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过年给孩子红包,牢记“3不要” ·  6 天前  
十点读书  ·  父母不要太尊重、太共情孩子 ·  4 天前  
十点读书  ·  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活法是不争 ·  6 天前  
上海书评  ·  陆蓓容丨只有清樽照画蛇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我工作得100分,在家得0分”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6-15 08:14

正文

作者:小富女

朗诵:初夏

配图:behance 作品

来源:小富女(ID:beauty-life5)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为了工作,也要抽出时间照顾孩子。

——兹心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初夏朗诵


01

 

朋友跟我讲过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

 

五年前,她的女儿出生。

 

当时,因为她的老公刚和朋友刚合伙创业,自己又在一家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夫妻俩都需要经常加班、应酬和出差……所以产假结束,她就把女儿送到孩子外婆家里。

 

母亲家和他们家同省异市,往返四小时车程。每有小长假和有空闲周末,他们都会赶回去。曾经一度,她特别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

 

生了孩子,既不用深陷于奶瓶尿布的琐碎,还可以在事业上继续高跟猛进;工作累了,晚上就跟朋友一起去泡吧和放松;想孩子了,就大包小包买了礼物周末开车回家。

 

可是,一个异地亲子的母亲,也理所当然的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走路、第一声叫妈;也错过了几乎每一次孩子生病时的安抚、打针时的陪伴;甚至包括幼儿园老师要求必须由父母参加的家长会、亲子阅读、主题活动,也一应由外公外婆代劳。

 

孩子外婆是位刚退休的小学老师,做事特别麻利能干。她不仅从未抱怨帮女儿带孩子,甚至连孩子因肺炎、喉炎住了几次院,她都怕影响他们出差做项目,而到病好了才若无其事的提及。

 

后来有几次她问女儿:“囡囡,你生病住院的时候,打针的时候、做检查的时候,妈妈都没在你身边,你想不想妈妈,怪不怪妈妈?”

 

女儿乖巧的说:“外婆说了妈妈在忙工作,妈妈也很辛苦,要给囡囡赚钱花。”

 

孩子反倒像宽慰她似的。

 

总觉得哪里不对。



02


让她特别触动的是这样一件事:

 

上个月的一天,她出差外地需要飞行三小时,晚上六点落地后,手机管家显示竟有3个来自幼儿园的未接来电。

 

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因为老师和孩子外婆一般都不会找她。她大惊!想着是不是孩子喉炎(一种可能忽然致命的疾病)发作?

 

她连忙拨了回去,却听到老师说:“哦,囡囡妈是这样的:不是要到母亲节了吗?幼儿园组织了一个小活动,让每个孩子给妈妈打个电话,说说内心最想表达的话。”

 

我们幼儿园没留您的电话,本来想打给孩子她外婆。可囡囡一下就背出了你的号码,还说有好多话想对妈妈说。开始打您电话没打通,我们还以为小孩记错了。可囡囡坚持说没记错,我们又找囡囡外婆核对了一遍,然后又打了两次,还是没打通,就只能放弃了。”

 

她在电话那头忽然哽咽,小心翼翼的问老师:“所有孩子都打通了?就囡囡没参加成这个活动?是不是特别伤心?她哭了没?”

老师说:“放心吧,囡囡没事。她很理解你,说妈妈肯定是因为工作忙,还说妈妈是她的好榜样。”

 

她泪不成声。

 

她开始发觉:五岁的女儿有着她这个年龄明显不该有的成熟和稳重。甚至和同龄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她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没心没肺和爽朗大笑,有时会心事重重。

 

她跟老公彻夜长谈,老公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几天后,老公特意转发给她一篇文章《越懂事的孩子越痛苦》,文中说:

 

懂事的孩子永远在讨好别人。他们压抑真实的自我,委屈自己来迎合长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多半一直活在别人的眼中,更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赢得别人的肯定,宁愿把自己活得委屈又痛苦。

 

她看的字字扎心。

 

这之后,她下定决心要把女儿接回家。六一前夕,她已给女儿联系好了家附近的幼儿园,给她布置好了自己的小房间;跟领导协调尽量这两年减少出差频次;跟老公商量有事轮流忙,总要有人顾及到孩子。

 

她说:

 

我不希望工作得100分,当妈得0分!



03

 

朋友的经历,让我想起我的一个远房表姑。

 

表姑一家做生意又狠又拼,二十年前,他们就住上了自己的小别墅。搬进新居那年,儿子刚好三岁。

 

姑姑姑父没时间照顾孩子,又不太信任保姆,就把孩子送到了全托式的幼儿园,一两周接回一次;后来又送孩子上寄宿制的贵族小学、贵族中学……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不理想,他们就直接把儿子送出了国。

 

可是,放出国的儿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一开始每周打一次电话报平安,后来每月一次、数月一次,再后来就只有当父母没有按时打钱才打来电话。与此同时,他花钱越来越凶……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孩子拿钱去做了什么。

 

有一次,表姑在电话里厉声质问:你究竟把父母当成什么?供你挥霍的提款机?!

 

他在电话那头冷冷答复:父母=钞票,这还真是拜你们从小所教!

 

姑姑姑父那时才猛然意识到,一切都是他们的错!孩子就是一张可塑的白纸,当年你对他没耐心,现在他也对你不耐烦;当年你只想给他赚钱,现在他只会管你要钱;当年他找不到你人,现在他也让你找不到他。

 

表弟在国外混了整四年,花钱无数、学无所成……父母索性让他回国,给他拿了几十万资金做生意,想着总好过人在国外、鞭长莫及。

 

可生意还没做起来,他却搞大了姑娘的肚子。后来对方父母强势直接找上门来,无奈,姑父押着儿子娶了姑娘。婚礼还没来得及办,就生下一个小男孩。

 

如今,小孙子都快三岁了,儿媳带着孩子和姑姑姑父住一起,弟弟却极少回家。

 

他让自己的儿子,和他的童年一样。

 

去年过年我们见了姑姑一次,她曾和我母亲感慨:我半生争强好胜、事事拼劲全力,却唯独疏忽了孩子,结果就是收获了一个心理极不健康的畸形儿,叛逆、冷血、自私、不懂感恩、不会爱人……这种遗憾现在是我心上最大的痛,更可怕的是你现在再努力也根本无法弥补。

 

或者正应了教育专家林格曾说过的话:

人在该教育和照顾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耀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


04


我在管理学中,曾看到过这样一条经典的“酒与污水”定律。

 

即: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而把一勺污水倒进酒里,得到的也是一桶污水。

 

显而易见,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既然选择生下孩子,就千万别因父母的疏忽而让孩子成了“污水”。这样纵使你再努力把生活酿成美酒,最后收获的也只能是一桶污水。

 

工作再努力,也别忘了你是妈妈/爸爸。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国外拍的公益视频:

 

“如果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人共进晚餐,你最愿意和谁一起?”

答案我在短片开头就猜到了,可结尾依然把自己看哭。


(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可任意)

 ▲不如就从这一件小事做起,多陪陪最爱我们的人


*作者:小富女。岁月让我成为妇女,经历让我成为富女。绝望的励志主妇,奋斗派中的生活家。一支笔,潇潇洒洒走天涯。公号:小富女(beauty-life5)


*朗诵:初夏,在成为专业主播路上不懈奔跑的播音主持爱好者。愿与你,因文相遇,因声相知。微信:tshcw222。


推荐公众号



工作再努力,

也别忘了你是妈妈/爸爸。


关注慈怀妈妈

让陪伴变的高效。


↓↓↓↓↓↓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慈怀妈妈


回复“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回复“线下活动”,了解慈怀读书会线下活动最新通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慈怀妈妈。

推荐文章
十点读书  ·  过年给孩子红包,牢记“3不要”
6 天前
十点读书  ·  父母不要太尊重、太共情孩子
4 天前
十点读书  ·  人到中年,最高级的活法是不争
6 天前
上海书评  ·  陆蓓容丨只有清樽照画蛇
4 天前
ImportNew  ·  线程池调整真的很重要
7 年前
程序员技术  ·  30岁年薪20万算不算很失败?
7 年前
剑圣喵大师  ·  经济不独立,你在家里哪有底气?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