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小南一本正经的考(挖)据(雷)。
文◈吴钩
如果你看过正在上映的张艺谋电影《长城》,下面的“索隐”将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剧情背后的历史。如果你没有看电影,或者不打算看,没关系,你可以用这些小知识去砸那些在朋友圈谈论《长城》的人。
没错,小南就是在一(chi)本(bao)正(cheng)经(le)的考据。本文涉及剧透,不喜慎入!!!(但应该不会有人认为这部“英雄打怪片”还有剧情吧?)╮(╯▽╰)╭
《长城》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呢?从电影中的“契丹人”、“首都汴梁”等细节可以知道,故事的历史背景应该是北宋。
那么具体是北宋什么时候?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小皇帝,北宋只有两位皇帝为冲龄即位——宋仁宗与宋哲宗。结合张艺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宋有一个小皇帝,叫赵旭”,王俊凯饰演的小皇帝形象就是以他为蓝本塑造的。
北宋其实并无一个叫做“赵旭”的君主,想来应该是宋哲宗赵煦。电影中赵煦尚未成年,据此可以判定《长城》的故事背景为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
不过影片中的文官服饰,明显不合宋朝的官服,BUG。(《长城》制作团队的服装设计人员,应该扣工资)
《长城》并没有交待清楚北宋“无影禁军”抵御“饕餮”的具体地点,只说在长城的某处神秘边关,与契丹相邻。不过,我们知道,北宋时,大部分长城都不在宋境之内,许多学者甚至认为宋朝不修长城。其实北宋是修长城的,现存的岢岚长城就是北宋时所修建。岢岚在今天的山西境内。
影片又交待说,饕餮生自“钩吾”(我差点看成“吴钩”了)。“钩吾”则是《山海经》记载的一座荒山:“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晋代郭璞注释说,所谓“狍鸮”,就是“饕餮”。
据学者考据,《山海经》的“钩吾山”即在山西境内。电影中的长城卫兵,职责便是抵御从“钩吾山”而来的饕餮。因此,《长城》故事应该发生在山西。更具体点说,很可能就是雁门关。
电影的开头,是说一伙来自欧洲的雇佣军,为了盗取传说中的黑火药,进入宋境。黑火药既是达蒙饰演的西洋人被卷入《长城》防御战的引子,也是“无影禁军”最后用来杀死饕餮兽王的压箱底武器。
宋朝确实是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热兵器出现雏形的历史时期,火药弹、管状枪先后发明,投入战争。
不过,北宋时,火药的作用主要还是燃烧,而不是爆炸,威力并不大,至少没有电影展现的那么惊人。
影片中,景甜饰演的“无影禁军”鹤军首领,突然用英语诘问两名被宋人俘虏的西洋人,将他们吓了一跳,也使影院中人爆发出一阵笑声。
宋朝人居然能够讲英文!影片的解释倒可以自圆其说:“无影禁军”二十多年前抓获了一名前来盗火药的西洋人,此人被扣押在长城边关二十余年,教一些军官学习英语、拉丁语。
从历史看,有没有会说英文的宋朝人呢?至少从理论上来说,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因为宋时对外开放,前来宋朝搞贸易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南洋蕃人非常多,也许其中便有西洋人。为便于与蕃人交流,当时出现了一种职业:通事,即翻译,主要协助官方或商人跟外国人交流。
“无影禁军”是电影中驻扎在长城关边抵御饕餮入侵的防卫军,拥有当时最精良的各类兵器。
汉语中,“无影”具有迅捷的含义,如黄飞鸿的“佛山无影脚”,便是说黄飞鸿的这一招飞脚非常快捷。不过,在潮汕话中,“无影”又有“虚构”之意,比如人们常用“无影无迹”来形容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
张艺谋用“无影禁军”来命名一支虚构出来的行动迅捷的禁军,应该说,这个命名是比较巧妙的,反正都是虚构出来的,大家看看热闹散了吧。
最后,我们必须来介绍《长城》的真正主角——饕餮。个人认为,张艺谋拍这部片子,最大的贡献就是向全民普及了“饕餮”二字的读音——来,跟我念一遍:tāo tiè。
饕餮大军简直是密恐的致命武器
饕餮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四大凶兽之一。哪四大凶兽,混沌、穷奇、梼杌与饕餮。《神异经·西荒经》说:“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电影中的饕餮造型,跟这个记载还是相符的。
在中国文化中,饕餮还有两个引申义,一是寓意“贪婪”。这一点,影片也有交待。
另一个引申义是指蛮族。《舜典》说:“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所以后世有人认为,饕餮乃“谓北狄之祖也”。如此说来,张艺谋是不是用“饕餮”隐喻入侵中原文明的贪婪的北方蛮族呢?
本片结尾,兽王被黑火药炸死,小饕餮们自动僵化。这个设计太偷懒了,好像制作团队赶着要下班,草草了事。如果让我设计情节,我会这么弄:
兽王死了,饕餮群兽无首,各自为战,人类分别将它们围困在各个死谷之内。饕餮无肉可吃,就相互撕咬、吞食,最终饕餮自己吃掉了自己。嗯,这正是饕餮=贪婪的寓意。影片最后,走过字幕之后,出现一个彩蛋:一只饕餮在吞食了很多同类之后,躲了起来,发育成新的兽王。埋下拍摄续集的伏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