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也谈钱
从草根起步,为最终财务自由而奋斗的也谈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大唐名将李靖,为什么乱入殷商“封神榜”? ·  昨天  
新周刊  ·  将奶奶封存进2英寸的游戏卡带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如何克服“假期综合征”? ·  2 天前  
中国妇女  ·  开工加油!致每一位启程的奋斗者 ·  3 天前  
中国妇女  ·  开工加油!致每一位启程的奋斗者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4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北大优秀博士论文 | 窝阔台汗时代大蒙古国研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也谈钱

换换思路,听了个有点老派的财务自由故事

也谈钱  · 公众号  ·  · 2021-05-24 12:42

正文

最近一直在补 MadFIentist,一个专门访谈各路财务自由作者的播客作者。5 年多访谈了 60 多篇,我在从第一篇开始补(文末有链接)

刚刚听到第 2 篇。分享的 Jim Collins 达成财务自由是 1989 年, 到现在已经超过 32 年了 。这可能是我目前见过最老的财务自由分享,常常会有小时候围在炕上听长辈讲故事的既视感……

1989 年那会儿也没有网络、信息也不流通,我也不知道啥财务自由的概念。

我只是攒了一大笔钱,觉得差不多就辞职创业去了。创业的五年间,我差异地发现自己花钱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资产增长的速度,钱反而越来越多。真是开了眼了……

绝对算得上财务自由领域的开荒者了。

Collins 看待财务自由和通常的思考有很大区别——他从未打算通过财务自由主动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而是一直该干嘛干嘛。有点像是我们父母辈那时攒钱的心态,钱攒得再多也很少会因此把工作辞了。

他的观点也许会对很多还在工作并且喜欢当前生活的伙伴们有启发。

……

大伙们对 Fu** you Money 应该不陌生吧 👇,我之前也给大家 分享过

网上之前有个刘玉玲的金句很火

Collins 从来没有想过放下工作,一直在折腾的路上。所以他不喜欢用”财务自由“这个词,而坚持说 ”F-You Money“。

(而且他还讲到了这个词更早的出处,出自 James Clavell 的两本小说《Noble House 望族》和《Taipan 大班》。我好奇搜了一下,貌似口碑很不错,有读过的小伙伴没?)

Collins 讲到自己第一次用上 F-You Money 的经历,翻译过来分享给大伙

👇

26 岁的时候,我工作攒下了 5000 美元(70 年代大约相当于现在的 3~4 万),我想去欧洲转转。

然后我就去和老板谈,说能不能请个长假,去欧洲转转、回来再工作。

领导很干脆,不行。那是 70 年代呢,人都挺保守的,不像现在年轻人都想着到处浪。我其实开始也没啥太大指望,不行就不行了呗。

但我回去以后就合计了,虽然我不想辞职,但还是想去欧洲啊。最关键的是——我还有钱~

当时还不知道 f-you money 的概念,但我就是觉得这些钱够了,所以心一横就去找领导说,我要辞职,我要去欧洲。

领导可能也是没想到我这么执着,就犹豫了,说再去找大老板商量商量。没想到最后公司给我特批了一个长假,没用辞职我就去了欧洲,回来再接着工作。

真的是太意外了,要不是有这笔钱在,我肯定就错过了这次机会(果然谈判最有利的往往是最不在意的一方,在心理上就已经赢了)

这个经历让我学到很多, F-You Money 不是说让你遇到问题就掀桌子 “Fu** you!”,而是给了你更多谈判的空间和从容的态度,去寻找那些没有底气时不敢触碰的机遇。

It empowers you and gives you negotiating room that, at least in my case, I never knew existed.

(主持人问:有什么能分享给大伙的建议吗?)

有一个建议,尤其是分享给年轻人。有的人可能运气很好,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前景不错、自己还喜欢的工作。

当我和他们说攒一笔 F-You Money 的时候,他们常会说「没事儿,我超爱我的工作,我先干 ta 40 年」。

但这只是现在的情况,40 年间会发生很多事儿,我们会变化,工作会变化,我们的老板也会变动。

就像前面说的,不是让大家有钱就立马掀桌子,而是当这些变化到来时,给自己留有一个谈判的空间。

👆 上面就是 Collins 关于 F-You Money 的看法,翻译分享出来供大伙参考。

……

这篇访谈有趣的感悟还有不少,明天还有一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