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瞧,我不光前阵子陪朋友吃谷时开出的全都是黄色的冷门角色,就连最近写的文章里都掺了不少黄色的东西——以黄色为主题色的梵蒂冈吉祥物、以黄色为主题色的奶龙,甚至是黄色球衣的科比……等一下,3DM的肥鸡吉祥物是不是也是黄色的来着?没准我真跟黄色有缘。
在《学园偶像大师》的企划中,就有这样一位以黄色为主题色的角色,她作为御三家之一在游戏中登场,又因可爱的人设收获高人气,她就是人称“奶龙娘”的藤田琴音。
就在前几天,以藤田琴音为主角的衍生漫画《学园偶像大师GOLD RUSH》,在官方X账号上发布了第十话的预告,还配上了一张极富喜感的漫画分镜。
当然了,藤田琴音本身的萌点就有“颜艺”这一条,所以露出这样的表情也并不奇怪。
况且,这张分镜出自漫画第三话,论起发布时间来也有一阵子了,而把它单独截取出来当宣传图,我想这的确有些卖萌的意味在里面。说实话,藤田琴音表现各种情绪时的颜艺,实在是太戳我萌点了。
而对将藤田琴音称作“奶龙娘”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代表着“藤田琴音奶龙说”的又一次胜利——藤田琴音就是奶龙娘。
毕竟,这张躺在床上的分镜实在是具备丰富的既视感,无论是咧着嘴傻乐的表情,还是唐唐的呆滞神态,将其拿去跟奶龙一比,不能说是完全一致,也能说是一模一样。
所以在这之后,就有网友把这条推文称作是“官方认证”——在这样的“官方认证”下,藤田琴音无疑与奶龙深度绑定到了一起,并有可能彻底成为“奶龙娘”。
事实上,将藤田琴音称作“奶龙娘”这件事由来已久,甚至比漫画《学园偶像大师GOLD RUSH》的推出还要早。这一切,都要追溯到曾经的那一阵“万物皆是奶龙”的风潮中。
时值2024年夏秋交际,一个名为“奶龙”的IP突然在网上以二创的形式爆火。虽说原版的奶龙早已取得播放量上的好成绩,但真正引发互联网上更深层次圈层讨论的原因,却是大量包括“唐”在内的攻击性言论。就比如经典的“发奶龙的小朋友你们好”,后接一连串唐突脏话。
虽然这种攻击是针对“发奶龙的小朋友们”,但从实质上来说,其根源还是来自奶龙动画本身就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形象上来说,奶龙在做出某些夸张表情时,的确可能造成恐怖谷效应,并令部分观众感到不适;而从剧情上来说,其包含的大量短视频烂梗,也很难不令人质疑其作为儿童动画是否合适。于是,在互联网的抨击与解构中,就诞生了第一波的奶龙二创。
在第一波二创后,奶龙便有了两重身份:在官方那里,奶龙是儿童动画角色;在互联网上,奶龙是抽象明星。前者没什么乐子,但后者真的可以被网友拿来取乐。
因此,随着内容的演化,在作为儿童动画角色被抨击与二创后,成为抽象明星的奶龙又经历了第二波二创。此时,他原本儿童动画角色的形象并不重要,受人关注的是经过网友们创作后的抽象明星形象。对此的解构,造就了第二波二创中的各类新梗,比如“今夜星光闪闪”的那支奶龙舞蹈。
另外,这还包括各类抽象明星的联动。在这类状况下,往往是以一个,或者多个抽象明星为中心,向外发散并编织出一张大网,并将覆盖到的地方尽数网住。在这张大网的蔓延下,论证各类事物属于奶龙,也就理所应当了。
比如,因为贝利亚讨厌奶龙,但贝利亚每一次都说自己要破坏地球,所以贝利亚要破坏的地球,就是他最讨厌的奶龙。况且,地球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不是奶龙。地龙说成立,地球就是一个巨大的奶龙。
再比如,游戏《明日方舟》中具有医疗功能的干员里,甭管什么龙族,都可以称得上一句奶龙。而最后的那位“纯烬艾雅法拉”,即便她不是龙族,但出于其患病导致耳聋的人设,因此也是“奶聋”。
哦对,还有我文章开头就提过的Luce,那当然也是梵蒂冈教皇钦点奶龙圣女。
总之,在网友们的各类整活二创中,各类角色都能够称得上一句“奶龙”:国外爆火的淡定哥Chill Guy是美国奶龙、曾刷屏朋友圈的Loopy是韩国奶龙、流行在各种表情包中的Chiikawa角色是日本奶龙、常和奶龙作对的贝利亚更是黑化奶龙。那艺娜更是因为曾伪造过俄罗斯人身份,外加后续直播中与网友们的抽象互动,成了抽象明星,与奶龙坐上了同等的席位。尽管这诸多角色与奶龙并无多大关系,但没办法——互联网上的这股热潮,就是如此不讲道理。
恰好,藤田琴音的主题色也是黄色,这下就不用兜圈子了——既然都是黄色,并且也没有同时出现过,说藤田琴音就是奶龙,这很合理吧。
于是,将藤田琴音称作奶龙的网友,聚集到了百度贴吧“奶龙娘吧”中,在里面发送各类藤田琴音美图——根据这个贴吧最早的一批帖子就能看出,在那时,藤田琴音不光是被形容为奶龙,还成了奶龙娘。
不光如此,更巧的一件事发生在十月份。那时,奶龙动画官方在深圳举办了一场线下大型打卡活动,并且在当地的大型公园放置了巨大奶龙玩偶供人参观。
同样是在十月,《学园偶像大师》推出了200万下载的纪念商品——一套体操服,其形制与配色都酷似深圳校服。
从中可看出,奶龙和藤田琴音同时到了深圳,于是也出现了“虚假的深圳奶龙&真正的深圳奶龙”梗图,让藤田琴音等于奶龙,藤田琴音就是奶龙娘的论证,再一次得到证明。
到了最后,藤田琴音与奶龙的羁绊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文互联网上了——甚至,在蓝色P站Pixiv的百科中,奶龙都已经变成了“藤田琴音の爱称”。
只不过,对藤田琴音粉丝来说,跟奶龙绑定在一起,似乎的确有些怪怪的——比起“奶龙娘”,粉丝们还是更喜欢“皮卡丘”这个称呼。
原因很简单,在《学园偶像大师》游戏中,玩家操控的制作人需要从三位初始偶像中挑选一位,其中就包括藤田琴音。这样的挑选很容易令人想到“宝可梦”系列作品中,玩家操控的训练家从御三家中挑选的初始宝可梦。你知道的,虽然皮卡丘不属于御三家,但这不重要,对二次元角色来说,可爱就够了。况且,藤田琴音在游戏里还真会发出“皮卡皮卡”的声音呢。
但真要严格来说,无论是皮卡丘还是奶龙,本质上都是在玩梗。
论起颜色来说,皮卡丘是黄色,奶龙也是黄色。
论起可爱来说,皮卡丘可爱,奶龙硬要说也有人觉得可爱。
无非就是奶龙更不讨喜,遭受过更多口诛笔伐而已。
所以,导致粉丝们对待皮卡丘的态度和对待奶龙态度不同的原因,除了皮卡丘比奶龙更讨喜外,还在于与奶龙走得更近的,是互联网上的抽象文化。
毕竟,自奶龙成为抽象明星后,与其深深绑定的抽象烂梗就成了难以摆脱之物,若是将藤田琴音和奶龙画上等号,恐怕藤田琴音在互联网上的定位也会随之改变,乃至变成浑身充满乐子与烂梗的“抽象明星”。
此前就有一个“二次元角色沦为抽象明星”的例子。我想你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了——《赛马娘》。
《赛马娘》第一次以异化的形象出圈,是由于“哈基米”一词。这一词汇,甚至入选了2023年《三联生活周刊》的年度十大热梗。很难想象,“哈基米”居然已经是这么久之前的事了。
在各类热门的猫猫视频中,常会出现一首“哈基米”背景音乐,导致不少人认为“哈基米”是小猫的意思。
而追溯其源头,则是到了赛马娘第二季动画中,东海帝王哼唱的台词“蜂蜜特饮”。
随后,又因互联网上出现的爱猫TV风潮,“哈基米”再次被解构异化。
在字面上,既出现了对残疾小猫“哈基十”“哈基木”等堪称地狱笑话的形象称呼,也出现了“哈基汪”“哈基人”等形容猫以外物种的说辞。
在音频上,出现更多以“哈基米”“曼波”“私人笑声”为素材的“哈基米音乐”。同时,这些“哈基米音乐”与“爱猫TV”“乖猫TV”的视频互相引用,相辅相成。如今搜索哈基米,便可以发现诸多亚文化在此重叠,并在交流与碰撞中产生更多更抽象的内容。
可能是大数据原因吧,这图里有我做的视频——好吧,我也干了
这一切的综合,就令“哈基米”愈发偏离《赛马娘》本身,进入一个单独的网络亚文化体系中——诚然,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也令更多人得知《赛马娘》这部作品,只不过初印象究竟如何,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