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闻汇(jiayou21cbh)综合自:观察者网、上游新闻、人民网四川频道、广州日报
、中国新闻网
等
四川长宁6.0级地震已致13人遇难 200人受伤
18日下午15时34分,记者从宜宾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珙县曹营乡新增1人死亡,该群众是在避灾过程中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截至目前,地震已导致13人死亡,200人受伤。
救援遇险群众。摄影:何芸潇
哀悼!
长宁县、珙县完成第一轮搜救,12名遇难者名单公布
下午一点多,@中国之声 报道称蓝天救援队搜救出一名遇难者遗体,死亡人数增至13人。
长宁地震后,成都”震预警倒计时‘’刷屏
地震发生后,微博和朋友圈被成都地震预警倒计相关视频刷屏了。
凌晨两点,广州日报记者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震中附近的一些宜
宾、成都的民众的电视、手机、专用地震预警终端等发出预警提示:其中,
大陆地震预警网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预估烈度5.2度;
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
此外,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距震中124千米
的毕节地市等也均有接收到地震预警。
成都市民黄小姐向记者表示,大概在地震发生前四、五十秒,她居住的小区里广播开始播放地震预警并倒数计时,“倒数刚刚结束,马上就感觉到房子在摇晃。”黄小姐说,预警的时间非常准确。
“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不同,地震预警是说今天晚上或者明天的某个时候某个地方会发生某个比较大的地震。在全球来看,这还是个没解决的科技难题。地震预警是不一样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表示,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
目前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不要小看地震预警只有那么短短几秒到几十秒,
但它能有效减少人员的死伤
。”王暾说:“比如,我们在有3秒的预警时,可以就近躲在桌子底下或者卫生间;5秒,一楼的人可以疏散到楼外;
10秒,一楼二楼的可以疏散到楼外,而高楼层的人,仍然只能在家里就近安全的地点避险,也可以离开电梯
。”而民众采取这些措施过后,就可以紧急逃生,减少人员伤亡。
他花了年,成功提前61秒给成都预警
公司最穷时只有1.4元!
记者注意到,所有关于这次地震预警的信息,
都是由一家名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大陆地震预警中心”的机构所发出的。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创始人王暾是四川达州人。早在十一年前,汶川大地震后,王暾便开始从事地震预警工作。而他创办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初衷,则与汶川地震密切相关。
2008年,王暾正在奥地利从事理论物理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当他看到因为地震导致近7万人死亡时,便决定回国研发地震预警技术:
“
因为那时我们注意到,我们国家在地震预警领域还是空白
,
汶川地震的时候,老百姓没有收到过任何警报。而墨西哥和日本在当时已经具有了地震预警的服务。”一个月之后,王暾回国,便创办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
当时王暾有两个博士学位,但是学的从来不是跟地震直接相关的,第一个博士学位是理论力学,第二个博士学位是理论物理。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我理应回国。”在提及到自己回国创业的初衷时,王敦这样说。
经过三年的探索,2011年4月25日,他们首次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填补了国内地震预警领域的空白,中国也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如今,我们的技术水平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体现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两个方面。
”王暾介绍
。过去7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从来没有误报过。
“成都高新区作为最靠近减灾所的政府机构,给予了地震预警技术悉心的呵护、支持、培育,没有成都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减灾所地震预警成果是不能形成的。”王暾回忆说,在研发的最初阶段,资金一度成了“拦路虎”。
在最窘迫的时候,公司账户上只剩下1.4元。“
幸运的是,就在快要山穷水尽时,成都高新区20万元扶持资金及时到账。”
成都高新减灾研的地震预警
可靠性和响应就超了日本
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发展地震预警的同时,也开启了地震预报领域的新征程。据悉,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将开始建设中国首个地下云图网——川滇地下云图网,拟在四川、云南建设2000个地下云图监测站,预报中心自动实时处理监测数据,生成地下云图,自动/人工分析、研判地下云图,预报地震。
2013年以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两大核心技术指标——可靠性和响应时间就超过了日本,
“地震预警响应时间2011年需要10秒左右,现目前对破坏性地震的系统平均响应时间在6.2秒左右,超过了日本的9秒。”
王暾未来希望把响应时间控制在4秒以内,“响应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秒,但解决了地震预警盲区能否消除的问题。对此,我们现在是很有信心的,这是因为中国的地震预警技术、成都高新区的地震预警技术,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领先了。”
目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成5000多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遍布全国各地,与全国31个省份的市、县地震部门合作建设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6.6亿人的世界最大的大陆地震预警网。
截至目前,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46次破坏性地震。
在大陆地震预警网的支撑下,我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技术能力的国家。
此外,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将该技术输出到尼泊尔、秘鲁等地震频发国家、地区,帮助当地人及时避险。