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构自己
无论你是陷入迷茫的大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小白新人,「重构自己」将帮助你完成从职场小白到专家高手的进阶之路,学会自我管理、快速提升职场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一家明星自动驾驶公司的8年:坚守、痛苦与信仰 ·  昨天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背债200多万去创业,她26岁挣到人生首个1 ... ·  2 天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从10到1000平米门店,我用了十年|小城创客 ·  3 天前  
HR成长社  ·  这哪是员工手册,简直就是宝典!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构自己

总觉得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三步教你轻松「做自己」| 解惑实验室

重构自己  · 公众号  · 职场  · 2018-07-14 22:16

正文

大家好,我是爱发呆的 T aka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


自己在学习或者工作方面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就觉得自己 辜负 身边 其他 人的 期待 ,特别是跟自己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从而心有愧疚。


趁着我们解惑实验室的第十一期节目,想来和大家一起聊聊「 他人 期待 」这件事。


废话不多说,先一起来看粉丝留言吧。


粉丝留言


T aka ,你好。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情绪很不好......


我是某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去年考研没有考上自己想去的学校,然后就听父母的话回家考教师编制准备工作,可是教师编制也没有能考上。现在找了一份工作,也不太满意。


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对爸妈也比较愧疚, 觉得 自己 不再是 他们 骄傲


因为我曾经也是家长口中 “ 别人 孩子 ”,学习成绩特别好,人也很乖巧。印象中我从初中开始就好像是爸妈的骄傲,是他们的「 面子 」。


毕业时决定跨专业考研,爸妈不同意。因为我自己一直在坚持,他们也就不太反对了。我知道他们心里其实是很不支持这件事的,「 所以 也想 一把 他们 证明 一下 自己 」。


图片来源:Pinterest


所以,当考研失败,考教师编制失败,工作不顺利等接连出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整个人生都昏暗了。


最让我难过的是,前几天听到我爸对我妹妹说让她努力些,「 不要 姐姐 一样 」。


虽然这样的话我爸也当面对我讲过,但是在这一刻心里还是特别难受......


特别难过的时候,就经常一个人躲起来偷偷地哭。


T aka ,你可以告诉我该怎么办么?


原因分析


至于 如何走出失败 ,我们就不再展开讲了,可以看一下我们饲主之前的文章《 三步教你克服失败的阴影,走过人生的低谷和迷茫 》,希望可以帮到你,也希望你现在正在走出挫折的道路上。


今天,我们主要来聊一下如何摆脱「 总是活在他人期待的 眼光中 」这件事。


为什么我们这么在乎他人的期待,总想寻求他人的认可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 镜中自我 」。


是指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首先会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其次想像他人对自己的形象如何评价,最后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自我感。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会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定位。


来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吧。


别人让你评价自己的性格,你可能会说「外向」或者「乐观」,也可能是「大方」或者「温柔」。(好吧,这个讲的是我自己,捂脸)


这个时候,对方问你为什么你会这么讲呢。


因为身边的人好像都这么评价我啊 」,你回答道。


这,就是「镜中自我」,以他人为镜 ,来看待自己。


图片来源:Pinterest


所以, 为了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很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也总是在寻求他人对我们的认可。


无形中,我们将他人的认同等同于了自我认同,将他人期待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而一旦这个期待没有达成,我们就会心有愧疚


这个「他人」中也包括了跟我们关系最密切的父母。太在意父母的认可,所以,考研的时候想证明给他们看,担心成为不了他们的骄傲,失败了就觉得对不起他们。


如何摆脱这种状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呢?


怎么办


1.与父母分手


对于教育很严格的家庭,很多同学从小就活在父母的评价之中。


久而久之,做事的驱动力就变成了「 满足父母需求 」、「 看父母脸色 」和「 讨父母欢 」。


而忘记了「 自己 」。


模糊了自己爸妈之间的边界,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却变成了为讨父母欢心而活。


所以我们的第一步,是要分清哪些事情是「自己」的,哪些事情是「父母」的。


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思考一下「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是 要由谁来承担 」就可以。


图片来源:Pinterest


以这位粉丝讲过的考研一事为例。


你选择了考研,考上了,你会进入理想的学校,学习到喜欢的专业;考不上,你要去决定重新再考还是找一份工作。


你看,这个选择的 最终责任承担者是你自己,不是父母


所以这就是属于「 你自己 」的事情。一定要和「父母的事情」区别开来。


找到这些事情之后,就坚定地做「你自己」的事情,而且要时刻告诉自己「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接受我的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后果,我为我自己全权负责,我不需要别人来为我承担结果。


2.做自己的父母


如果你还是觉得很难摆脱「讨父母欢心」和「怕父母失望」的情况,我们不如 换位思考 一下。


想一想,你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发生了和你目前发生的一样的事情。


在她失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你会真的责备他么?你愿意用你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对待你自己的孩子吗?真正对孩子好的沟通方式是什么呢?


你会想让你的孩子如何选择生活呢?


图片来源:Pinteres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