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数据派
THU数据派"基于清华,放眼世界",以扎实的理工功底闯荡“数据江湖”。发布全球大数据资讯,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分享前沿产业动态。了解清华大数据,敬请关注姐妹号“数据派THU”。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儿天空  ·  阅文2024年会将于2月28号在新加坡圣淘沙 ... ·  19 小时前  
航空工业  ·  奉剑海天 “新”火相传 | ... ·  昨天  
航空工业  ·  外场日志:与AC332共成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数据派

TMD2019:字节激进跳动,美团闷声发财,滴滴艰难正名

AI数据派  · 公众号  ·  · 2020-01-08 21:30

正文

转载自:小饭桌


本文 3979 字, 建议阅读 6 分钟
本文介绍 作为依托中国移动互联网红利兴起的三巨头, “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在2019年的走向。




文/ 甄祥晴

来源/ 投中网商业深度


作为依托中国移动互联网红利兴起的三巨头, “TMD”(字节跳动、美团、滴滴)在2019年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字节跳动依然处于“激进”状态, 2019年投资数量创出新高,位列三家公司第一,并在社交、搜索、教育、游戏等领域全面发展,直指腾讯和百度的核心业务,甚至在搜索领域,称“要奔着第一名去做”。


被诟病亏损多年的美团则开始收缩战线, 聚焦盈利,市值不断创出新高,成为仅次于阿里与腾讯的第三大上市互联网公司。


曾经斥巨资培育市场的滴滴则稍显沉寂, 在历经顺风车事件后,它正忙于挽回公司形象,为过去急速扩张带来的隐患补课。


“TMD”的称谓最早流行于2015年。彼时,擅长作战的滴滴、美团估值都超过150亿美元,而今日头条估值远不到100亿美元。但如今,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曾经落后的字节跳动反超滴滴,位列全球独角兽估值第二名。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字节跳动估值为717亿美元,远超滴滴的516亿美元。而美团上市后,曾在当年年底市值跌入谷底,约326亿美元。2019年,美团盈利后市值则不断创出新高,目前约769亿美元,在中国已上市互联网公司中,仅次于阿里和腾讯。


同时投资了“TMD”的红杉资本掌门人沈南鹏曾对媒体表示,“TMD”三家谁后劲更足,这取决于是看五年后、十年后还是看二十年。未来虽不可预期,但 通过观察“TMD”这一曾被定义为互联网第二阵营的变化,或许能管窥正悄然发生的中国互联网格局变动。


激进的字节跳动: “能赚钱的都做”


相较于美团在上市后迅速收缩战线、聚焦盈利,字节跳动仍然在扩大投入、四处出击。


无论是与往年比,还是与滴滴、美团比,2019年都是字节跳动投资最激进的一年。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 2019年字节跳动共有28笔投资,相较于2018年增加12次,涉及教育、游戏等领域。 美团与滴滴则相反,2019年投资数量均相比2018年下滑严重,分别为五次和四次。


从自身业务来看 字节跳动已经手握两个爆款APP“抖音”和“今日头条” 目前,除腾讯外,字节跳动系APP占据用户时间最长,且仍然在增长。据QuestMobile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字节跳动系APP使用时长占比增至12.5%。



但限于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持续下降,未来增长空间有限, 字节跳动每一次出击,都相当于抢夺其他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巨头的地盘。


2019年7月,张一鸣曾提出,字节跳动的主产品今日头条正在艰难度过1.8亿DAU(注:日活跃用户数量)的增长瓶颈期,如果没有搜索场景的拓展和优质内容,今日头条的增长空间可能只剩4000万DAU。


为此,字节跳动上线“头条搜索”。新上任今日头条CEO朱文佳对竞争直言不讳,“既然做一个东西肯定瞄着第一去做,瞄着第二没有奔头。”为完成搜索布局,字节跳动还于2019年8月全资收购互动百科,以此对标百度百科。


为获得增长, 被称为APP工厂的字节跳动还寄希望于生产出下一个爆款 2019年,原今日头条CEO陈林转去负责创新业务,36氪援引知情人士称其目标是“为字节跳动跑出第三个DAU过亿的产品”。


陈林统管下,具有社交、教育等新业务。字节跳动2019年先后推出多闪,飞聊等社交产品,但发布新产品的热潮退却后,均未能完成用户的快速自发增长。七麦数据显示,多闪在刚刚发布时达到下载量高峰45万左右后,此后断崖式下跌,目前下载量每天维持在两万左右,飞聊情况则更糟糕,目前每天下载量仅500个左右。



对于教育业务,字节跳动决心很大。 2018年试水在线英语后,字节跳动2019年又通过收购清北网校推出K12网校产品。英语与K12是教育行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中国两大教育巨头新东方和好未来的核心业务正在于此。字节跳动将面临与两大传统教育巨头以及vipkid、猿辅导等在线教育公司的正面竞争。


目前来看,字节跳动尚未能推出在教育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其旗下在线英语产品gogokid曾面临裁员风波,清北网校负责人则于2019年10月离职。但这未能影响字节跳动对教育的热情,其还在2019年收购锤子科技部分专利使用权,并计划于2020年发布一款K12教育硬件产品。


字节跳动的游戏野心也在2019年得以展现。 游戏直播、代理发行已经不能满足其胃口,字节跳动在2019年走向自研游戏之路。为此,其先后收购两家游戏公司,并成立百人团队,开始以自研游戏为主的Oasis项目(绿洲计划)。据《财经》报道,自研游戏归战略部门,在内部这个项目也被称为“憋大招”。


与腾讯一样, 坐拥7亿流量的字节跳动不满足于仅为第三方导流,而是要完成商业闭环,进行除广告外,教育、游戏等多场景的变现。 一位字节跳动内部员工对记者称,“能赚钱的都做”,原因在于“现在有大量流量,而变现渠道只有广告。”


收缩战线的美团: 终于盈利


“2019可能会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王兴在饭否的这句话被广为引用。但美团的情况恰恰相反, 2019年是美团过去10年最好的一年——2019年二季度,美团首次实现整体盈利。


受益于业绩,美团在二级市场走出了一个微笑曲线。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团收盘于101.9港元/股,是201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43.9港元/股的1.32倍。目前,美团市值约6000亿港元,仅次于阿里和腾讯。


回想2018年上市,美团在招股书中坦言,“我们自成立起就产生亏损,未来我们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美团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105亿元、58亿元及190亿元。2018年经调整亏损85亿元。


2019年成为美团转折点。 第二季度,美团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首次实现整体盈利。第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9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美团盈利,一方面也是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打仗不力的结果。” 一位关注美团的互联网分析师曾对记者表示。该分析师认为,美团佣金率(注:抽取佣金比例)提高很快,止损转正,反映出阿里在业务的狙击上失去了行业定价能力。


的确, 在外卖领域,美团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在行业拥有定价资格 Trustdata报告显示,2019年Q3,美团外卖业务份额继续上升,至65.8%,而阿里梯队饿了么+饿了么星选(注:原百度外卖,已被饿了么收购)则持续下降,至32.2%,外卖领域2:1格局基本形成。



盈利的另一面是,2019年,美团不再四处出击,而是收缩战线。 一位美团员工对记者称,美团上市前业务线开的太多,上市后为了节约成本,砍掉很多。目前,美团创新业务主要包括共享单车、网约车、餐饮管理系统、生鲜零售。在网约车方面,美团采取了投入更少的聚合模式;生鲜零售方面,美团的小象生鲜、美团买菜,相较于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还未表现出战斗力。


美团的战略重心已经由C端转移到B端 2019年年初,美团就宣布,美团2019年将重点布局B端,投入110亿元,美团外卖的10000名员工的重心也会从消费者转向商家。比如,规模化运作餐饮供应链平台快驴进货;推出“馒头直聘”蓝领招聘平台,帮助商户解决蓝领的招聘问题。


王兴曾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长远看如果美团只做很浅的连接,那是没价值的。所以我们在各个垂直行业都在做更深层次的连接,我们现在还给餐饮老板提供ERP系统,我们会往B端走,扎得更深。”


焦虑的滴滴: 重塑形象


滴滴是TMD三小巨头中唯一过得比较艰难的互联网新贵。在顺风车事故后,滴滴的2019年更多是在为自己“正名”,为过去急速扩张带来的安全隐患补课。


安全事件为滴滴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 极光大数据显示,滴滴出行月均DAU曾从2018年8月的1600万左右下滑至12月的1105.7万,4个月内下滑近500万。安全事件甚至导致整个出行市场急转直下。贝恩公司研究曾一度预计,中国出行市场的交易总额将在2020年达到720亿美元,但据最新预测,这一数字在2021年才会缓和增至600亿美元。


安全成为滴滴2019年的重心。 据AI财经报道,滴滴总部大楼里,到处都是标语和视频,就连洗手间内侧的门板上都贴着“全心全意,all in安全”的字样。


为了拉近与用户的关系,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微博变得活跃,2019年发了42条微博。而上一次程维密集发布微博,还是2014年滴滴高速扩张的时候。


滴滴总裁柳青不仅在微博变得活跃,还在综艺节目中“出道”。9月,滴滴联合笑果文化推出自制脱口秀《七嘴八舌吐滴滴》,柳青携一群员工参加节目回应吐槽。12月,滴滴还作为联合出品方,推出选秀综艺节目《出发吧,师傅!》,该节目中的参赛选手均是来自滴滴、嘀嗒等出行平台的司机师傅。


而在滴滴一切发展让步安全、忙着补课的同时,新一轮挑战又将开始。


2019年, 高德、美团等聚合类出行平台崭露头角,滴滴一部分订单被截流。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称,高德和美团作为聚合平台,具备天然优势,地图的不可替代性摆在那里,而美团已经具备了所有流量和生活场景的聚合能力。“这对滴滴将是一个挑战,因为之前滴滴是我最大,我车多,那么这个平台出现以后,滴滴的优势还剩什么?”


贝恩咨询曾发布《2018 年中国新型出行市场研究 》,滴滴依然支配着市场,占据着九成的交易额,但很难说这些都是滴滴的用户,有60%的订单并非来自滴滴自己的APP,他们可能来自微信、支付宝、高德地图、携程等地方。


运力正是当下滴滴亟需解决的问题。 “ALL IN 安全”后,滴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清退了约30万司机。The Information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滴滴现在只能满足其所需运力的70%,在北京和上海,运力不足的问题尤其严重,在北京核心区域的高峰期,打车几乎总要等上十多分钟。


为弥补运力不足,滴滴上线第三方服务商“秒走打车”,并推出网约车开放平台,与广汽、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协议,把车企自营的第三方服务商接入滴滴网约车开放平台。


2019年12月,顺风车在下线16个月后回归,与过去作为盈利产品不同,新版顺风车目前对于滴滴来说更重要的是补充运力。此外,滴滴还在去年重点运营了拼车业务,打出“一折拼车”的口号,以此缓解运力不足的问题。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滴滴估值已经缩水。 最高时,滴滴在2017年年底一轮40亿美金融资中,估值达到560亿;但据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滴滴估值为516亿美元。以此计算,滴滴估值目前较2017年底缩水44亿美元。


这对于滴滴来说也许不是一个好消息。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