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黑班长,我
听老乡说他们单位已经搬了,咱们会去哪儿啊,还有该不会真的要打仗了吧……”
“
瞧你那怂样,换防说是
去安徽,也可能是浙江,我哪儿知道啊。”
……
中午训练结束,整理器材的时候,
大黑
班长发现不止小宋,
这两天
大家问题都特别多,殊不知大黑自己闷了满肚子水,他找谁说去。
大黑
是09年入的伍,整17岁到部队,没两年就练硬了技术,在上级单位比武拨了头筹立了功,连队让他当班长。
大黑今年第八年了,虽然现在才3月份,但他觉得,要提前考虑走留问题了。
他本人意愿是想在部队服役长期干的,一方面是偏远山区家里条件不算好,最近看中了套商品房,想靠家里积蓄交个首付,但前提条件是转完上士之后有稳定工资收入才行。
另一方面,大黑是真心喜欢部队氛围,立功受奖、入党当骨干,跟着一票兄弟风里来雨里去的滋味大黑很满意,虽说不能在部队过一辈子,但他也没想好现在回家做什么。
现在改革终于有动作了,单位移防也就要开始了,可能要换单位,也有可能要换专业,可这一切对
大黑
来说还是不确定。
要是真换了单位甚至换了专业,自己都第八年了,对口性很强的技术能来得及学吗?人员编制整合后,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儿,单位会给转改士官的名额吗?
父母总是念叨,“儿子你在部队要好好干啊,你看咱家对门那小崽子整天在家躺着啃老本,丢死人了。你能留就留,我们身体还好不用你操心,你可千万别想着回来啊!”
“我也想留啊!”
大黑跟父母不好讲这边的事,心里有些吐槽。
02
“儿子,最近萨德闹这么凶,该不会要打仗了吧,仗咱不能打啊……”
小宋早上出操的时候接到家里电话,母亲打过来的。
“妈你干嘛啊,不是跟你说了没事别打连队军线么,晚上我了取手机给你打回去,挂了啊。”
本来以为家里有急事的小宋,挂完电话后被闹得哭笑不得,匆匆忙忙地回了几句就挂掉电话。
早上,他有跟大黑
班长
聊这些事儿,但他也清楚,大黑班长其实跟他懂得差不多。
小宋是
大学生士兵,
大一报名来的部队,一本,原先家里是不同意的,可拗不过他。
同学也有劝过他的,当啥兵啊,当兵有啥好的。
小宋那会就不乐意了,说啥呢?你不来当兵凭啥说当兵不好?
他来当兵目的想得也挺简单,就是原本自己很宅,不当兵的话可能
以后
一辈子都踏不出本省,也有可能定居在个或大或小的城市,就这样过平淡日子。
然而,小宋是很想出去走走看看,可
入伍来到部队,渡过新兵“适应期”之后,小宋对连队和战友之间的感情也是越来越深。
“真的要换驻地,那会去哪儿啊,万一和大黑班长他们分开怎么办……”
当晚,小宋有些失眠,他新兵三个月就是
大黑班长
带的,新兵连老兵连也都是同一栋排房。他有种依赖情绪,对班长、对战友、对连队……
这段时间小宋的心情,就好像几个月前送老班长离队一样。
03
晚上连长老贾查房的时候,给小宋捂严实了踢掉的被子。
其实最近连队人员情绪有些波动他是知道的,不怪指导员思想工作没开展好,
老贾自己都有些想法。
作为单位土生土长考学归来的正连职主官,老贾今年刚踏入第二年,他倒是不怎么担心转文职分流调动之类的事情,可是家属这边让他头大了。
他给妻子办了家属随军,安徽老家那套房子也卖掉了,妻子年前刚生了个千金,本以为再等两年买辆车,差不多就这样过日子了。
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换防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老婆孩子怎么办?闺女
还没断奶,这么点大的娃儿怎么跟着自己车马疲顿
。
查完岗回到家属房,妻子没睡还在等他,老贾忍不住说了句:“好像你跟我的这些年
,就没享过福……”
老贾妻子帮他脱了外套,随口说道:“赶紧睡吧整得话肉麻死了,
不就是挪个地儿嘛,实在不行我带孩子回老家跟爸妈挤挤住,等你稳定下来再说,我还能跑了不成。”
得,自家这模范军嫂……
想着想着,老贾睡了过去。
04
转天,
大黑
带着小宋站营门岗,老贾路过正准备问点事。
这时,老贾看到了老王,以前给连队送信的邮递员。
快八年没见老王了,老贾记得那会通往驻地的山路还没修,通信不便。老王就骑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挎着“中国邮政”的绿色布袋子,风里来雨里去。
前些年退休不干了,有特意来跟大家说过。
老王叫什么大家都不清楚,只清楚拍照、寄信、拿邮件,方圆十里就老王独自在弄,老班长们都叫他“老王”,顺口了。
也听别人说,
老王以前也是这单位的老兵,退伍后无牵无挂就留在驻地邮局找了个工作,来来回回给大家送信。
老王这会是认出了老贾,乐呵呵挺开心的:“哟,小贾,都三颗星星咯。”
老贾愣愣的看着老王,一身布衫洗得浆白,绿布袋子也还是不离身,只是人看上去老好多,忍不住问道:“老王您这几年去哪儿了?”
说完,就准备请老王到值班室坐坐,连招呼着小宋回连队帮着拿下茶叶倒杯水,
老王连忙说道不用。
“
这山头反反复复跑了几千趟,
这听说咱又得挪窝了,我就怕以后车骑不动了,特意回来看看。”
05
“哎……”
听到老王说道,老贾也跟着叹了口气。
老王看着大黑老贾他们都有些情绪了,皱着眉头有些不解:“怎么都愁眉苦脸想啥呢,换个驻地日子就不过啦?
我当兵那会单位从省军区调到军直属,驻地换了不下三次才
稳定下来
,还不是照样该吃吃该喝喝,换个地儿还能少拿一分钱工资不成!”
听老王这样说,老贾摇摇头:“老王你是老革命了,现在哪能按你们那会来。”
“呦!老革命怎么了。”
一听这话老王不乐意了,嗓门也大了些。
“老头子祖籍山东离这一千里地,背井离乡窝这当了几十年邮递员,不也好好活到现在?你们年轻人本事都比我大,该咋咋地,还能饿死不成?”
老王说着说着,情绪越来越激动:“我就是就不知道怎么了,现在部队里的人个个都忒不像军人了,哪来这么多屁事,当兵不就是打仗的吗?部队那么大摊子怎么可能把每个人都照料周全?
你们现在都四五十岁了?
那会每月几十块钱工资都干的下去,让我们去哪儿就去哪儿……”
听着听着,老贾、大黑和小宋的脸上都有点发烫,面儿有些挂不住了。
……
06
大道理讲太多可能没用,因为大家都懂。
“老贾、大黑和小宋”差不多算是近期小部分官兵内心的想法,也还有很多事无法逐一描述,
笔者也算是
“老贾、大黑和小宋”
其中的
一员。
只是近来想了许久,发现与其伤春悲秋,何不如调整状态,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征程。
笔者这些话,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有点乐观和天真了。
但无论走留,不管到哪儿,只要记住自己是个兵,只要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又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呢?
请相信经过努力,明天会有新的收获,又将是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