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
除了选购新服
制作新春美甲
也逐渐成为
不少年轻人迎接新年的必选安排
社交平台上,关于新年美甲的多个话题阅读量过亿
不同于传统自然晾干的指甲油
现在制作美甲需借助美甲灯等工具
经上海市消保委测试
这些新式美甲工具存在安全风险
经调查,多数消费者
平均每年要更换
4-6次
美甲
做一次美甲
过程中至少
照射美甲灯5次
以上
每次照灯时长约为
60秒
仔细一算
一套美甲流程下来
手指要被美甲灯直接照射约
5分钟
这对人体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市消保委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些销量比较高的美甲灯,涵盖了台式和手持便携式机型,品牌多为美甲店门店同款。测试主要聚焦美甲灯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样品的电气安全、光生物安全及温升情况进行测试。
测试发现,美甲灯样品在“标志和说明”“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输入功率和电流”“发热”“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耐潮湿”“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非正常工作”“稳定性和机械危险”“结构”“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和“耐热和耐燃”等多个测试指标上
不符合国家标准
。
对于美甲后容易出现的
指甲变脆断裂、手指皮肤变黑
等情况
市消保委对美甲灯进行了
光生物安全测试
结果显示,
美甲灯照射存在紫外光源安全风险
,部分测试样品工作时紫外光源对皮肤及眼睛的危险级别分类可达到3类。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应当进行防护来确保安全,但产品包装说明中并没有相关的风险提示信息。
针对做美甲时
会产生灼热感和刺痛感
的问题
消保委借助仿人手模
分别对
照灯时指甲和手背的温升情况进行测试
一般而言,手指温升的安全范围需控制在15K以内,但本次测试的美甲灯样品在实际工作时指甲温升在7.3-30.8K之间,手背温升在8.0-41.8K之间,
美甲灯的功率越大,辐照度就越高,光固化反应的放热速度也越快,越容易产生热损伤甚至烫伤。
美甲灯如果使用不当,的确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大家在做美甲时一定要注意:
1、无论是去美甲店做美甲还是自己DIY,美甲工具的
卫生消毒
问题千万不能忽视。
2、选购美甲灯时避免购买一些价格非常便宜,产品质量粗糙的商品,一定要留意产品的使用说明和提示信息,确认后再进行操作和使用。
3、美甲灯中的灯珠多为紫外线(UV)荧光灯、LED灯或UV+LED组合灯,使用时会存在一定紫外光辐射,建议照灯时一定要进行必要防护,
可以佩戴黑色和支数高的手套等防护用具来保护手部皮肤。
4、美甲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打磨指甲、修剪周边皮肤等步骤,加剧了紫外辐射的伤害程度。建议
尽量控制美甲频率,一次美甲后给手部指甲和手部皮肤预留一定的养护和恢复时间
,并在美甲后及时做好指甲和手部皮肤的保养。
文字: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朱彬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魏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