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汽车咨询中心网
记录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保持与汽车行业同步,追踪汽车产业热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商业评论  ·  本田入局,固态电池量产箭在弦上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汽车咨询中心网

Timer观察 | 后市场信息化,车型-配件数据是关键

汽车咨询中心网  · 公众号  · 汽车  · 2017-05-02 11:49

正文

点击上方“汽车咨询中心网”可以订阅哦

导读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车展已落下帷幕,车展期间,正时汽车举办的“中国汽车后市场信息化实践和应用专题沙龙”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加,会议期间,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记者就后市场信息化现状及建设等问题采访了东方思锐科技公司CEO廖志新。

东方思锐科技公司CEO廖志新


后市场信息化现状


谈到后市场信息化现状,廖总认为中国后市场信息化进程,是在配件市场中最先开始的,因为配件市场比较复杂,比如一辆车有1万多个零件,。如果不走信息化道路,就没法有效管理。一家汽配经销商十年做下来,会涉及几十个车型甚至上百个车型,它会有几十万个配件信息,甚至上百万个配件信息需要处理。如果没有信息化管理业务就很难顺利开展。不过当时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在库房管理方面,比如配件管理、应收应付账管理等,其他方面并未涉及。


廖总指出近年来行业内经营者对信息化的理解有所提高,但对信息化的入口还没有太多了解,像正时汽车那种大型的数据平台,他们想导入,但没有相应的技术匹配。现在东方思锐在给汽配经销商做些基础性工作,目的是帮助他们提升对大数据导入和应用的层次。


最近2-3年,一些大型的汽配公司,开始重视信息化,他们自己做系统或者请专业软件公司做系统。开始想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有所拓展。问题是现在大多数汽配行业的经销商,对自己的配件型号、编码系统也没有理顺,有的车型、配件号还是10年以前的编号,只能凭着经验在检索查找配件。


后市场需要出现一个大数据产业来打通市场内的底层数据,做到车型、配件编码统一化、规范化,后市场的信息化的道路才能畅通,行业才能迎来一个快速大发展。


廖志新阐述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障碍


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障碍


“推进后市场的信息化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障碍,而最核心的障碍是认知障碍”,廖总感慨道,汽修店经营者以及他们员的工本身的素质层次不太高,大多为草根出身,有的理解信息化有困难,同时又想免费使用信息化管理软件,但是我们的软件开发成本很高,既不可能免费,也没有大幅让利空间,所以,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普通汽配店中普及遇到了由认知不足而导致的“价格门槛”,对此,我们似乎只能等待,等待客户的认知提高后向我们靠拢。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信任障碍也是影响信息化的一大障碍,有的汽配经销商从扩大生意角度,他们希望利用信息化技术,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但从调货等传统利益角度又拒绝信息化,另外,又怕信息化会导致产生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担心修理厂从平台拿货,不在去他那里调货,自己传统客户流失。还有客户听说做信息化要引入第三方去规范他的业务,他们会因担心第三方会拿他的业务数据而犹豫。


通过廖总的叙述,我们了解到,汽配经销商对信息化其实抱有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认为信息封闭并有利于保留自己的传统客户并在汽修厂调货环节中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对在做同车型的经销商来说,由于库存重复率高(50%-80%)占用了很大的流动资金,所以又希望能通过信息化合作互相通兑库存、降低成本压力。


车型-配件数据的决定性作用


廖总认为,车型-配件数据在后市场信息化过程中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要推出第三方信息平台,做流程体系,车型-配件数据是个基础。多年来汽配经销商的车型、配件数据的编码各自为政,造成车型、零部件的在不同的地方连名称都不一致,再加上自己独有的编号习惯,其结果是造成经销商之间互相看不懂对方的车型信息系统,因此,只有当一个公平、公开的底层数据系统(包括车型、配件、编码)作为标准推出,业内的商家以此为蓝本建立自己的车型信息库,那么将来业内的调货、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展开。


最后,廖总表示,后市场的信息化的推进需要做ERP的软件公司和数据公司配合,才可能完成标准化的数据建立,另外主机厂开放定制目录和维修项目的标准也有利于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