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大明
如果小明不见了,就到这里来找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玉燕  ·  【Shopee】部分站点物流渠道名称调整! ·  昨天  
网购投诉平台  ·  《2024年中国在线票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 ... ·  2 天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 ... ·  2 天前  
首席品牌官  ·  哪吒2爆火,DeepSeek怎么看? ·  2 天前  
跨境电商Eason  ·  EBAY汽配类,爆款分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秦大明

认知不在同一水平,便失去了交流和生殖的可能

秦大明  · 公众号  ·  · 2019-11-20 20:56

正文



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在一个水平上,便失去了交流的可能。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不在一个水平上,便是生殖隔离。



大千世界,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本不奇怪。但偏偏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总要和其他人发生点关系。


有些关系是不得不发生的,比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有些关系,则是可有可无的,比如约炮产生的性关系。


不管哪种关系,不可避免地都要涉及沟通和对话。 沟通对话又不可避免地要理解对方所表述为何物。


这个过程,充满了 认知的偏误,甚至偏见 ,以至于不少对话从一开始就没有基础,被称为对牛弹琴,或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1

对话的逻辑


前两天和一朋友吃饭。朋友知道我有写文字的习惯,在她眼里,我是一个典型的「公众号狗」。她很有兴致地和我讨论起新媒体这个行业。


朋友问我对咪蒙的看法。毫无疑问,任何一个对新媒体有些许了解的人,都不应该不知道咪蒙。


我说,首先,我很佩服她,很努力很拼命。


“可是她真的是又丑又胖!”


朋友一边夹着一大块红烧肉塞进嘴里,一边满嘴是油地说出这句话。我看到她的声音里都带着浓厚的油腻感。


我接着说,然后,她其实很专业,真的很懂新媒体。


“可是她真的好矮啊,160都没有!”


朋友一边嚼着嘴里的红烧肉,一边口齿不清地应和着我。看得出来,他并不喜欢咪蒙。


我不想和她再讨论这个话题。我说,人家也没说过自己漂亮好看个子多高啊!


“她写的全踏马是毒鸡汤,害人的!”


朋友终于忍不住说出自己的结论,然后猛吸一口旁边的珍珠奶茶,杯子都被她吸瘪,看起来说完这句话心情十分畅快。


生活里你一定也碰到过这样的人,讨论问题从来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大家对讨论对象的认知,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以下是常见的逻辑:


A:小明写的文章很不错!

B:他很丑。


A:小明对金融的理解也比较到位!

B:那又怎样,他还是很丑。


A:他也没有标榜自己是高富帅呀!

B:他不但丑,他还撩妹。


看完这样的对话,是不是怀疑B根本就不懂什么叫逻辑。


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 两个人对讨论对象的认知,不在一个水平上。


一个人客观,一个人有偏见,那自然没办法讨论。一个人看到更高层面,一个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层面,那自然也是没办法讨论的。


2

禅宗与迷信


想起另外一个朋友。


这位朋友是我大学同学,高大帅气,会好几种乐器,打篮球。是大学里特别招小姑娘喜欢的类型。不过这哥们儿有个相对小众的爱好:


他特别 喜欢禅宗 ,把历代祖师留下来的典籍研究得十分透彻。


哥们儿认为,禅是个好东西,有事没事就和我们扯佛陀扯慧能,讲五毒讲放下。耳濡目染,在他的熏陶之下,我也真的觉得禅宗这个东西,确实蕴含了大智慧。


闲来没事,哥儿几个就喜欢对几首禅偈。


比如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小书吧里讨论六组的继位之争。这自然避不开著名的两首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师兄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组慧能。


当年慧能凭借着这首婵偈,打败了神秀作为上座弟子的地位,顺利继承五祖弘忍的衣钵。


我第一次接触到神秀的偈子,是觉得惊叹的,这分明就是一种自律勤勉的修行精神,简直棒到没朋友!


然而当你听完慧能的理解,就瞬间觉得,想要跪下来喊爸爸。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已经远远超越了日常的修行,是一种道生一二三,而后生万物的无远弗届的「空」的精神。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当我们一群和尚(因为单身,喜欢讨论禅,故此得名)讨论得热烈而澎湃的时候,哥们儿的女朋友在一旁显得有些不耐烦,小脸憋得通红,欲言又止。


我见势打断大家,让哥们儿的女朋友发言。


难道你们不觉得这些佛啊禅啊什么的,是封建迷信吗? 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呢,真是气人!”


说完,姑娘脸更红了,气冲冲地,抓起书包冲出了屋子,留下我们一群和尚一脸懵逼。


后来听哥们儿说,任凭他怎么和姑娘解释,对方就是不听。什么执着啊,放下啊,什么狗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那姑娘眼里,都是忽悠骗人的迷信把戏。


在她眼里,禅宗俨然属于封建残余思想。而我那朋友,则属于身受这种残余毒害的年轻人。姑娘多次表示,希望朋友不要再执迷不悟,多学些科学知识,不要沉迷封建迷信。


两人围绕禅宗是不是迷信,对人生有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展开了旷日持久,长达一个学期的论战,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在学期末缔结了友好分手条约,从此河水不犯井水。


“他要是不天天去搞那些什么慢啊疑啊很消极的东西,我才不会和他分手,他那么帅,篮球打得又好。”


姑娘和我在短信里这样说到。


“她要是不天天诋毁我的兴趣爱好,拒绝深入了解禅宗又断言这是不好的东西,我也不会分手吧,毕竟D杯耶。”


哥们儿和我喝酒时这样说到。


我能说什么呢?


在一个女生穿个深V装,男生的荷尔蒙就立刻可以爆表的年纪里,他们竟然为了这个问题分了手。当时的我想起来,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不过,事后又想,对于我那个胸控的哥们儿,D罩杯都没能让他妥协,那证明二人对「禅宗」这一问题的认知,确实出现了不可弥合的差异。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善哉善哉,这锅我背了!”


佛陀在天之灵,估计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


佛度化有缘人。哥们儿的女朋友,和佛终究是没什么缘分。


表面上看,两人的争论焦点在于佛和禅到底是不是迷信,有没有积极作用。但深层次看,两人的差异显然不止这么简单,信仰层面的差异,实则是三观的差异,体现在为人处世,看待世界的方方面面。


两个人对许多事物的认知,都不在一个水平上,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分歧争执。没在一起的大概也没有什么机会在一起,已经在一起的,必然也会分手。


这不是生殖隔离,又是什么?


3

反思、尊重与包容


事实上,虽然朋友和我讨论咪蒙时的逻辑,我完全无法接受,但我忍了。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无法交流,并不会影响我们继续愉快地做朋友。


如果我哥们儿的女朋友,能对哥们儿的兴趣和热爱,给予更大程度的包容和理解,其实也完全不至于因为这个问题就分了手。


我有我的观点,你有你的看法。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表达观点的权利,我接纳你和我有不同看法的事实。


这才是面对认知不在同一水平而出现分歧时,更合理的做法。


然而,问题总不会这么简单和理想化。


所谓的「尊重」和「包容」,本身就需要认知水平到了一定层次,才会产生的观念。


这就是为什么,往往真正厉害的人,更懂得谦逊,更懂得包容别人。而那些一副天下唯我独尊,只有我正确的嘴脸,多数来自于认知水平低下的群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