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挂着“望远镜”的名号,FAST却与我们日常熟悉的天文望远镜有很大不同。首先,FAST的口径非常大,达到了500米,即便是观测时的瞬时有效口径也达到了300米。而地面上的光学望远镜口径一般很难超过十米,否则由镜片自身的重量所引发的镜面变形对其成像质量就会有显著影响。其次,FAST似乎被固定在了一口大山坳里,不是像天文望远镜那样被安装在某种脚架上。即使是德国的口径为100米的玻恩射电望远镜,好像也有一个可以令其“摆头”的支架。那么,FAST究竟是一台怎样的设备,它又能在哪些领域帮助中国的天文学家取得领先世界的成果呢?为了了解这些,先让我们一起回顾天文学旗下一门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射电天文学。
如果说现代物理学起源于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化学起源于中国的炼丹术和西方的炼金术,微生物学起源于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那么没有人能说清楚天文学是何时何地起源于何人的研究。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都曾经独立地发展过自己的天文学。只是,当时的视界必然受限于那个年代的观测手段,渠道的局限性在天文学的发展史上表现地尤为突出。总的来讲,人类天文学史上总共有三次观测手段的革新。首先是161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光学望远镜,使人类得以突破自身生理局限(即暗夜中人的瞳孔所能张开的最大口径,正常人约为7—8毫米),大幅提高了人们在可见光波段的集光能力。目前,经过了三百多年的技术发展,以哈勃空间望远镜为代表的顶尖仪器已经能够令我们观察到宇宙大爆炸后最早一批诞生的星系。如此不可思议的成就在人类引以为傲的同时,也证明了可见光天文学有其自身的极限,在未来难有前沿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