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今天我们继续阅读七月份的第二本书——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
在昨天的共读里,我们系统地带领大家了解影响人际关系构成的种种因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亲密关系,影响一段亲密关系都有哪些因素。
你是否曾经这么想过:是什么因素让一个人充满了吸引力?为什么有的人总比自己更具吸引力?长得好看的人是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
如果你曾有过类似的疑问,在今天的共读中你会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领读本书的第3章,今天阅读的范围是本书的第82页至116页,让我们开始第2天的共读吧!
为什么异地恋更容易分手?
现实空间的临近,是人们能否相遇的首要因素,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友谊和爱情都来源于同身边人的交往活动,我们不一定会爱上我们遇到的人,但是,要爱上一个人,首先要遇到他们。
1950年,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等人做了一个很经典的研究,这个研究考察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住宿生们的友谊选择,他们将住宿生随机分配到了一栋楼的17间公寓里,经过他们的调查和研究,房间相隔较近的学生比房间相隔较远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朋友。
同样,对于建筑楼群的研究结果也为费斯汀格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数据支撑,住在公寓里的人们,更可能喜欢和结识与他们更靠近的公寓楼里的人。
如果你曾有过异地恋的经历,你可能会感觉,维持一段异地恋情确实不那么容易,而且分手的可能性也比非异地恋人群更高。
心理学家萨斯特恩2006年的一项研究就是这么认为的:远距离的人际关系的奖赏价值更低,在文字或声音中表达出的爱意,其打动人的程度,远远不如脸颊上真实的一个吻。因而,厮守两地的爱情一般不如妇唱夫随的爱情令人满意。
你的曝光率,也决定了你的吸引力
你还记得学生时代班级里的那个小透明同学吗?他们常常一言不发,或是很少与同学产生交集,多年以后,你也许记住的,只有他们的长相。
扎荣茨曾经提出了一个名为曝光效应的概念,所谓曝光效应,简而言之就是,你可以通过增加自己在别人面前曝光的次数,让别人增加对你的好感,因为人们对他人或事物的态度,也会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积极的一种现象。
1992年,莫兰德和贝尔奇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证明了曝光效应的真实性:在大学刚刚开学时,研究者让女大学生分别在某些课堂上出现15次,10次或5次,这些女大学生从来不和教室里的其他学生交谈,只是坐在那里,她们出现的次数有多有少。
在学期末,研究者让课堂上真正的学生看看这些女生的照片,并询问他们的反应,结果非常清楚:出现次数越多的女生,对学生越有吸引力,比那些从未看到过的女生更让他们喜欢。
临近常常能导致熟识,而熟识又引起喜欢,所以与他人频繁的接触不仅能使交往更方便,而且会使你觉得对方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相貌真的决定命运吗?
心理学家们常常做这样一项研究:给你一张陌生人的照片,只要求你依据照片来猜测此人的性格特点和人生前景。这类研究一般发现:人们认为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更有趣、更善于社交,在生活和爱情方面也更可能取得成功。
总之,人们似乎受到了“美的就是好的”这一简单刻板印象的影响;人们认为有吸引力的人也有令人满意的特质,以与其俊美的长相相匹配。
而且我们似乎自动地作出这些判断,没有丝毫有意识的思考;我们看到俊美面孔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对它的正面评价。
为什么韩国女生如此热衷于整容?这个1997年的研究或许能给你答案:
对美丽的偏见也使得人们混淆了相貌和才华的关系,在职场中,长相美好的确实比长相一般的工资更高、升职更快,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对有魅力的教授也有更高的教学评价,甚至是在法庭上相貌好的人都会留下更好的印象:
其实你也在喜欢着喜欢你的人
吸引力匹配现象表明,亲密关系和追求最有可能带来回报的伴侣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实际上大多人在寻找未来伴侣的过程之中,既考虑了伴侣的长相吸引力,也考虑了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最吸引人的伴侣,正是那些长相还过得去,也很有可能接纳我们的人。我们期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大小,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适配价值即作为生殖伙伴的综合吸引力有关。
高适配价值的人,有很多热烈的追求者,他们可以合理地期望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有兴趣。因此,他们能够坚持自己对伴侣的高要求。
例如,美女对男人有非常高的标准要求,她们不单想要一个能成为好爸爸的身世,也不只是需要一个有钱的肌肉男,她们还希望自己的伴侣拥有所有这些理想的条件。
如果她们的适配价值足够高,或许真能吸引到这么完美的伴侣。但如果她们高估了自己的期望值、盲目自信,就会不断地被人拒绝。于是她们可能重新调整对适配价值的认识,并对他人接纳自己的可能性重新作出估计。
我们也在喜欢着与我们相像的人
作者认为,诸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的谚语绝对是正确的,这类人际吸引的研究非常彻底、广泛:
以上研究表明了相像是有吸引力,但我们谈到的相像具体指哪些类型呢?答案几乎包括了任何方面。
首先就是在年龄、性别、种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等人口统计学上的相像,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你高中时最好的朋友,可能与你的年龄、性别、种族完全一样。
人们甚至出乎意料地发现,很多人会和自己姓氏首字母相同的人结婚。
其次是态度和价值观的相像,共同点越多的伴侣,互相之间越喜欢,两个人越相像,就越加喜欢彼此。
最后,伴侣们还可能有着相似的性格,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处事风格和人格特质相像的人往往能和睦相处,具体看来,性格相像的夫妻比性格不同的夫妻的婚姻更加幸福。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性格有一些令人讨厌的弱点,较之没有这些缺陷的人,与同样有这些弱点的人相处会令你感到更加满意。
相异的人因匹配而在一起
1994年,26岁的《花花公子》年度女郎安娜嫁给了89岁的亿万富翁马歇尔,两人在很多方面并不相像,好像相异反而能够相吸。
作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太幼稚了,因为这样的伴侣实际上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进行了匹配,用长相换金钱,反之亦然。
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优势,但在人际市场上都在寻找与自己身价整体相当的伴侣。人们往往和有着类似适配价值的人结合,虽然他们能给予对方的特定奖赏或许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种事情层出不穷,也许看上去不太浪漫,但名望、财富、健康、才能和长相等等都像商品意义,能用来吸引心仪的伴侣。
如果我们把匹配视为一种广义的过程,不仅合计长相吸引力,而且包括各种其他长处和特质,那么很显然的是,人们总是会与旗鼓相当的人配成一对,同性相吸就这么发生了。
【结语】亲爱的共读小伙伴,在今天的共读里,我们了解了吸引力在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是伴侣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而不是别人。
其实,要开启一段亲密关系,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很重要,要维持一段亲密关系,伴侣二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发挥着作用,你可曾思考过,如何通过正确的沟通方式来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今日话题】今天是我们阅读《亲密关系》的第二天,在今天,我们看到了吸引力要素在亲密关系之中的作用,如果是你,你愿意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呢?是和你相似的?还是与你匹配的?能说说背后的原因吗?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点赞。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