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君:
有人说,金交所产品收益不如P2P,安全性不如银行理财,还有必要投么?那么,目前还有哪些平台在卖金交所产品,他们的风险怎样?
来源 | 布谷TIME
近几天沸沸扬扬的辉山乳业事件,除了众多银行中枪外,股民和理财散户也都不同程度卷入,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对理财背后风险的关注。
除了红岭创投5000万的债权外,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应该是这次辉山事件中普通投资者卷入最深的平台,又一次引发了大家对金交所产品风险的敬畏。
金交所曾经被互金行业视为“限额”后一大利器,甚至有很多平台绕道金交所实现合规,去年年底更是出现了“第二春”的盛况。
越来越多的P2P、互金公司都在寻求与“金交所”合作,其中蕴含的风险也开始被关注到。对接金交所(含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产品出事也不是第一次,去年蚂蚁金服“招财宝”亿元逾期也引发了金融界的轰动。
当然,理财平台对接金交所模式,监管层去年11月就曾关注到。今年1月,监管部门联席会议重申国务院对清理各类交易场所的重视,随后300多家交易所遭遇整顿。
有人说,金交所产品收益不如P2P,安全性不如银行理财,还有必要投么?那么,目前还有哪些平台在卖金交所产品,他们的风险怎样?
笔者统计到了36家卖金交所资产的平台:
上表中,没有标明上次发标时间的,代表着最近仍在发金交所标的。当然,人力所限,还有其他平台有金交所资产的欢迎谷粒们留言补充。
腾讯理财通、百度金融、360你财富、京东金融、苏宁金融、恒大金融、万达财富、乐视金融等知名企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都将资产对准金交所。
实际上很多金交所也有自己的网站可直接投资,比如陆金所、网金社、前海航交所、苏州金交所、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等……
统计完后,让我们回到终极问题:这些产品风险如何?能不能投?
首先,布谷君想说“存在即是合理”。腾讯、百度、京东、蚂蚁金服等绝不接触P2P资产的大平台都很认可金交所资产,这说明了这个渠道安全性还是受市场和机构认可的。
当然,像辉山这种,大连金交所实际上发放的是“银行委托贷款”,这里面有银行把关风控,所以连银行专业的风控都无法避免踩雷,对普通投资者只能说是“黑天鹅”了。
不同平台对接金交所资产的做法不同,金交所本身的背书信用也不同,投资者也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金交所在监管上没有那么多限制,底层资产的披露程度不高,很多借款企业和平台钻漏洞将不良资产包装成理财产品,这种趋势在近半年来愈演愈烈。
有人说,相当一部分金交所资产质量还不如P2P,我认为这也是事实。
而金交所产品当前最核心的风险,是一部分金交所(对接金交所资产的)理财产品瞄准了C端,通过各种渠道、多层包装将一系列次级贷、次级债卖给普通人。
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投资考虑的关键点应该是什么?
1)看清平台是否有担保措施,如果有,有抵押物、担保公司、还是履约保证险?
这次辉山乳业事件中波及到的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条款明确表示,投资者风险自担,交易所不承担任何责任。
招财宝侨兴债事件之所以解决的还算圆满(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因为该产品有浙商财险的履约保证险。
2)有担保的话,是保息、保本金、还是本息都保?
——不管遇到什么事,还是合同条款最管用。
1)有些平台,没有兜底条款,但为了公司商誉,或许会选择兜底。
比如票据理财平台中汇在线资金链断裂,其两款产品曾通过新浪微财富交易,最后新浪为这笔交易兜底了超过5000万元。当然,这个极其考验人品。
再比如,踩雷事件后红岭创投会兜底;当然,招财宝侨兴债事件中如果没有保险公司赔付蚂蚁金服应该也会兑付了。
这种就是要选准平台了。
2)还有一种情况是,理财平台参股了金交所的组建,将平台原本要发的大标资产转移到金交所上发行,投与不投,就看你信不信这家平台了。
1)互联网金融巨头直接收购交易所,比如天津金交所、重庆金交所、深圳前海金交所等等,它们背后有靠山,相对兜底能力更强些。
2)网贷平台为了“规避”借款上限的规定,付费通过金交所渠道来“洗个澡”。这种资产本身没有变化,也就是理财风险没有变,但给到投资者的收益却少了,这种要谨慎。
1)信息不明、资金流向不明的不投。钱给谁了、投了哪些资产都不知道,你投吗?
2)融资人有负面信息的不投。善于查询信息,如果一个公司经常负面缠身,你借给他钱吗?
可以说,金交所理财产品正处在缺乏监管下鱼龙混杂的局面,需要经历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就像两年前的P2P。
在时间的作用下,大浪淘沙,未来也许能更规范。
最后,再抛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招财宝、理财通、京东金融、百度金融偏爱金交所资产呢?
1. 金交所是地方政府批准的渠道,更容易符合监管要求。
2. 这部分资产的利率低,安全性相对高,更容易规避风险。
3. 拥有金交所渠道可以帮平台打造一个从资产到资金的闭环。
你有其他答案吗?
关于版权:P2P观察分享P2P相关的要闻、干货。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附上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