株相比,变种毒株的再生能力要高70%,代表病毒传播能力的R值(一个感染者平均传染人数)要高出0.5-0.7。


也就是说,R值必须低于1,新增感染人数才会下降,而新冠病毒的初始R值(不执行任何防疫管控)大约为3.5。


▲英国对外交通大受影响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表明该变种增强传染性的一个事实是:自9月20日在肯特郡(Kent)出现后,到11月初,该变种在伦敦造成了28%的感染;在12月9日结束的那一周造成62%的感染。”


这就是意味着,即使死亡率不提高,由于传播能力强,病例基数也会变大,死亡人数肯定随之提高。如果致死率再上去一点,那就更厉害了——有前车之鉴,现在各国都学乖了,先禁了再说,传播开来麻烦大了。


那刚刚开发出来的疫苗,还管用吗?


疫苗是是加工改造后的病毒或病毒组份,由于失去了野生病毒的感染能力或致病性,疫苗注射到人体以后,不会致病,还能激活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经过“演习”的免疫系统就有了“记忆”,可以精准识别病毒并消灭之。


人类曾经用疫苗消灭了天花病毒,但这几乎是一个孤例,因为天花病毒属于DNA病毒,很少变异,比较“蠢”,疫苗一经开发,就稳定有效。而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同类,是RNA病毒,单链,大分子,能与其它病毒“交流”,会“七十二变”,狡猾狡猾的,容易“脱靶”。


▲疫苗有多种,各有长短,中国疫苗多为灭活疫苗


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例,它由两种成分糖蛋白(蛋白质)构成,一种为H型,一种为N型。H有十六个不同的型别(H1-H16),N有九个型别(N1-N9),这一组合起来,新种类可就多了,这就是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诸如“H1N1”之类名称的原因。


如果后面的数字一变,就又是一个新种类,所以流感疫苗要年年打。世卫组织得根据南半球的流感发生情况,每年11月左右推测并发布北半球病毒类型,然后相关生产者才能有针对性地制造疫苗。


▲各国疫苗沿不同路径出击

但新冠病毒是个新事物,不像流感病毒那样有多年的经验可用,尚做不到准确预测其变异方向,想打这个“提前量”更不容易。

不过,事情也不至于那么糟糕。因为冠状病毒虽然有不同的亚型,但同源性不低,有80%的相似度,这就意味着目前研制的疫苗并不会完全失效。

就在英国变异病毒的消息出来后不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免疫学教授丹尼尔·奥尔特曼(DanielAltmann)表示, “这些疫苗会诱导出针对刺突蛋白多个部位的中和抗体,其中大部分抗体不会受这些突变影响,因此疫苗仍然有效。”

另一位疫苗专家,布里斯托大学教授亚当·芬恩(Adam Finn)表示, “我们预测,这种新变种不太可能对疫苗有效性产生多大影响。”

实际上,在病毒疫苗的开发中,多少是要考虑到交叉保护的,毕竟病毒要变异是已经知道的规律,流感相对好预测,不好预测的,就得提前想到这个问题。当然,他们也可能是在“安抚民心”,万一他们说错了呢?咱们来看看中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梁教授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她始终强调,要相信中国经验

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教授在接受健康时报时表示, “实际上,新冠病毒出现变异并不意外,国外之所以出现大面积变异病毒感染病例,与其本身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基数过大有关。”


“任何病原体都有变异的可能,尤其是RNA病毒,它在传播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错配从而变异……因此大家并不必对新冠病毒发生变异感到恐惧。无论病毒如何变异,做好严密的隔离措施就可以有效防控,比如我们国家从此前的封城到现在出现‘点’状病人马上隔离,都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不难看出,国外专家重在治,而中国专家重在防。

对比各国疫情防控的效果,中国防控得力,并不是因为拥有了高超和完备的医疗资源,而是功夫在医疗外,以社会化,整体化手段,大幅降低了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人类是有组织的社会化生物。单从对付疾病这个角度来看,除了医药,我们还可以采用主动,以限制活动的方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机率,切断或控制病毒的传播链——治疗手段欠缺,尽量不得病才是保护最多数人的最好方法。


所以,在疫情蔓延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中国的对策是采取强力的限制措施,实践证明,效果显著。不过,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工商业陷于停顿,经济数据大幅下降,然而为了救最多的人,这个代价,必须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