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人物
中国商业人物领域原创新媒体,专注于关注中国商业力量,讲述原创商业故事,提供商业人物特稿。【网站和客户端转载须获授权,侵权必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习近平对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作出重要指示 ·  4 小时前  
进出口银行  ·  进出口银行行领导开展节后走访慰问 ·  15 小时前  
进出口银行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2 天前  
进出口银行  ·  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 ·  3 天前  
中国人民银行  ·  2025年春节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人物

这次,轮到郁亮闯关了

商业人物  · 公众号  ·  · 2024-03-14 19:34

正文



作者丨李惠琳 江一苇
编辑丨谭璐
来源 | 21世纪商业评论(ID:weixin21cbr)

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努力稳住局面。
3月13日,其A股和港股未能延续前日的涨势,有所回调。3月以来,万科的股债价格,跌宕起伏。

前一天,YY评级发布消息称, 多家银行在为万科筹措最高800亿元人民币的银团贷款 ,以应对债券偿付。受此刺激,万科领涨地产板块。
面对各种传闻,郁亮默默做事,没有作出正式回应。

8日,万科发布公告, 3月11日到期的6.3亿美元中期票据,全数偿付本息

也有消息称,3月8日前后,多家险资派出高管到深圳万科总部,进行新一轮磋商。
风波未平,郁亮需要进一步证明,万科真的能好好“活下去”。



01

努力兑付


万科的股债价格异动 ,源于3月初的传闻:一宗债务展期谈判被拒绝。
关键时刻,新华资产出来澄清,传闻不实, 与万科一直保持正常业务合作

业内也认为,万科是受市场情绪拖累,基本面未出现骤变,也未有违约信号。
2月底以来,郁亮与深圳地铁相关高层就赴北京与多家险资商谈,重点并非对债务进行展期,而是希望险资不要提前行权。
3月8日前后,多家险资与万科展开新一轮磋商,内容涉及将债务偿付期限延长至少一年、追加增信担保和抵押品,以及发行债券将“非标转标”等。
从总量上看,万科有一定偿债压力。

根据YY评级的研究,截至2024年3月10日, 万科境内外债券余额合计861亿元 ,集中于2024(261亿元)、2025年(362亿元)到期。
目前,万科年内的境外公开债已偿付近一半,剩下5月及6月到期的两笔境外债。

万科表示,会通过境外自有资金、境外子公司的境内项目分红或股权转让资金,以及境外银团贷款等方式兑付。

郁亮 来源:万科

从账面上看,截至2023年9月底,万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12亿元,对短期债务的覆盖倍数为2.2倍。
投资者的担忧,部分可能来自对万科销售下滑的担忧。
2023年,万科以3761.2 亿元的销售额稳住行业老二的位置,同比减少6.2%。

2024年前两个月,销售同比下降41.65%,跌幅扩大。不过,同期百强房企的降幅为51.6%,万科仍跑赢行业。



02

有进有退


YY研究指出,对万科2024年债券偿付进行压力测试,即使监管压力下银行贷款和非标敞口保持,万科债券刚兑只能 依靠资产变现。

盘点万科可变现资产,仅考虑一线项目情况下,处置对价约579亿元。
郁亮不得不加速处置资产。
去年12月, 万科以4.8亿元的价格,出售多家悦榕酒店的管理权
1月,万科先将深圳高新投6.16%的股权出售给深投控。

2月,又将最赚钱的商场——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股权,打7折卖给香港领展基金,回笼资金23.8亿元。

同时,万科仍保持了一定投资节奏,2024年1月,万科新增3个开发项目,分别在银川、昆明和贵阳,权益价款9.3亿元。
有进有退,万科仍有底气:
一是深圳国资的支持。 其第一大股东是深圳地铁集团 ,截至2022年末,深铁持有万科A股27.88%的股份。
“万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万科背后是深铁,深铁背后是国资委。深铁工具箱将全力支持万科!” 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曾表示。
不过,也有险资表示,会关注大股东能否用更有力的手段驰援万科。
二是持续的融资渠道。2023年上半年,其新发行60亿元境内债券、90亿港元境外贷款。此外,万科还在拓展公募REITs的新融资渠道,盘活重资产。

目前,已成功申报两只公募REITs——华夏万纬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REIT、中金印力消费基础设施封闭式REIT,万科长租公寓的REITs也在申报中。

其中,华夏万纬REIT于3月1日获深交所受理,计划募资11.59亿元。中金印力REIT早于2023年10月获批,拟募资35.77亿元。



03

筹谋闭环


借助REITs的机遇,郁亮对以后也有所筹谋。
在他看来,未来不会回到对住宅开发过于依赖的阶段,包含商业、物流、租赁住房在内的经营服务业务,会持续成为万科全新的融资渠道。
郁亮曾提到,REITs对于不动产经营业务的重要性,类似于按揭贷款之于住宅开发的重要性,能够实现商业模式的闭环。

一旦完成REITs的环节打通, 万科有望真正从开发商转变为不动产商
2024年1月,万科成立商业事业部,七个区域的商业业务、印力集团统一并入,原南方区域首席合伙人孙嘉出任商业事业部首席合伙人。

至此,商业板块被提到与开发业务、物业板块同等地位。
此前,万科的商业板块资产较为分散,自有资产分布在七大区域事业部,与收购而来的印力集团,以两个体系独立共存,难以形成合力。
实际上,论总规模,万科的商业业务排在行业前列。截至2023年6月底, 万科(含印力)累计开业203个商业项目 ,建筑面积1118.3万平方米。

万科方面表示,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试点,为其商业业务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一盘棋建设和强化团队管理力量,能更好地抓住机会。
新出路难以快速见效。2023年前9个月,万科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