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车辙
车辙的报道方向覆盖产业政策、市场及公司动态,同时更侧重于汽车文化、车型评测、以及技术解读等垂直内容。作为汽车圈非常具有原创影响力的新媒体,我们一直秉持专业、深度和有趣的报道宗旨,为读者呈现有价值的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家车言论  ·  宝马车主的终极梦想是TA?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车辙

当3系变得佛系了,CT5依然满怀热血

车辙  · 公众号  · 汽车  · 2020-02-24 12:30

正文



在豪华品牌B级车里,凯迪拉克的新晋车型CT5有着极高的关注度。 这也是我们比较想试的一款车型。 刚好在年前,凯迪拉克给了车辙君一辆红色的CT5试驾车,经过一番深度试驾后,我们现在来聊聊这款车到底是硬核,还是软柿子。


红,是网红的红


在刚看到这辆CT5试驾车的时候,车辙君满是惊喜,因为这是一辆之前没怎么出现过的版本。



首先,红色的车身对于CT5来说并不是广告色也不是主打色。其次,这辆试驾车在机械配置方面属于顶配的水平,即配有19寸轮圈,MRC电磁悬架等顶配专属配置,但却并不是我们此前实拍到的铂金运动版的外观样式 (实拍文章传送门:《 为什么说凯迪拉克CT5是一款很有想法的车? 》)



大家可以把这辆试驾车看作是铂金等级配置的风尚套件版本,最大的特点是这款19寸密辐式轮圈,与红色车身结合,赏心悦目程度可以在满分的基础上再把附加分加满。



嗯,真是帅到爆表。


尽管此前我们已经推过两篇文章来解析CT5作为全新车型的具体定位,但我们也还是简单地再提一提。


如大家所知,CT5取代的是ATS-L在市场上的位置,但实际上CT5是CTS的继任车型,CTS对标的是宝马5系这一级别的车型。


论尺寸,CT5的车长达到了4924mm,轴距为2947mm,确实是与标轴5系、标轴E级处于同一水平,只不过宝马5系及其同级别车型来到中国市场都经过了加长。



而凯迪拉克早前已经宣布不再随大流玩加长,所以CT5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标轴5系的同级车型,但从价格维度来看,27.97万~33.97万的CT5甚至比3系还便宜。



不过CT5也存在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问题,就是它看着并不显大,虽然有着超过4米9的车长,但看起来也就是4米8左右的视觉观感,比较 紧凑 ,这么一来,对标3系似乎就变得门当户对了。



然而CT5这种痞帅痞帅的风格,倒是德国对手们不太可能出现的姿态,颜值也是CT5的一大卖点。 可以负责任地说,CT5是一款实车比图片好看的车,并且这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看,一种经得起推敲的好看。



CT5也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不但能让路人远远就能认出这是一辆凯迪拉克,在设计细节上,溜背风格的CT5也跟家族里的其他车型有足够明显的差异。 相比过去的ATS和CTS,锋利程度有所收敛,但也变得更精致。 在同价位或同级别的车型中,CT5也依然是独树一帜的。


独树一帜的还有硬核的底盘


配有 MRC电磁悬架 的凯迪拉克都会让人非常期待,因为它就像是个彩蛋,MRC运用在不同的车型上,凯迪拉克会为它们准备不同的调教风格,前有ATS硬桥硬马,后有CT6柔韧自如。那么MRC放在全新的CT5身上,又是什么味儿的?



其实它依然是非常接近当年ATS的硬朗风格,带有MRC的CT5会毫不吝啬地把路面信息传递到你的身体各处,井盖、路面接缝,无论大小深浅,都会一一呈现。 通过失修的补丁路面,更是有浑身一起摇摆的感觉。


总之,它 挺颠 的。



不过MRC的长处也容易在这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发挥。


虽然挺颠,但它也能非常迅速地稳住车身。 这得益于MRC可以实时监测路面状况,然后以每秒高达1000次的效率调整悬架的软硬,在通过幅度较大的路面接缝抛跳时,会稳得让你不自觉地笑起来。



而CT5的这套底盘是真的很擅长让你不自觉地笑起来,快速地掠过匝道,车身姿态依然相当淡定,能给人非常强的劈弯信心。


顶配19寸轮圈搭配的是规格为245/40 R19的米其林PS4S轮胎,是街道胎中最运动的米其林,抓地力很强,像CT5这种硬核的底盘,配上这种极致的轮胎之后,过弯极限就会变得深不可测。



虽然MRC可以选择“舒适”和“运动”两种模式,但这两种模式的区别非常小,都很硬就对了。 实际上驾驶模式中可调节的四个选项都有两种模式,但它们之间的区别都很小。



转向的手感也非常线性,只是初段缺少一份敏锐,在山路上快跑,对CT5来说就是一件不经意的事情——小菜一碟。 它可以很快,但并不需要让你很有压迫感。 虽然车体并不小,但在山路上跑起来,就像CT5看起来一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那么笨。


车辙君在同一条山路上开过标轴5系,也开过新一代长轴3系,CT5是最灵活的那个,最 笨的反而是三者之中车体最小的新一代长轴3系。



CT5顶配车型搭载的是由Brembo供应的 高性能刹车系统 ,前桥还有四活塞刹车卡钳,初踩之下你会觉得脚感偏硬,但真正开上路之后,你会发现这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刹车。CT5的刹车系统不仅有着充沛的刹车力,坚实的脚感也让驾驶者倍感信心。


其实好的刹车脚感并不只是让刹车力与踩踏深度成比例,而是还要让刹车力与刹车踏板的回馈力成比例,这才是所谓的线性。 有些车的刹车脚感是前半段很轻,后半段很重,刹车力度很难把握,怎么开都不舒服,而CT5的刹车脚感就做得很完美。


CT5唯独让你觉得有点手忙脚乱的,是动力系统。


不够快,到底是谁的锅?


CT5采用的动力系统是2.0T LSY发动机搭配10AT变速箱,纸面上有着很多的亮点,包括两位数的挡位数,还有这台发动机带有闭缸功能等,全系统一的241马力在同价位车型中也处于中上功率的位置。



但是这套动力此前获得的评价 褒贬不一 ,其实更多的是贬,尤其是它比ATS-L采用的LTG发动机少了接近40马力,让不少人感到惋惜甚至不爽。而这241马力实测出来的成绩却又跟对手190匹左右的加速能力没什么实质的区别,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首先,发动机的输出,的确是能感觉到比ATS-L要弱了些,尤其是后段动力,LSY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比LTG少了50Nm,关键是最大扭矩平台只能持续到4000rpm,而LTG的400Nm扭矩平台能够去到4600rpm。


所以开着CT5,无论是山路驾驶,还是日常道路上的快节奏驾驶,你都能感觉到5000rpm之后的动力没有那种进一步亢奋的状态。


让你觉得亢奋的,或许只有那超过3000rpm之后出发的“假唱”系统了,也就是用车内扬声器增强发动机的声浪。



不过从1000rpm到5000rpm这个区间,扭矩都是非常丰盈的,输出也很线性,就是少了些猛烈,这是跟ATS-L之间最大的区别。 从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环保的角度来看,我们能接受这样的改变,毕竟这款LSY发动机的确比LTG省油多了,并且7秒多的破百成绩,日常用着也不会嫌慢,只是没有那么快罢了。



相比之下,10AT变速箱可能更需要优化。诚然,挡位数很多,车辙君先奉上那个大家非常关心却没什么意义的问题的答案,CT5时速多少的时候能够挂上10挡?答案是 82kph ,所以这个10挡使用率还是不低的。


也正因为能挂上10挡的速度低至82kph,说明这款10AT的各个挡位齿比是非常密的。 但为了在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下减少挡位来回切换的工作强度,1、2挡之间的齿比倒是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落差。



减轻变速箱的工作强度,是因为变速箱的工作能力较弱,虽然CT5这套动力系统在各个挡位之间切换都能做到非常平顺,没什么换挡冲击,但换挡动作是比较慢的。


再加上这款变速箱的动力传递并不是很直接,所以各个挡位之间的动力衔接性比较弱。 这大概也是CT5在极限加速表现方面跟241马力这个数字不太匹配的原因之一。


好在变速箱换挡的逻辑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它智商没问题,就是动手能力没跟上智商。 所以当你需要中途加速超车,深踩下去,变速箱是知道你想要干什么的,也会很快地把转速打高,只是转速打高之后,距离变速箱完成降挡,还有一点点的时间差。



变速箱还掩盖了CT5的一大优点——极其细腻线性的油门响应。 正如刚才所说,想要超车的时候,深踩下去,转速可以很快作出反应,而且等到变速箱完成降挡,它给你的动力也正是你预期的量,这说明CT5的油门响应是非常细腻线性的。



在山路上, 细腻的油门响应 更有用武之地。


把变速箱拨入手动模式,山路上基本就只需要用到2挡和3挡,虽然在这两个挡位之间来回切换的动作也不是很快,转速表甚至还会出现“快乐表”的迹象,但可以手动锁止挡位之后,你能够更好地感受到CT5极其细腻的油门响应。 弯中用油门来调整重心转移,比99%的车都要更得心应手,配合同样线性的刹车和硬朗的悬架,CT5在山路上的步伐是矫健和顺滑的。


这时候如果车里还坐着你的朋友,他大概会惊讶于你的驾驶技术,实际上是CT5帮了你大忙。



所以尽管发动机不够辣,变速箱不够快,但当你找到CT5正确的打开方式之后,这会是一辆开着比3系爽很多的车。 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 在市区不需要以太快的节奏开,最好是以慢节奏快开,让变速箱工作得舒服些,到了山路之后,再用手动模式跑,展现CT5的真性情。


冷静,冷静


总的来说,CT5还是一辆让人很嗨的车。


不过以上关于底盘方面的评价,都基于这辆搭载了MRC电磁悬架以及Brembo刹车的试驾车,也就说,能买到的只有顶配的铂金运动版带有这两个精华配置。 除了铂金运动版之外的其他车型,各位要买的话最好还是先试试,有机会的话车辙君也会带来试驾感受。



嗨点说完了,该冷静冷静,说说其他的,嗯,主要说说缺点。


虽然CT5看起来和开起来都不像是个有4.9米长的大车,但有一个你每天都要面对的情况,是会让你感觉到CT5着实不小的,那就是停车泊位。 除了车体较大使得停车不太灵便之外,CT5前轮的最大转向角似乎也被什么东西束缚了,按理说作为纵置后驱车,不太应该,但它就是不太灵活,有时候得多倒一把。



还有后排的空间和座椅,采用了溜背式设计的CT5后排头部空间相对局促,车辙君175cm的身高都在后排顶头了。 虽然膝部空间没啥问题,但坐垫也稍微有点短,如果能把坐垫长度做到与坐垫底座齐平就好了。 对了,后排中间位置依然是没有头枕的。



前排的CUE多媒体系统很好用,界面大气,逻辑清晰,反应很快,触控也灵敏,用着是完全没问题的。 只是电子挡杆后方的多媒体实体键控制区有点多余。 屏幕下方就有一个音量旋钮,此处还有一个,而各个实体键的功能都是可以通过触控来完成的,这套系统触控比实体键好用,所以这几个实体键常常让人忽略。 做成储物格或许会更实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