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网络上最大的流量担当非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莫属。
该剧以查处某小处长贪污数亿元为起点线索,一步步揭开了汉东省的政治生态和反腐现状。
随着剧集的深入,大风厂的股权纠纷与其中涉及的官商勾成了其中的最大关注点,也是揭开全剧中心的一把钥匙。
虽然有戏剧化的成分,但大风厂的案例在现实中的确有迹可循。
《人民的名义》的编剧周梅森透露,他本人就是深陷大风厂股权之争的工人们的原型。而现实的中国社会中像大风厂一样“缺钱又麻烦”的民营企业也数不胜数。
今天,小编就来扒一扒大风厂的遭遇,分析下蔡包子中了怎样的套路?到底谁是纠纷的始作俑者?
大风厂的遭遇不仅揭示了其所在的服装行业面临的黄昏困局,更是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带到人们眼前。
剧中蔡成功担任董事长的大风厂曾是一家国有经营的服装厂,后转让给民营企业。
在老干部陈岩石的组织下,大风厂变为员工持股。直到大风厂临近破产,员工的持股仍达40%左右。
干部陈岩石曾带领大风厂进行员工持股的改革
剧中显示,蔡成功的大风厂仍是一个以人力生产为主的传统类服装企业,即使没被抵押,前途也十分堪忧。
受到电商发展、人力成本上涨以及自身行业的调整与整合,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销售额不断下滑,曾一度步入了艰难的困境。
因此,大风厂更像是中国目前服装行业的缩影,其面临的困局也有着一定的事实依据。
为了维持运转,董事长蔡成功一直要向银行贷款。但对于这类民营企业来说,国有银行却并非他们求助的对象,而商业银行中的潜规则他们也难以招架。
剧集发生到这里,想必不少民营企业一定颇有感触。因为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正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写照。
今年3月,曾引发严重网络舆论的“于欢伤人案”(刺死辱母案)正是一起因银行贷款难而走向恶性民间融资而引发的悲剧。对此,人民日报作出评论,认为高利贷的纠纷折射了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这几年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推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多个部门也频频出台文件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这仍是当下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迈过去的坎儿。
企业有企业的无奈,银行也有银行的难处。由于近几年实体经济面临转型压力,企业贷款违约情况增多,对从业人员而言,尽可能地提升放贷标准是相对安全的办法。
银行有钱却慎贷惜贷,企业缺钱但融不到资。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就容易助推资本脱实向虚,进而引发金融风险以及高利贷、非法集资等一系列问题。
历经周折,蔡成功以返点贿赂的形式寻求了京州本地一家商业银行即京州城市银行的贷款。但没想到,蔡成功却掉进了一场局中局里。
本以为贷款可以让企业渡过难关,可倒霉包蔡成功却遭到算计押错了宝。
为了找到银行贷款的过桥费,蔡成功以股权质押的形式从山水集团那里拿到了5000万元。
剧中坐收渔翁之利的山水集团总裁高小琴
万万没想到,过桥费到手后,银行却选选择断贷,被质押的股权就这样被山水集团给吃掉了。随后,大风厂地皮升值,山水集团坐收渔翁之利。
好一个请君入瓮的戏码,可怜的蔡成功本有希望成为拆迁的受益者,没想到却实力被坑。
2015年,歌手曲婉婷的母亲张明杰因贱卖国资等罪被起诉,其涉及的案件与大风厂的低价被卖有很多相似之处。
歌手曲婉婷与母亲张明杰
根据指控,张明杰被控的犯罪事实与其担任道里区副区长期间的一宗国企改制的资产处置密切相关。
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张明杰与他人某共谋,在征收土地过程中,虚构土地使用权已经转移的事实,将土地以六千余万的低价卖给东江公司,骗取征地款共计3.4985亿元人民币。
同样是官商勾结,现实中的戏码在影视剧中几乎被还原。
不过小编认为:山水集团的坐收渔翁之利难以彻底实现。因为从法律层面来讲上述股权质押协议可能是无效的。
一方面,蔡成功在未经其他股东同意将持股员工所持股权一起用于质押贷款,本就不合规;另一方面,即便蔡成功仅仅是就其自身股权进行质押,也是存在问题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相互转让股权而不受限制(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应当购买,不购买的视为同意。
由此,小编大胆猜测:大风服饰的股权质押协议经相关法律程序后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宣告无效,蔡成功和大风厂的员工可以就可能拿回持有的股权。
《人民的名义》中,蔡成功可恨又可怜的形象十分深入,这条线索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的情况,揭示了大风厂这类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银行贷款的潜规则的经济犯罪以及更深刻的官商勾结问题。
抛开影视剧不说,或许社会中正存在着许多个遭遇着企业经营不善的蔡成功,他们可能正在为银行贷款绞尽脑汁;而背后则是无数面临下岗的危机的企业工人;
与此相对的,或许部分企业正在依靠不正当的政治资源,大摇大摆的为自己谋得非法的利益……
而这些问题也必须引起现实中的关注。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南方日报、重案组37号、国是直通车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