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府生活派
传递更具价值的成都天府新区资讯、观点!走进新区建设规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昨天  
重庆之声  ·  今天,送别黄旭华院士! ·  昨天  
津云  ·  昨夜今晨 | 29人失联 | ... ·  2 天前  
津云  ·  昨夜今晨 | 29人失联 | ... ·  2 天前  
上海科创汇  ·  申报|青浦区新2025年度材料产业扶持项目 ·  3 天前  
财联社  ·  交易所匿名通报多起IPO违规案例,DeepS ... ·  3 天前  
财联社  ·  交易所匿名通报多起IPO违规案例,DeepS ... ·  3 天前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3 天前  
港天港地港人才  ·  4类人申请港硕爽翻天,利益buff拉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府生活派

紫光芯城:“芯云巨头”到“停工迷雾”,未来能否涅槃?

天府生活派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0 18:41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紫光·天府芯城这一成都天府新区曾经的“明星级”产业项目的历史背景、现状和未来展望。项目旨在填补西南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空白,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升级,但受到紫光集团债务危机的影响,项目进展波折。目前,项目命运仍悬而未决,但紫光集团重整计划的获批为国资介入带来一线生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项目背景与意义

紫光·天府芯城是紫光集团与天府新区联合打造的核心项目,旨在填补西南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空白,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关键观点2: 项目波折与困境

由于紫光集团的债务危机,项目建设停滞,购房者陷入困境,产业影响受阻。

关键观点3: 重组后的转机

智路建广联合体的注资为项目带来一线生机,复工希望、产业价值显现,但不确定性仍存。

关键观点4: 未来展望

紫光·天府芯城的命运仍悬而未决,但项目仍具产业机遇与战略价值,需警惕风险警示。


正文

天府生活派 关注

立足新区,传递新声



作为成都天府新区曾经的“明星级”产业项目,紫光·天府芯城自2019年启动以来,承载着填补西南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空白、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使命。


然而,项目的命运却因紫光集团的债务危机几经波折。 今,这个总投资500亿的超级工程现状如何? 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本文仅作探讨。



01

曾经的“芯云蓝图”:

科技与生态的产城标杆


紫光·天府芯城是紫光集团与天府新区联合打造的核心项目,总规划面积2022亩,以“三院两云”(集成电路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工业云研发应用中心及基地)为核心布局,目标是构建覆盖芯片研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完整产业链。


科技定位: 项目计划引进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基地,并配套建设智慧产城生态系统,形成“人、城、境、业”融合的科技新城。
生态亮点: 地标建筑“智慧之环”曾引发关注,其曲面屋顶由1.5万块彩色铝板拼接,象征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原计划作为产业展示中心。

配套承诺: 项目承诺配建学校、公园、体育馆等设施,旨在推动凤栖湿地产业园从“荒地”向产城融合示范区转型。

02

波折与困境:

债务危机下的“停摆”


然而,紫光集团的激进扩张策略导致资金链断裂。2021年集团申请破产重整,项目随之陷入停滞:


建设停滞: 2020年后,除智慧之环等部分建筑主体完工外,近千亩土地尚未开发,住宅区仅完成框架搭建,配套承诺多数未兑现。

购房者困局: 项目曾以“定向销售”吸引购房者缴纳高额诚意金,但因停工导致退款难,部分购房者陷入“钱房两空”的焦虑。

产业影响: 原本规划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未能实现,凤栖湿地产业园发展滞后,区域配套仍以农田和未通车道路为主。

03

重组后的转机:

国资“接盘”能否破局?


2022年,紫光集团重整计划获批,智路建广联合体(国资背景)以600亿元注资成为“白衣骑士”。这一变化为项目带来一线生机:


复工希望: 若重组方认可原有产业规划,紫光·天府芯城或能重启建设,通过房地产反哺产业,激活区域发展。

产业价值: 项目对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意义重大,若能引入半导体龙头企业,仍有望成为西南地区“芯云产业”核心引擎。

不确定性: 智路建广可能调整业务方向,住宅销售纠纷解决进度、配套建设承诺履行等问题仍待观察。

04

未来展望:

涅槃重生还是沉寂收场?


目前,紫光·天府芯城的命运仍悬而未决:

产业机遇: 天府新区2025年明确提出“强化原始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若项目能与西部科学城、成都科创生态岛等平台联动,或借势区域政策红利。

区域需求: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年营收已突破万亿,对高端芯片研发的需求迫切,紫光芯城的产业定位仍具战略价值。

风险警示: 项目需警惕“产业空心化”,避免沦为房地产开发的附属品,真正实现“以产带城”的初心。


总结

紫光·天府芯城的起伏,折射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雄心与挑战。对于成都而言,这一项目不仅是产业升级的试金石,更是城市运营能力的考验。未来,它能否兑现“芯云未来城”的承诺,还需时间与资本的共同作答。

你认为紫光芯城能靠“国资输血”实现重生吗?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来源: 本文部分信息综合自澎湃新闻、房天下等公开报道,最新进展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合作:lyl315lyl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