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说知识付费不仅仅只是卖课,而是一种能力杠杆?
大众印象中的知识付费就是卖网课
知识付费有两个红利期,第
1
个是公众号时期的红利期
,
大概集中在
17~20
年
那时候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你发一篇公众号,
动不动就
10
万
+
的阅读量,然后在文章里挂一个课程购买二维码,就有很多人来买了
公众号知识付费代表:十点读书、吴晓波频道、张德芬空间
都是那时候做起来的
当然公众号文章后面带的在线课程小程序的支持,主要就是类似于小鹅通这种公司提供的,所以小鹅通当时就趁着公众号的红利也做起来了。
同时期其他围绕微信卖货的有赞、微盟、微店,都是一个意思,只是这几家是卖货为主
第
2
个知识付费红利期呢,是在
20
年开始抖音,快手的兴起。
短视频和直播,它的传播效率更快,所以抖音上面也出来了很多的卖课博主,类似于海豚知道啊,小鹅通啊、包括学浪,又在这一波浪潮下得到了发展
卖课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花一次的成本,
1000
个人买
、
跟
1
万个人买的成本是一样的。
所以不管现在风气怎么说知识付费怎么发展,他总是比传统生意有他的优势
你看昨天,著名主持人杨澜,又来卖课了,你说她都是投资人了,都财务自由了,还来卖
200
多的课程,是为爱发电吗?
马超:杨澜也开始来卖课了,你怎么看?
当然,因为卖课的人多了,很多人买了课也不一定能学完,所以还引起了很多退费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宝妈、学生群体贩卖焦虑,很容易出问题,还有因为版权问题处理不好,爆雷的也比比皆是)
课程更多解决的是一个认知的问题,但他们没法解决落地的问题。
比如教人减肥变美的课,你跟我讲的是原理,我也知道了原理,但是我就是落不了地,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
所以知识付费后面需要变成知识服务:我得给你配套这种打卡的服务、或者配套陪跑服务,我才能够说帮助学生拿结果。
现在知识付费就是两种路线,第
1
种不叫知识付费了叫割韭菜。
第
2
种叫做知识服务
:就是你跟着我学,学生也要投入时间,最终达到想要的结果。
这种形式的课程交付,已经逐渐变得复杂,当然效果也越来越好,很多朋友应该也参加过类似的
但是做网课的这个思维,对于很多商家来讲,他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网课,训练营,完全就是一个线上会销的场景,是一种筛选
我们都知道线下酒店开大会,要吸引人到场来听课,同样的你在网上如果做了一个网课或者说线上的直播课,他也是在做会销。
而不是只有一些简单的技能课、生活课才能拿来做知识付费
现在越来越多做加盟、招合伙人的机构也开始入局做知识付费,只是他的”课程“,更像是一场项目说明会
(比如这种是酒类公司,做招商的小鹅通直播间)
之前,在抖音上的头部卖课冠军大蓝,他的套路就是通过卖199网课,来筛选他线下高客单产品的用户。
人家199的产品,还是亏钱的,但亏钱是为了筛选用户
而不用什么人来问你售前问题,你都要去跟他回答,大部分团队的成本,都是人力和售前营销成本,要学会用知识、直播、专栏训练营的方式,来回答你的售前问题
马超:大蓝说,穷人买了他的99块的课,是在占他便宜
2
、知识付费还有红利吗?
如果你要大规模的起量,那我只能说回归理性,没什么红利,但如果你是个体户,你就做短视频,做做直播,这还是可以的。
但是因为平台越来越完善,很多相关政策也越来越严格。
比如以前你搞个营业执照就能卖课,现在你还有需要
ICP
备案,还要有从业资格证,而且你的店铺还有评分。
关于抖音卖课呢,我们这边也有这种常识普及,比如小黄车跟小雪花有什么区别?
马超:抖音卖课,用小黄车(抖店)和用小雪花(抖音小程序),有什么区别?
视频号目前在我们来看还是比较优质的平台,而且比较适合那种过往做过线下的老板和ip,
因为他的获客逻辑跟抖音不一样:
抖音包括小红书,他们是通过内容获取信任,进而带来转化。
而视频号是看你短视频和直播的人,他预计以前就加在你微信上面跟你有过交际,可能是你以前的同事,以前有过一面之缘的线下朋友
所以你做这个视频号,你是在维持跟过往跟你有个或多或少交际的人,或者是提醒他们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业务。
而且视频号不会有那种特别大的巨头卖课ip,所以你猜为什么董宇辉不来视频号带货,对于很多个体户来讲,做视频号就可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第
3
:新手如何入局知识付费
我的答案是找对标
同行就是最好的老师,你直接模仿复制你同行,再支持付费的打法。
比如同行发过什么文案,数据还不错,那你把这个话题拿过来,用你的话讲一遍。效果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