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了解国际经济动态的窗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泽连斯基宣布新制裁 ·  19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面对鲁比奥威胁,巴拿马强硬表态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北约:出动军舰飞机 俄回应 ·  3 天前  
参考消息  ·  泽连斯基“急了”:将“非常危险”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东方.时事漫谈2020年02月10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  · 公众号  · 国际  · 2020-05-07 23:56

正文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漫谈》

 

2020年02月10日

 

 

美国否认对伊朗实施药品制裁,伊总统怒斥:谎言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5日报道,伊朗总统鲁哈尼在一个颁奖典礼上表示,美国声称没有限制对伊朗药品供应,是一个谎言。他指出,伊朗只在公平合理的的条件下谈判。

 

据报道,近日美国和瑞士宣布,他们启动了一条“人道主义物资的金融渠道”,以确保能够继续向伊朗运送食品和药品。对此,伊朗认为,该渠道的设计能力仅为200万美元药品,远达不到伊朗真正需要的进口量。此外,对于给伊朗提供药品的外国公司,也很可能受到美国制裁。

 

美军方承认:美海军已装备低当量核武器,威慑对手

 

【综合消息】据美国国防部2月5日消息,美国海军已装备携带低当量核弹头的潜射弹道导弹。

 

美国国防部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海军已在潜射弹道导弹上配备W76-2低当量核弹头。声明称此举增强了美国的威慑力,体现了美国对“延伸威慑”的承诺,并向潜在对手表明有限的核部署没有任何优势。

 

乌克兰总统:伊朗从一开始就知道客机是被导弹击中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5日报道,乌克兰总统表示,一份泄露的伊朗飞行员和控制塔之间的对话录音证明,伊朗在己方部队击落了一架乌克兰客机之后立即知道了事件真相。

 

据乌克兰某媒体晚间获得的一段录音显示,1月8日,在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752航班从德黑兰起飞后不久,另一架客机的一名伊朗飞行员在德黑兰国际机场降落时,与机场的一个控制塔进行了相关的对话。

 

根据一份对应的文字记录,大约早上6点12分;伊朗阿斯曼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向控制塔台发出警报,称他在空中看到了可疑的东西。他说:“飞行路线上有亮光,就像导弹发射时的亮光一样。那里应该发生这样的情况吗?”当被地面要求澄清时,他回答说:“那肯定是来自导弹的光。”

 

【时事漫谈】由于此前西方奉行“步步追杀”式的对伊政策,结果导致伊朗内部张力有所增强,为此,西方的对伊政策有所“微调”。

 

即:从原来“步步追杀”式的对伊政策,转为“有张有弛”的“威逼利诱”式的对伊政策。

 

首先,威逼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乌航空难的后续发展和美国释放所谓装备低当量核弹的相关消息。

 

乌克兰总统披露的所谓伊朗飞行员和控制塔之间的对话录音显然对伊朗方面非常不利,其可以看做是西方利用乌航空难事件继续对伊朗施压的后续发展。

 

 

●这足以让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

 

 

西方利用乌航空难事件对伊朗施压的关键点之一就在于围绕黑匣子展开的博弈中。有趣的是,作为乌克兰总统是怎么知道至今仍处于保密状态的有关“伊朗飞行员和控制塔之间的对话录音”的详细内容的?这足以让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

 

未来西方不排除用类似的手段,凭借手中的技术霸权,去“强行”解读黑匣子,而黑匣子中被强行解读出的信息,只要需要,就可以在任何层面,对伊朗方面不利。

 

而从技术角度,西方让黑匣子去“说”他们需要的话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后门说、间谍说、预先嵌入说或远程写入说。类似于此前的马航MH370事件的“技术性劫机”。

 

除了所谓上面的各种“操纵说”外,西方也可以通过电子战的手段,合成一个假目标 或假信号,诱骗伊朗防空部队击落乌克兰航空。类似于此前的马航MH17事件或前苏联击落韩国客机事件。

 

无论是那种方式,难度如何,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两种模式西方均能做到。而对于伊朗来说,因缺乏破解黑匣子的技术手段,其始终无法知道“黑匣子”中究竟有什么?即便伊朗经过内部调查,确认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细节隐瞒。

 

 

●建议伊朗公开要求引入类似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技术介入”

 

所以,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与建议中,再次建议伊朗方面可以引入国际社会中类似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技术介入”,这样或可以一定程度上扭转目前在乌航空难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我们将此前沙特拦截也门船只看做是西方瞄着封锁伊朗海上航线这一层面对其发出警告,那么乌航空难事件的后续发展则瞄着封锁伊朗空中航线层面对其发出警告。

 

 

●美军部署在大西洋的核潜艇处于“攻击阵地”位置上

 

 

需要格外说明的是,美国防部高官证实美军装备低当量核武器的相关消息,大家务必对其保持警惕:

 

第一、据此前相关消息披露,美国的这种低当量核武器被部署在大西洋方向的美国潜艇上。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大西洋虽然距离中东隔着地中海,但对于弹道导弹而言,美军部署在大西洋的核潜艇显然是处于距离伊朗本土较远的“攻击阵地”位置上,即:远离伊朗本土的军事部署比紧邻伊朗本土的军事部署,更侧重于实际军事打击的攻击意图,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威慑意图。

 

 

●“点杀伤”的战术核武相比“面杀伤”战略核武具更低使用门槛。

 

 

第三、在第一、第二的基础上,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装备的所谓低当量核弹头大约具有5000吨TNT的毁伤能力,在核武器范畴中属于“点杀伤”类型的战术核武器(小型化核武器),相比“面杀伤”的战略核武器,具有更低的使用门槛。

 

第四、在第三的基础上,在西方瞄着封锁伊朗海上航线和空中航线的同时,美国通过发出装备低当量核弹头相关信息,对伊朗进行核威胁的本身,就是此前东方时事解读反复提醒大家的,有关西方对伊朗“关键压力”逐步升级至“高潮部分”的过程,其标就在一个“核”字。

 

其次,在利诱层面,美国宣称对伊朗解除药品禁运而伊朗副总统称其撒谎一事,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是美国为了在人道主义层面挽回“过多失分”的局面,在“诱惑”层面做出的“补救措施”。而欧盟方面也恰到好处的在所谓“伊核协议争端机制”问题上“打个嘴巴后给颗糖”,通过“不设时间限制”的方式,更是在“有效安抚”之前全面施压,反而一度导致抵抗因子稍占优势的伊朗。

 

 

●伊朗仍对西方(欧洲)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我们难过观察,也不难看出,从伊朗至今拿着黑盒子(注:这是必须是也是正确的),但同时,面对乌克兰方面的“奇怪披露”仍然未公开要求中国/或俄罗斯的技术介入来看,伊朗仍对西方(欧洲)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总结起来,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伊朗至今未将所谓“假报复”做成真报复。

 

第二、就乌航空难黑盒子问题,伊朗仍然没有提请国际社会介入。

 

 

●伊朗幻想性下的软弱性,必然导致美敢“准备”对其进行核威慑

 

也所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个时候美国敢于曝出所谓装备低当量核武的消息,正是因为伊朗的幻想性下的软弱性,也必然导致美国敢于“准备”对其进行核威慑。

 

虽然此后伊朗方面判处1名协助美中情局并为其效力的伊朗人死刑,并用此回应美方的核威胁,但两相对比,伊朗还是“温柔”的太多。显然,时至今日,伊朗还是那个“妥协的不彻底,抵抗的不坚决”的伊朗,未曾改变。

 

 

-----

 

 

 

美国或将针对“北溪-2”管道项目实施新的制裁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5日报道,美国国会可能对“北溪-2”输气管道项目采取新的制裁措施。

 

如果有必要,制裁措施将在2月或者3月推出。报道称,如果俄罗斯将尝试继续铺设管线剩下的部分,美国国会将通过新的制裁。制裁将针对该项目的欧洲投资商或者接收俄罗斯天然气的公司。

 

土耳其总统:不会对土军在伊德利卜遭袭坐视不管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5日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安卡拉方面将对叙利亚军队在伊德利卜袭击土军作出回应。

 

土耳其总统继续向记者说,“我们的军人遭受袭击后,我们多次进行了回应,并在继续对确定的目标进行打击。截至目前,已对叙利亚军队的46处设施实施了122次炮击和100次火箭炮打击,并派出了F-16战机,行动仍在继续。我们将继续我们的行动。”

 

埃尔多安称,土耳其军队在伊德利卜的行动中打死了30-35名叙利亚军人。

 

俄国防部驳斥驻叙军事警察遭到亲土耳其武装袭击的报道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5日报道,俄罗斯驻叙利亚冲突各方调解中心主任尤里∙博连科夫少将驳斥了俄军事警察在阿勒颇省遭到亲土耳其武装袭击的报道。

 

 

 

【时事漫谈】在中国新冠疫情因中医药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后,西方在缩短俄罗斯,伊朗之“观察期”的问题上表现的愈发时间紧迫。显然,在“中国经济”尚未从新冠疫情中彻底恢复之前,西方集中精力拿下俄罗斯之南亚政策的心态愈发焦急。

 

以俄罗斯为例,西方的这种焦急心态集中表现在对俄罗斯所谓进一步加大“威逼利诱”程度的问题上那就是“胡萝卜越来越甜,大棒也越来越粗”。

 

 

●西方已经开始动用土耳其这枚“重磅棋子”

 

 

首先,在威逼层面上,除了西方再次拿“北溪2”项目说事儿,以及俄罗斯境内再次出现密集的“诈弹”浪潮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西方已经开始动用土耳其这枚“重磅棋子”。

 

西方开始动用土耳其身上负载的“俄土关系”对俄罗斯施压,主要集中表现在目前围绕叙利亚北部伊德利卜展开的土叙之争问题上。

 

 

●“小妾”暴打“原配”,“曼比季陷阱”中的俄除了尴尬就是难堪

 

从新闻素材中我们不难看到,目前土耳其与叙利亚政府军直接交火。正如此前东方时事解读所评估的那样,彻底陷入“曼比季陷阱”的俄罗斯面对今天土耳其这个“小妾”暴打叙利亚这个“原配”的问题上,除了尴尬,恐怕剩下的就是难堪。

 

有趣的是,土耳其与俄罗斯就土叙交火事件各执一词。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至少到今天为止,俄罗斯仍因惧怕面对彻底出卖叙利亚的后果,而不敢公开承认土耳其声称的土俄之间“在此事前早有沟通”的事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