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信技能树
生物信息学学习资料分析,常见数据格式及公共数据库资料分享。常见分析软件及流程,基因检测及癌症相关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珈学live|若将珞珈拟人,当赋何样风采? ·  18 小时前  
浙江大学  ·  脑洞大开!古画藏灯谜,你能答出几个?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谁给我的寒假安了摄像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信技能树

深造一个多月的生信菜鸟的课程学习心得

生信技能树  · 公众号  ·  · 2024-04-27 14:42

正文

TODAY

课程学习心得

SUNNY

Romantic Overture

Reshaping & Constructing


在写这段心得之前,我突然好奇,自己是什么时候关注了生信技能树,于是我便打开了技能树的公众号开始划拉, 这才发现原来我们这么早(2022的5月)就已经相识了。

01

学员简介

作为一个 从本科的工科专业跨越到非临床医学专业肿瘤课题组的懵懂青年,可以说除了考研期间胡吃海塞背下的那些专业课知识之外,对自己将来硕士三年的研究方向还充斥着迷茫。 便因此询问了导师是否有需要在研0阶段掌握的知识,她给出了一份书单,并要求我们提前学习生物信息学和R语言。


络是最好 老师, 在的我也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在B站大学上,我找到了曾老师的账号,至此与技能树结缘。


研究生入学 后才从师门了解到,我的导师是个大老板,在学院里还有行政职务,平时很少进实验室, 组内对生信学习的要求也就是这两年实验开展受制于疫情以及干湿分离文章需求才提出的, 而且组里没有一个课题大方向,大家研究的也各不相同,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靠生信挖掘来找(想想还挺自由),组里的大家都不懂,也没有人能带,这确实是让人挺崩溃的一件事。


那也没办法,这事该办还得办,便开始在网上翻教程,找代码,代码跑不出来就舔着脸去抱其他组师兄的大腿(当时几乎整个大组的生信都是他一人承包的)。 背着“开局一菜鸟,课题自己刨”的压力,那一阵子主打的就是一个代码能运行就行,不求看懂。


在后来代码跑多了之后 ,自己逐渐开始焦虑 竟代码不会说话,也没办法告诉你对错,如果你的运算过程有哪些差池,那不就带来了错误或与现实相悖的结果,往大了说,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学术造假呢? 而且现在的 自己也就只能画出来结果,当别人要我去解读这些花花绿绿的结果图时,自己心里也有些发怵,再加上自己开题时间晚,那一段时间实验也不顺利,看着其他组的同级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实验和出不完的结果,又想到这两年的就业形势问题,与我们专业契合的研发岗位少,薪资也不理想,自己在组内能学习到的实验技能也特别有限,自己的手还笨,可能会毕业即失业,整个人真的有些绝望。


出于这种种原因, 自己就此下定决心,要重头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便通过公众号的推文找到了技能树的老师,开启了白天实验,晚上充电,为期一个月半的课程学习(因为自己是两班联报)。


02

学习过程及感悟

数据挖掘班的课程 涵盖了 R语言的基础和进阶、GEO和TCGA两大数据库的信息挖掘以及单细胞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说特别契合研究肿瘤的学生。


生信入门班 在这个基础上 增加Linux基础和转录组分析的内容,当时加报这个课程,也考虑到了后续就业的问题,技多不压身,多学总不会有错。

这边也谈谈我整个课程学习完的感受,因为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也会非常认真地一步步带着每个同学进行Debug,所以整体的课程进度是比较紧凑的,但是不会因此感到跟得很吃力的情况(当然部分原因可能是自己本身有点基础)。


每一个专题都会有专门负责的老师进行讲解,跟课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他们备课是十分用心的,手把手带着一步一步地从打地基开始,把这个楼盖起来,可以说是保姆级教学了。

尤其是当发现自己过去一整年在网络上摸爬滚打搬运的那些代码,一步步手动修改跑出来的结果。能够通过包装然后进行非常快的批处理,刷刷地出图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这个课真是报得值啊。 此外,对于这种上课的方式我也是比较满意的,通过直播课的形式,大家运行代码的时候出现了什么状况可以及时解决,看十遍真不如自己跑一遍,在碰到报错信息时能够学会解决它,也会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课后也会有巩固的练习题来检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如果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自己就能针对性得跟回放,再对薄弱处进行补充。


另外, 老师们也都在根据每一届学员的学习情况以及大家提出的诉求,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保留对大家真正有用的进行讲解,每天的课基本上也都会无偿延时,其他个性化的内容也以补充材料的形式给到大家。曾老师也一直鼓励着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整理自己的笔记,内容可以是上课的代码,自己运行代码时发现的报错以及自己的解决过程等等,师傅引进门,修行还是得看个人,只有把这些知识再进一步整理消化,才能使它们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这点上,自己确实没做好,回头也需要再花些时间捋一下整个课程的内容。



03

学习收获

除了目前对我来说刚需的R语言和转录组部分之外,Linux和单细胞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


如果说R语言喜欢“碎碎念”,那Linux则是“沉默寡言” 。你在操作它时就是对着一个黑漆漆的屏幕输入指令,指令运行成功后它可能也没有任何提示,在这个操作系统下,鼠标仿佛就成了摆设,但它在处理大型数据时就展示出了它的优势,在亲身体验它的批处理能力之后,也是觉得它真的香极了。例如批量创建100个文件夹,一句短短的代码就能实现。


另外,这一块内容的学习也能与R语言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让我真正对从上游测序到下游分析的整个流程有了系统的认识。 (也是在这块对路径的学习中,我才知道原来R语言可以写相对路径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