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FM18.2丨杨志惠教授:一项Claudin18.2检测抗体在胃癌中检测性能可比性的全球比对研究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3-29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更新-横幅gif.gif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不下。SPOTLIGHT研究和GLOW研究一致地证实了Claudin18.2作为胃癌新兴靶向治疗靶标的潜力,其规范化检测也成为临床上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不同Claudin18.2检测抗体、分析平台间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如何,是病理科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日,病理学权威期刊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杂志发表一篇名为Global Ring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arability of Total Assay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Claudin18 Antibodies for Evaluation in Gastric Cancer [1] 的文章,该研究全面分析了全球27个实验室采用不同抗体、不同染色平台检测Claudin18.2的比对结果,以期为精准筛选Claudin18.2靶向治疗的患者提供证据支持。


本期【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志惠教授 详细解读这项研究的内容,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本期特邀专家——杨志惠 教授

杨志惠 教授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病理科主任/病理学教研室主任

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分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女医师协会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病理专委会常委
四川省医疗卫生健康促进会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等、以第一完成人获
得四川省及泸州市科技进步奖

革故鼎新,推波助澜,佐妥昔单抗的获批推动了Claudin18.2检测的落地

Claudin18.2蛋白是构成细胞紧密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特异表达,是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GEJC)中继HER2后又一强劲的潜在靶点。目前,在率先公布的2项全球III期临床试验——SPOTLIGHT和GLOW研究 [2,3] 中, 佐妥昔单抗联合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一线治疗Claudin18.2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转移性G/GEJC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改善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激励着更多临床和新药研发工作者的加速投入,以期在胃癌抗Claudin18.2靶向治疗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在既往发表的文献中,Claudin18.2在G/GEJC中的表达范围差异较大,从12.5%到87%不等 [4,5] ,这可能与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Claudin18.2阳性阈值、不同患者群体的阳性占比有关。为了更准确地筛选适合采用Claudin18.2靶向治疗的患者,全球范围内亟待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评分体系以满足各地实验室Claudin18.2检测的需求。在当前阶段,免疫组织化学(IHC)是Claudin18.2检测的常用手段,SPOTLIGHT和GLOW研究均采用了Ventana CLDN18(43-14A) RxDx IHC 分析平台筛选患者。一般而言,IHC可在多个商业化平台进行操作,属于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laboratory-developed tests, LDTs),而LDTs的使用受到如费用、不同平台可及性等多种因素驱动。迄今,尚无评估Claudin18.2 IHC抗体在不同染色平台上可重复性的相关报道,本项环形比对实验对比了3种Claudin18.2抗体在3种IHC染色平台的性能表现,旨在为G/GEJC靶向治疗的新型标志物——Claudin18.2的广泛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科学引领、严谨对比,环形比对实验的研究方法介绍

本研究采用环形比对实验设计,通过评估所选定实验室诊断检测/分析的一致性来测定结果的可重复性。该方法将一组确定的样本发放至不同实验室,按照既定的标准化分析方案进行实验和分析 [6] 。通过比较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和假阴性进一步推导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等参数,使用所有抗体/平台组合的Cohen’s kappa系数(CKC)范围观察采用相同检测方法时实验室间的一致性水平。根据已公布的IHC诊断法验证标准和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可接受阈值为≥85%,CKC>0.81代表强一致性。具体实验方法见图1:

1.png

图1 组织芯片组成和5种不同的抗体/分析组合

本研究计划在全球27个实验室检测3种Claudin18 IHC抗体(Ventana、LSBio和Novus)在3种不同平台(Ventana、Dako和Leica)的一致性,其中LSBio和Novus抗体在3种平台上进行染色分析,Ventana抗体仅在Ventana BenchMark平台上进行分析。最终结果与指导委员会3位病理学家的一致评分进行比较。CKC系数与一致性强度相关,>0.8代表一致性强/优秀;0.61-0.8代表一致性较强;0.41-0.6代表一致性中等;0.40-0.21代表一致性一般;0.2-0.01代表一致性弱;<0.01代表一致性较差。

全面分析、结果详实,为Claudin18.2抗体和平台的选择提供有力证据

Ventana抗体在26/27个实验室的Ventana平台上进行检测,前中心病理评估的敏感度(84%)低于85%阈值,当经过中心病理评估后,则表现为强一致性(CKC:0.90),敏感度显著提高。LSBio抗体在Ventana平台上(25/27)检测的一致性较强(CKC:0.68),前中心病理评估的精确度和特异度指标可接受(≥85%),中心病理评估后4个参数均高于阈值;而Novus抗体在Ventana平台上(25/27)检测的一致性一般(CKC:0.39),前中心病理评估指标除特异性外的其他均未达到可接受阈值。经中心病理评估后,一致性从一般提升至中等,准确度、精确度和特异度指标达到阈值,但其敏感度均低于另外两种抗体。总体而言,全球实验室采用Ventana、LSBio和Novus抗体在Ventana平台上染色评估,与中心实验室参考结果相比,一致性分别为强(CKC:0.90)、较强(CKC:0.77)和中等(CKC:0.60)。

在图2中,清晰地显示了不同抗体在Ventana平台染色情况的差异,Ventana抗体显示出高质量、边界分明的强膜染色,LSBio抗体与Ventana抗体相比染色较弱,且边界不清晰,呈现橙色或棕色膜染色,这可能与其敏感性较低有关。而Novus抗体在Ventana平台的染色最弱,这也解释了为何该抗体在Ventana平台敏感性最低的原因。

2.png

图2 同一组织芯片中,H&E染色和7种不同Claudin18.2抗体和平台组合的代表性图片。Ventana平台显示了最强染色,膜染色清晰可见。LSBio和Novus在Ventana平台较弱染色,而在Leica和Dako平台的膜染色更清晰。

LSBio抗体在Ventana平台上的染色较弱(敏感度86%),在Leica平台上的染色质量可接受(敏感度90%),在Dako平台的染色质量最高(敏感度96%)。同样,Novus抗体在Ventana平台上的表现最差(敏感度64%),在Leica平台的敏感度92%,在Dako平台上染色强但特异性较弱(敏感度68%,准确度82%)。

本研究的次要研究目的是评估LSBio和Novus抗体在3种平台上的检测结果与中心实验室采用Ventana抗体在Ventana平台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LSBio抗体在Dako平台上的检测结果一致性最高(CKC:0.84),其次为其在Leica平台上的检测结果(CKC:0.73),最次为在Ventana平台上的检测结果(CKC:0.68),未达到准确度(83%)和特异度(83%)可接受阈值。而Novus抗体在Ventana平台的表现最差(CKC:0.50),其在三种平台的准确度和特异度相当,但敏感度(55%~72%)和准确度(74%~80%)未达到可接受阈值。详见下表。

3.png

在实验室间的一致性方面,Ventana抗体在Ventana平台(CKC:0.69-1)、LSBio抗体在Dako平台(CKC:0.73-1)的一致性高,在Leica平台的差异较大(CKC:0.33-1);Novus抗体在Ventana平台(CKC:0-1)、Leica平台(CKC:0-1)和Dako平台(CKC:0-0.92)的差异均较大。

5.png

图3. 与中心实验室采用Ventana方法作为参照对比,不同实验室的不同抗体/平台组合的一致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研究对国内Claudin18.2检测的借鉴意义

环形比对实验通过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检测,验证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在本项环形对比实验中,Dako平台和Ventana平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因此提示Claudin18.2的检测不必局限于一个平台,此外,尽管不同抗体间存在差异,但Ventana和LSBio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符合IHC验证的分析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鉴于本研究的结果,由于Novus抗体的指标未满足85%的可接受标准,因此在选择使用时应谨慎。

根据文中描述,在27家实验室中,中国实验室占5家,这说明中国病理专家的能力已被国际认可,但我们仍需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提升中国病理学家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在参与国际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积累研究经验。目前我国国内针对Claudin18.2的研发如火如荼,不同研究中采用的伴随诊断抗体不同,常见的有Ventana CLDN18(43-14A)抗体、Abcam的EPR19202抗体、安必平自研的Ibp1-cldn18.2抗体等,通过借鉴国外环形对比实验的经验,中国可以建立类似的比对机制,制定适合本国的Claudin18.2检测标准和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水平,推动Claudin18.2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为胃癌的精准诊疗提供精确可靠的病理支持。

参考文献

1. Jasani B, Taniere P, Schildhaus HU, et al. Global Ring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arability of Total Assay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Claudin 18 Antibodies for Evaluation in Gastric Cancer. Lab Invest. 2024 Jan;104(1):100284.
2. Shitara K, Lordick F, Bang YJ, et al. Zolbetuximab plus mFOLFOX6 in patients with CLDN18.2-positive, HER2-negative, untreated, locally advanced unresectable or metastatic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SPOTLIGHT):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3 May 20;401(10389):1655-1668.
3. Shah MA, Shitara K, Ajani JA, et al. Zolbetuximab plus CAPOX in CLDN18.2-positive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the randomized, phase 3 GLOW trial. Nat Med. 2023 Aug;29(8):2133-2141.
4. Ungureanu BS, Lungulescu CV, Pirici D, et al. Clinicopathologic Relevance of Claudin 18.2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 A Meta-Analysis. Front Oncol. 2021 Mar 4;11:643872.
5. Rohde C, Yamaguchi R, Mukhina S, et al. Comparison of Claudin 18.2 expression in primary tumors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gastric adenocarcinoma. Jpn J Clin Oncol. 2019 Sep 1;49(9):870-876.


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MAT-CN-VYL-2025-00069
审批时间:2025-03-29
材料有效期:2026-03-2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邓文普

往期回顾

FM18.2系列:

FM18.2丨侯英勇教授:从隐匿到闪耀,Claudin18.2的奇妙探索之旅

FM18.2丨于国华教授: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Claudin18.2免疫组化评估之理论篇

FM18.2丨周炜洵教授:从国内外指南的更迭,看胃癌Claudin18.2检测的当下和未来

FM18.2丨范松青教授: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Claudin18.2免疫组化评估之实践篇

Around18.2系列:

Around18.2 | 大咖论道:病理专家视角下的胃癌精准诊疗新格局

Around18.2 | 大咖论道:新标志物出现时病理科如何化挑战为机遇

Around18.2丨大咖论道:胃癌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全景解析与未来展望

Around18.2丨大咖论道:加强临床病理交流合作,推动Claudin18.2检测规范化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